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煕載,原名廷飏,字煕載,后因避穆宗載淳諱更字讓之,號晚學居士,江蘇儀征人。他長期寓居揚州,以賣書畫刻印為生,晚年落魄窮困,棲身寺廟借僧房鬻書,潦倒而終。吳煕載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其行草學包世臣,篆隸及篆刻則師法鄧石如。尤其是篆刻,不僅自成面目,而且進一步完善了鄧派印風,后來學鄧派印者,多從吳讓之入手。
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后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吳昌碩評曰:“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纖曼之氣,氣象駿邁,質而不滯。余嘗語人:學完白不若取徑于讓翁。”
釋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