有人說:“死要面子,活受罪。”
又說:“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臉面到底值得 幾個錢,說不清。但是我們知道,人的臉面,和你的位置、金錢多少有關系,更重要的是你的處事態度。
說到底,臉面是自己給的,也是自己掙來的。
當我們到了五十歲之后,人生告一段落了,房子車子應該有了,也準備退休了吧,孩子也獨自混社會了吧。
作家切·格瓦拉說:“當你知道了面子是最不重要的東西時,你便長大了。”
深以為然!不再一直委屈自己,開始做好最成熟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律。
01
拒絕合群,別礙于面子。
有一頭豬,在豬圈里長大,每天都吃飽喝足,睡好。
就在它真正長大后,跑出了豬圈,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大家都很詫異,但是作家王小波卻羨慕得不得了,說:“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于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此,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是啊,若是豬不出圈,它就變成了案板上的肉。還不如在野地里,尋找青草為食,把雜草當家。
從小到大,我們經歷了很多的圈子,也在很多圈子里停留。為了生活,不得不低頭,在圈子里混,畢竟,利益也在圈子里。
過了五十歲,就不一樣了,對于利益的追求,不再那么苛求。
就是在職場,也應該面對讓賢的事實。人還沒有離開,茶就涼透了。
做一個邊緣化的人,反而會輕松自如。比被人孤立,趕著離開,好很多倍。
當年的陶淵明,掛印辭官,不是他清高,而是他討厭了群體,寧愿做自由的窮苦人。
陶淵明說:“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人有了三十年工齡,就很不錯了,不要一直霸坐,讓年輕人沒有工作。
因此,從今往后,有人請你吃飯、喝酒,去某地參與聚會,都要學會拒絕。不再有利益掛鉤的圈子,退出去就 好了。
就是到了飯局上,也要拒絕多余的酒,沒有必要舍命陪君子了。還是保重身體,最要緊。
02
拒絕亂花錢,別怕人笑窮。
越來越多的人,向往財富自由。
可是,你想過嗎?什么是財富自由?不是有錢花,隨便花,而是內心的富足,習慣低配生活。
花錢少了,收入少一點,也沒有關系,仍舊可以過得從容。
我的同事小玲,周末去逛街,遇到了小學同學小劉。
小劉開了一家女裝店,也很熱情好客。第一時間就端出茶水,讓大家解渴。
小玲試了幾套衣服,都不太 合身。并且,她四五十歲了,也不適合打扮成小姑娘。而小劉店鋪里的衣服,多半是年輕化。
礙于面子,小玲買了一條裙子。可是他回到家,被丈夫說了一番,畢竟裙子真的不太合適。
過了一周,小玲去小劉店鋪里退貨。離開店鋪時,小劉的臉色不太好看,但是小玲如釋重負,關鍵是幾百塊錢,保住了。
這個社會,總有人,笑你窮,怕你富,恨你有。
對于不要臉的人來說,別人笑話自己窮,都不當一回事。不管遇到誰,什么活動,按需購買,拒絕“買買買”。
錢在自己的口袋里,沒有花出去,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有錢,生活才有底氣。
記住一句話:“別人笑我太小氣,我笑別人打腫臉充胖子。”
五十歲之后,我們有存款,但是以后賺錢會難一些。就是有退休金,也不如在職的時候,那么多。
艱苦樸素,打扮干凈,自己生活體面,就是長久的福氣。
03
拒絕內耗,別太在乎別人的感受。
作家蘇岑說:“我不明白為什么要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評頭論足只是無聊人的消遣,何必看得如臨大敵。”
是的,你把周圍的人當成神,那你自己就變成野草,無論怎么做,都是卑微的。
你再好,家庭再好,也不會讓周圍的人滿意,并且總是比周圍的人更差一些。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一個人太愛臉色了,格局就會變小。因為丟臉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導致自己進入死胡同。
春秋時的齊頃公,被晉國的大將韓厥追捕。
齊頃公身邊有一位神射手逢丑父,本想把韓厥從馬車上射下來。
身邊的一位謀士邴夏建議:“不行啊,韓厥是一位君子。你還是射韓厥左右的人吧。”齊頃公對此,也表示認同。
最后,韓厥拿著武器,追上來,齊頃公嚇得瑟瑟發抖。
人都要逃命了,還在乎什么君子、小人?真的是貽笑大方。
在兵不厭詐的場合里,你卻講仁義、禮節,無非是對盜賊說:“你是一個好人。”
人生短短幾十年,上半生已經夠委屈了,下半生應該做自己。
只要你在道德、法律范圍內活動,對于別人的臉面,少管為好。若是有人對你不客氣,也是要以牙還牙的。
04
作家馮唐說了一種活法:“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除了對外要有不要臉的特質,在家庭里,也要有類似的表現。
比方說,夫妻相伴,不要臉地靠近,重修舊好;贍養父母的時候,遇到不講道理的兄弟姐妹,就要撕破臉地談話,讓對方承擔責任;對借錢不還的親戚朋友,大膽去討債。
當然,“不要臉”是有尺度的,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翻臉不認人,不是和兇神惡煞的人對抗。更多是讓自己懂得守護自己的幸福生活。
不用臉面來封住自己,別“不好意思”,臉面厚一點,就贏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