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史上唯一的男皇后-----韓子高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世微賤,業(yè)織履為生。是時子高年十六,尚總角,容貌艷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發(fā),自然娥眉,見者靡不嘖嘖。即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shù)矣。
陳司空霸先從子茜,以將軍出鎮(zhèn)吳興,子高于淮渚附部伍寄載求還鄉(xiāng)。茜見而大驚,問曰:“若不欲求富貴乎?盍從我!”子高許諾。
茜頗偉于器,子高不勝,嚙被,被盡裂。茜欲且止,曰:“得無創(chuàng)巨汝邪?”子高曰:“身是公身也,死耳,亦安敢愛?”茜益愛憐之。子高膚理色澤,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騎射,上下若風。茜常為詩,贈之曰:“昔聞周小史,今歌白下童。玉塵手不別,羊車市若空。誰愁兩雄并,金貂應讓儂。”且曰:“人言吾有帝王相,審爾,當冊汝為后,但恐同姓致嫌耳。”子高叩頭曰:“古有女主,當亦有男后。明公果垂異恩,奴亦何辭作吳孟子耶!”茜夢騎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將任用之,亦愿為將,乃配以寶刀,備心腹。
|
2.正史記載的第一個同性戀-------龍陽君
2.正史記載的第一個同性戀-------龍陽君
龍陽君是何人?華夏男色之始祖耳。俊美豐姿,誰人不知?戰(zhàn)國時魏王的男寵,象美女一樣婉轉媚人,得寵于魏王,后宮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龍陽君是中國正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同性戀,龍陽之癖也成了同性戀的代名詞。
有一天他陪魏王釣魚,釣得十條大魚,不覺淚下。魏王問他何故傷心,他說:“我剛釣到魚時很高興,后又釣了一些大的,便想把前面釣的小魚丟掉。如今我有幸能與大王共枕同寢,但四海之內,美人甚多,聞知臣得幸于大王,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來向陛下獻媚,臣就象前面釣到的小魚一樣,也會被拋棄,臣怎能不哭呢?”魏王聽了很感動,便下令:四海之內,有敢向我介紹美女的,我就滅其族!
據(jù)史載,龍陽君不僅艷名遠播,同時也是魏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劍術高手(其間妙處請自行聯(lián)想),對政治有極高的敏感性,也經常代表魏國出使他國,完美地完成任務,同時兼具美人、計謀家、武術家、外交家等多重而復雜的身份。
他的努力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后來諸多的徒子徒孫雖然有傾城傾國的、有獨得君王一生愛憐的,但是大多死于非命,君主一下臺,男寵也完蛋。
但是龍陽君在魏安王死后,仍然地位穩(wěn)固,被新君倚重(注,指才能,請勿引申聯(lián)想)。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在后來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其人消失于一切記載之中,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大有可推敲的余地,是隱了?遁了?穿越了?還是私奔了?不可考證。他生于幾幾年,史書也沒有記載!
3.中國少年瑰寶------周小史
可憐周小童,微笑摘蘭從。
晉張翰《周小史》詩曰:“翩翩周生,婉孌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東。香膚柔澤,素質參紅。團輔圓頤,菡萏芙蓉。爾形既淑,爾服亦鮮。輕車隨風,飛霧流煙。轉側綺靡,顧盼便妍。和顏善笑,美口善言。”
梁劉遵《繁華詩》曰:“可憐周小童,微笑摘蘭叢。鮮膚勝粉白,*臉若桃紅。挾彈雕陵下,垂鉤蓮葉東。腕動飄香麝,衣輕任好風。幸承拂枕選,侍奉華堂中。金屏障翠被,藍帕覆薰籠。本知傷輕薄,含詞羞自通。剪袖恩雖重,殘?zhí)覑畚唇K。蛾眉詎須嫉,新妝近如宮。”
周小史生于西晉中期二九六年,周小史出生時,母親大出血身亡,同時家中突現(xiàn)白狐,傳此為不祥之兆。 周小史的父親見了,自認為這個絕美的孩子是個禍水。 便從此不讓周小史出門半步,不讓他讀書識字,將其軟禁。
作為“天生麗質難自棄”,到了十五歲,周小史就很有名氣,引得男男女女,文人騷客慕名來見見他。 終被皇帝看中。將他帶入宮內。可惜這位美少年并未在宮中呆多長時間就失蹤不見了。至今說法不一。
4.貌比潘安,才比宋玉之-----潘安
