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電池修復有用嗎? 修復電池根本就是騙人的
電動車電池修復有用嗎? 修復電池根本就是騙人的,修復完了剛開始騎著還行,但不會超過兩個月的,因為電池本身都是鉛酸密封蓄電池,電池本身是密封的,你要修復的時候肯定要把電池上面的那個蓋子打開,然后往里面注入蒸餾水和電池液,在上機器反復的充電,充好了再把電池蓋子蓋好,你想想那樣的電池能騎長久嗎,沒有專業的儀器來密封電池,怎么樣都是不行的,密封的電池首先打開蓋子就是不可行的,所以那樣的電池根本就是騙人的,他們說是保一年,但是一年之內你得折騰幾趟啊,還不敢跑遠道,騎不了去找售后,到那就換不費什么時間,但是,你一旦跑的太遠了,騎不到你售后的地方呢,所以建議換新的,你也省心還省事
鼓包,變形、漏氣,斷路、短路、軟化、脫粉不可能修復。
真有效電池廠家不關門了嗎?其實好多電池不能用時你可以打開看看就知道了,里面的極板幾乎都全部硫化成粉末狀了,也就是說幾乎是一碰就散也不通電的了.當你電池不能用時看看里面還有沒有電解液,要干了加一點試試,沒效果的就換了算了,別白折騰了.
電池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對那些到達生命周期末端的電池,由于極板老化,活性物質脫落過度,是沒有修復可能的。
他們跟你說,可以修復任何廢舊電池,那是騙人的。
針對電動車市場舊電池維護技術不成熟,效果差,鉛酸電池壽命短,特別是沖鼓,變形,失水,普通電動車放電量大等原因導致電池壽命短,售后費用高,給消費者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本公司把幾年的科技成果雅森特電博士運用于電動車行業,接線方便,效果明顯,能保證電池從此不會因電流大或充電池損壞而充鼓,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兩倍以上,特別是對舊電池維護效果當天就能見效。
大家都知道電動車電池在須充電時通常情況下直接用充電器連接上電源就可以直接充電了,電壓為54伏,而電動車電池是四節串聯在一起的,這樣就造成了充電的不均勻,造成過充或欠充而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特別是一些低擋充電器,沒有三段式充電功能,電流大,導致電池過熱,失水,嚴重的變形甚至起鼓,直接導致電池報廢,另外由于電動車電池本身的缺點,容易硫化,造成極板腐爛。所以電池的壽命一般正常的在2年左右。下面講解一下主要影響電池壽命的原因和原理。
1)、充電電流:小。大電流充電很難適應電瓶充電要求,控制難度大,易損壞電瓶,一般設定為10小時左右才充滿。
2)、充電時間:一般只能設定在8—10小時充滿,電流過大時易損壞電瓶。
3)、滿充電壓:較高。在每格2.5V左右。當高于2.35V時就要電解水,2.4V時失水就較多,2.5V左右時就會嚴重失水。時間一長電解液就會干涸,造成電瓶提前報廢。
4)、硫化:直流小電流不但不能把電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硫酸鉛晶體解析出來,還會在充電過程中使負極板繼續硫化,甚至在嚴重失水后加重硫化。
5)、極化:電瓶對電流吸收能力減弱后,極化相應增加,使極板間電壓升高,超過2.35V以后就開始電解水,這是導致電瓶失水的主要原因。
6)、正極板腐蝕變形脫落:正極板柵與氧化鉛活性物質是相粘在一起的,在充電時形成嚴重極化后的氧一方面對板柵產生腐蝕,另一方面形成的氣泡強力沖擊氧化鉛,使它們之間的結合力下降。當嚴重失水后,過濃的硫酸對板柵的腐蝕加重,導致板柵表面體積增大,使活性物質分離鼓脹,最后脫落。造成電瓶永久性損壞。
7)、電極副反應:極化現象。電解水產生氧化現象。硫酸濃度過高使極板嚴重腐蝕。充電后期使電瓶發熱。氧與鉛和硫酸反應生成水并放熱。
