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內容的表達雖然有不同的形式及體裁,但不同的體裁又具有專門格式化的要求。因此,在撰寫醫學論文之前,有必要了解和熟悉這些格式標準,才不至于造成時間與資源的浪費。
1、國際通用的溫哥華格式1978年1月歐美19家醫學期刊的編輯組成一個小組在加拿大溫哥華聚會作出規定,凡向他們所編輯的期刊投稿都要按統一的技術要求;1982年這個小組發展成為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制定了《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迄今已為第5版將其列于書后(見附錄一)供查閱,這就是人們熟知的溫哥華格式。這個技術性文件,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的通用標準,它不僅規范了世界各國醫學期刊的編輯和出版格式,同時也統一了醫學論文的撰寫格式。溫哥華格式大致由文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致謝、參考文獻等組成。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其基本結構主要由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等四大部分組成。
2、國家標準格式我國于1987年正式頒布了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T7713—87)列于書后(見附錄二),其目的也是為了統一醫學論文的撰寫和編輯及出版格式,有利于醫學信息傳遞和國際交流。GB/T7713—87的頒布和實施,對我國文獻工作標準化、規范化,以及我國科技期刊與國際接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近年來我國的醫學期刊也幾乎都采用了溫哥華格式。醫學論文撰寫的統一要求,規范了論文撰寫的格式,提高了寫作效率,避免了因格式問題而被退稿的事件發生。
3、常用文體的寫作格式 目前醫學論文基本上都按溫哥華格式撰寫,其正文部分的基本結構已形成相對固定的格式,但是這種模式并非一成不變,寫作時可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性質、體裁或類型作適當調整和變通,使其結構更趨合理,使編者或被讀者更樂于接受。常用文體的格式有:①實驗研究類:由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致謝、參考文獻等組成;②臨床研究類:由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臨床資料、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組成;③病例(理)報告類:由標題、作者、關鍵詞、引言、病例摘要、病例(理)分析或討論、病理報告、總結、參考文獻等組成;④??谱o理類:由標題、作者、引言、臨床資料、觀察與結果、討論(體會)等組成;⑤個案護理類:由標題、作者、引言、病例介紹、護理問題和措施、討論(體會)組成;⑥文獻綜述類:主要有敘述性綜述和評述性綜述等兩大類,一般由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語或總結、參考文獻的組成。
總之,根據論文發表向導網10年的醫學期刊學術論文發表經驗指出,醫學論文格式的統一性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須的。這個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交流與溝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