潘岳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據(jù)《世說新語》所載,潘岳每次外出,都會有不少女子手牽手地圍著他的車子,又向他的車子投擲水果。成語“擲果盈車”即來自于此典故。后來人們就以“潘安之貌”形容男子俊美。潘岳與夏侯湛友好,喜歡一同出游,時人謂之連璧[1]。同時他亦以諂媚權貴著名,元好問批評潘岳,“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根據(jù)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王婆的話古代女子的如意郎君要以下五點條件齊全的即“潘驢鄧小閑”
“潘”指男人要有貌,即需要擁有潘安那樣的相貌,潘安“古今第一美男”。
5。貌比潘安,才比宋玉之------宋玉
宋玉是中國歷史上與潘安齊名的最著名的兩大帥哥之一,但是這位先生的帥名卻又多少來得有些蹊蹺。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從來就沒有哪部正經的史書甚至野史筆記里說過他是如何如何的帥,唯一的佐證便只有他寫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賦》了。在那篇賦里,寫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說宋玉“為人體貌嫻麗玉,口多微辭,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釋說有曾經有一位絕色美貌的東家之女登墻偷窺自己三年,但他都對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說自己好色,接著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愛丑陋的妻子,與她生了五個孩子,從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畢竟大家都比較相信帥哥,于是就聽信了宋玉的話,而“登徒子”卻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除了這篇賦之外,就再也尋不到一分一毫關于宋玉之美的蛛絲馬跡了
6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王
蘭陵王,高肅,名孝瓘,字長恭。(541-573年),北齊大將,世稱蘭陵王。是北齊高祖高歡之孫,北齊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親姓氏不詳(但是無論是《北史》或是《北齊書》皆對其余五王之母有所記載,獨長恭“不得母姓”)。據(jù)說相貌柔美,為了在戰(zhàn)場上能夠威嚇敵人,故戴面具上陣。好吧,這個美男子最大的污點就是貪財,當然,也有很多人說·這是為了讓當時的皇帝放心才故意抹黑自己的,但還是沒逃過被賜死
的命運
7.被看死的美男-----衛(wèi)玠
衛(wèi)玠,三國時人。關于衛(wèi)玠的美,《晉書》里用詞有“明珠”,“玉潤”等等,他為人喜怒不表于形,總之是個面無表情的玉人。
這孩子自幼風神秀異,坐著羊車行在洛陽街上,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璧人”。洛陽居民傾城而出,夾道觀看小璧人。可這玉人特愛開口。當時風氣最盛行清談,爹媽怕衛(wèi)玠磨牙磨得太累影響身體健康,就限制他說話,真叫人吃不消。后來,衛(wèi)玠到東晉都城建業(yè)(今南京)。建業(yè)的官員們久聞衛(wèi)玠艷名,立即答應予以重任。江東人士聽說來了個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圍觀,擠得衛(wèi)玠舉步艱難,使他一連幾天都無法好好休息,這個體質孱弱的美少年終于累極而病,一病而亡。這個典故就是《世說新語》中的“看殺衛(wèi)玠”。(所以我們的fans在追星的時候都應該斯文一點,小心把偶像給看死了……)。
衛(wèi)玠一生,沒在政治上興風做浪,沒為中國文藝或科技的發(fā)展做貢獻,軍事方面更是碰也沒碰過。這么個人,居然在《晉書》上有傳記,可見“美男”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傳記里反反復復強調:俊美。
順便再八卦一下,你們知道衛(wèi)帥鍋愛好什么?馴牛(這個囧),烹調(居家好男人),紡棉紗(噴)。他在家無聊的時候,專門在書房開辟一角,數(shù)月不打掃,然后看老鼠在灰塵上跑來跑去……再無聊的話,就是采集茶葉,收集昆蟲翅膀(帥鍋的大腦結構……果然異于常人)。
他老婆也是個杯具,叫樂氏(不是樂百氏)。樂氏的老爹名士樂廣,也是個鼎鼎大名的美男子。于是當時群眾(十有八九是同人女)就說了,你老爹有“冰清之資”,你老公有“玉潤之望”,他倆才是真正的絕配啊。弦外之音就是你真多余,趕緊閃邊兒呆著去。可憐的樂氏,就這樣被hll地炮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