8)、熱失控:嚴重失水后,正極板腐蝕,吸收電流能力減弱,內阻增加,歐姆熱量增加,極化效應更明顯,電解的氧更多,與負極反應時產生很多熱量,充電的大部分電能用來發熱,使電瓶干涸,極板鼓脹彎曲,外殼軟化變形。停止充電。
正由于電博士的應用,在充電時經過充電器電流先進入電博士智能節電器,然后再被分配到每節電池,進行獨立充電和均勻充電,可穩定供電電壓,使線路電流暢通,降低線路溫度,具有節電、安全、保護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多重功效。之所以說電博士能保護電池是因為它的維修脈沖能對電池鈍化硫化進行修復.為此電博士具有均衡充電功能和維護維修保養電池的功效。
雅森特電博士工作原理:
一.控制電流,均衡充電
雖然電池還是串聯在一起,每個連線之間都接了雅森特電博士芯片,48伏為4塊,60伏為5個,等于把電池分開,充電時,以48伏電池為例,充電電流正常的為54伏,如果遇到質量比較差的充電器電流有的會達到60伏,這個時候,雅森特電博士就開始工作,他能保證每塊電池充電電流為13.5,如果修理工不會裝電池,正負短路,或接反,電博士會自動斷電,不會影響電動車的其他電氣元件,也不會燒壞充電器,也等于把串聯的電池進行并聯充電,從而達到均衡充電的目的。
二,娟流充電延長壽命
在充電過程后期,(電池已經沖電達到容量的90%)電博士會檢測每一塊電池的充電情況,以減少或增加電流和電壓來刺激電池更多的吸收電能,以保證每一塊電池能充分的充滿電。
三,負脈沖,消除硫化,維護電池
1)、充電電流:大。根據電瓶吸收的能力開始大電流充電,當電瓶吸收電流減小時,就減少充電電流。如10A的充電器,起始電流為10A,終止電流只有0.1A。
2)、充電時間:可在前5分鐘內充進30%的電能。一般設計在前30分鐘充40%,接著30分鐘充30%,剩下的20%在90分鐘左右充完。
3)、滿充電壓:較低。在2.35V左右。保持低析氧狀態,在閥控蓄電池內少量的氧與負極板上的鉛、硫酸反應生成水,電解液減少很慢,一般三年內不需補水。
4)、硫化:頻率在上萬次的尖峰脈沖電流,能使硫酸鉛晶體產生電化學諧振,使其活化,并且可對由嚴重硫化造成容量下降的電瓶進行修復,使其恢復一定的容量。
5)、極化:用負脈沖把產生的極化電壓消除,同時控制充電電壓,不至于形成電解水現象。而且可以增加電瓶吸收電流的能力,有利于快速充電。
6)、正極板腐蝕變形脫落:負脈沖去除極化電壓,只有微析氧,閥控蓄電池正極板上的氧能與負極板上的鉛以及硫酸起反應,生成水,不會對板柵產生過氧化現象,不會產生大量氧氣,一般三年內電解液不會干涸。充電器一連充五年不會使蓄電池失效。
7)、電極副反應:無。
8)、熱失控:無。
9)、去極化:自動暫停充電,負脈沖放電。
10)、溫度補償:夏天充電電壓降低,冬天充電電壓升高。
雅森特電博士該電路由功率因數校正電路,雙正激變換電路和放電電路及能量反饋電路組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能夠顯著提高功率因數,改善用電質量。回饋電路將負脈沖放電能量回饋到前級電路中,避免了電阻放電造成的電能浪費。而正負脈沖充電方式對縮短充電時間和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有重要意義。
四.雅森特電博士充電原理
近年來,鉛酸蓄電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容量大,價格低廉而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若使用不當,其壽命將大大縮短,影響鉛酸蓄電池壽命的因素很多,充電方式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隨著人們對快速充電理論的研究不斷深入,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鉛酸蓄電池快速充電技術也有了進一步改進及進入實用階段的條件和可能。雅森特電博士以馬斯三定律為理論基礎,一方面加快了蓄電池的化學反應速度,縮短蓄電池達到滿充狀態的時間,提高了充電速度;另一方面保證了蓄電池負極能及時的吸收正極所產生的氧氣,避免了電池的極化現象。較好地實現了鉛酸蓄電池的快速充電與去除極化,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理論和實踐證明蓄電池的充放電是一個復雜的電化學過程,一般來說充電電流在充電過程中隨時間呈指數規律下降,不可能自動按恒流或者恒壓充電。而且充電過程中影響充電的因素很多,電解液濃度、極板活性物的濃度和環境溫度等的不同都會使充電產生很大的差異。而且隨著放電狀態、使用和保存期的不同,即使相同型號容量的同類電池的充電也大不一樣。
1972年,美國科學家馬斯在第二屆世界電動汽車年會上提出了著名的馬斯三定律,根據馬斯三定律,如圖1所示,我們可以知道在充電過程中,當充電電流接近蓄電池固有的微量析氣充電曲線時,適時地對電池進行反向大電流瞬間放電,能夠除去正極板上的氣體,并使氧氣在負極板上被吸收,從而解決了電池在快速充電過程中的極化問題,這個過程還可以降低電池內部壓力、溫度、阻抗,減少能量的損耗,使電能更有效地轉化為化學能并存儲起來,提高了充電效率和蓄電池的充電接受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充電速度,縮短充電時間。
五.雅森特電博士電路設計
電路的總體結構如圖2所示,可分為四個部分:功率因數校正部分(PFC)、雙正激變換充電部分、放電部分以及能量回饋部分。功率因數校正部分由L1、Q1、C1、D1組成;雙正激變換充電部分由C1、Q3、Q4、D3、D4、D5、D6、T1以及T2組成;放電部分則由Q2、T2組成;T2、D2和C1構成了能量反饋部分。
傳統DC-DC充電電路一般由交流市電整流和大電容濾波后得到較為平滑的直流電壓,由于濾波電容的儲能作用使得輸入電流為一個時間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電流,含有豐富的高次諧波分量,嚴重污染了電網。電路引入Boost型功率因數有源校正電路使得輸入電流和輸入電壓為同頻同相正弦波,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數。Boost有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輸入電流連續,EMI小,RFI低,輸入電感可以減小對輸入濾波器的要求,并可防止電網對主電路高頻瞬態沖擊。充電部分采用的是雙正激變換電路,電路中Q3和Q4同時導通或同時截至,每個mos管承受的電壓均為輸入電壓的一半。
充放電波形如圖3所示,脈沖充電時工作狀態分析如下:
(1)t1-t2時刻,此時處于充電狀態下,當Q3、Q4導通時電容電壓加到變壓器兩端,變壓器T1產生電流并儲存能量,由于變壓器初次級同相所以T1次級感應的電壓通過正偏的D5給電池充電并把部分能量儲存到T2中,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上升。當Q3、Q4截止時變壓器T1的儲能由D3和D4反饋至C1,T2中儲存的能量通過D6繼續向電池釋放,充電電流下降。
(2)t2-t3時刻,Q3和Q4保持截止,T2中儲存的能量向蓄電池放電,直到充電電流下降為零。
(3)t3-t4時刻,在t3時刻Q2導通,電池開始向T2放電,并在T2中儲存能量,放電電流快速上升,當Q2截止時,T2儲能通過D2向電容C1釋放,這樣就實現了能量的回饋,節約了能源。
(4)t4-t5時刻,Q2保持關斷,放電電流下降至零,在這個階段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直到t5時間開始下一個充放電周期。
雅森特電博士控制電路設計
控制電路分為功率因數校正部分控制電路和充放電部分控制電路兩個部分:
(1)功率因數校正部分控制芯片采用UC3854A/B,UC3854A/B是一種新的高功率因數校正集成控制電路芯片,它是在UC3854芯片基礎上的一種改進設計。采用平均電流控制方法,恒頻控制,電流放大器的頻帶較寬。它可以完成升壓變換器校正功率因數所需的全部控制功能,使功率因數接近于1,輸入電流波形失真小于3 %。控制精度很高,開關噪聲較低,芯片內部包括了軟啟動、輸入電壓前饋、輸入電壓鉗位、過流保護的比較器等。當輸入電壓在85~260V 之間變化時,輸出電壓還可保持穩定。采用推拉輸出級,具有很強的驅動能力。
芯片的控制原理是:電容C1兩端電壓輸入到芯片11腳與內部7.5V電壓源比較后經放大器放大輸入到內部乘法器中。整流器輸出電壓經電阻分壓后通過8腳經平方運算后輸入到芯片的內部乘法器中。整流器輸出電流取樣信號經芯片的6腳輸入到內部乘法器中。電流采樣信號輸入到4腳和5腳。乘法器的輸出和電流采樣信號比較后經芯片內部的電流誤差放大器加到觸發器的復位端,控制Q3和Q4的開通關斷,實現電壓和電流的同步,提高了功率因數。校正后的電壓V1和電流IL1波形如圖4所示。
(2)充放電控制電路系統采用的是PIC16C72芯片,PIC 8位微控制器系列采用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結構,具有速度高、工作電壓低、功耗低、輸入輸出直接驅動能力大、一次性編程等優點。指令系統除程序分支指令是單字節雙周期指令外,其他均為單周期、單字節指令,在這些指令中沒有功能交叉的指令,使所有指令具有簡潔性,單寬字指令提高了軟件編碼效率和減少了所需要的程序存儲單元,使系統具有最高處理效率和突出性能。由于所用指令數較少和較簡潔,編程和調試任務更加容易。
原理圖如圖5所示,因為PIC16C72芯片的RA口可做A/D口使用,所以充電電壓由分壓精密電阻取得,經過相應的放大直接送至單片機的RA1口,充電電流也經過精密電阻采樣后經運算放大器放大,然后直接送至單片機的RA2口,蓄電池溫度經過溫度傳感器轉換為電壓信號后,也將相應的電壓量送至單片機的RA3口。RB0-RB2口外接驅動電路并經過光耦隔離接到mos管門極驅動Q2、Q3和Q4,控制充放電脈沖。RB2-RB7口外接鍵盤電路,接收控制指令。
PIC單片機軟件部分的功能是通過對蓄電池狀態的檢測,使充電轉入不同的充電階段。實現各個不同階段的充電或暫停充電和終止充電的控制,并顯示充電器當前狀態。充電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通過采集電池電壓,判斷電池電壓低于快充門檻電壓Vg時采用小電流恒流充電,這樣可以避免電池深度放電時馬上開始快充對電池造成的損害;
第二階段,當采集到的電池端電壓大于Vg時采用正負脈沖充電方式,短時間充入大量電能,電池絕大部分能量都是在這個階段充入的;
第三階段,當電池電壓升至補足充電電壓閾值時,轉入補充階段,此階段采用恒壓充電方式,充電電流逐漸減小,直到充電結束。
結語
此文介紹的是雅森特電博士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有效的提高充電質量和延長電池的壽命。負脈沖充,采用先進的正負脈沖快速充電技術,縮短了充電時間,采用的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大大改善了充電器的功率因數,主電路采用雙正激變換器的形式,有MOS管分壓低,驅動電路簡單等優點。同時,PIC單片機控制電路也具有良好的響應速度和控制精度。本產品全部采用貼片,沒有一個外露電器元件,體積小,安裝方便。
說明:如果采用雅森特電博士進行電池維護,因先給舊電池每格補充蒸餾水5毫升,效果更佳,可以恢復到原始容量的80%以上,而且不再需要專門的維護設備,用普通的充電器就可以,為了更加延長電池的壽命,雅森特電博士不要拆卸下來,讓他留在電池上,以確保電池完全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