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日,美的集團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5%-20%,全年實現凈利潤區間198-208億元。
(美的集團業績預告,來源公司公告)
相較于2017年全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7.70%,面臨著地產行業后周期以及整體消費羸弱的雙重沖擊,美的集團2018 年的全年業績可以說是符合市場預期的。
家電行業大龍頭,各項業務市占率均列行業前列
自2013年美的集團整體上市后,營業收入非常穩健。2013-2017年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8%,增速明顯高于大家電行業平均營收增速。
2017年全年,美的集團更是以2419億元的營業總收入以及172.8億元的凈利潤蟬聯了中國家電行業榜首的地位。2017年營收增速高達51.35%,相較行業平均的39.5%,公司完美領跑家電行業。
(美的集團營收、凈利潤變化)
營收快速擴張的同時,公司盈利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凈利率水平逐年提高。2014-2016年凈利率逐年提高,且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則因為與庫卡并表拖累導致凈利潤率出現下滑。
(毛利率、凈利率水平變化)
近年來公司的主營業務逐漸實現多元化,2018上半年暖通空調、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營收占營收比分別為 44.8%、38.8%、8.8%。
(2018年上半年主要業務營收貢獻占比)
其中暖通空調毛利率30.3%,毛利率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消費電器毛利率25.6%,同比提升0.28個百分點;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整合效果良好,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9.73%至 24.4%。
在三大白電中,空調具有“一戶多機”的特點,作為公司的主力產品,空調的市占率穩定在25%左右,與格力電器形成穩定的雙寡頭格局。
公司以空調立基,同時又保持冰箱、洗衣機行業的地位穩固。目前在冰箱、洗衣機市場上,海爾與美的牢牢保持著內銷市場市占率的前兩位。
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2018年1-10月洗衣機累計內銷市場份額海爾34.82%,美的系30.49%,美的系近來年市場份額提升明顯,二者內銷出貨量可以說已經非常接近。
(洗衣機市場市占率情況,來源產業在線)
除此之外,根據中怡康線下市場份額數據顯示,美的集團旗下多類小家電均保持行業第一的地位,電磁爐、電壓力鍋、電飯煲市占率均在40%左右。
可以說美的集團的家電業務布局堪稱國內最優,除去大白電中堪稱地表盈利最強、毛利率最高的的空調業務占據了公司45%左右收入貢獻;處于朝陽期的小家電領域中,公司產品可以說是傲視同儕,雄踞國內第一;同時公司還保持了在冰箱洗衣機等細分行業中均處于領先的地位。
吸收合并小天鵝,整合發力產品高端化升級
2018年10月23日,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將發行A股股份吸收合并小天鵝。待換吸收合并股結束后,小天鵝將最終實現退市。
小天鵝的股權結構可謂是一波三折,控股股東從無錫市國資委到斯威特,再回到無錫國資委再到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最終2008年美的電器持股小天鵝24.01%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截至目前,美的集團直接或間接持股小天鵝52.67%。
(小天鵝近年來股權結構變動)
2008-2017年,十年間,小天鵝股價累計上漲493%。營收從42.93億元增至213.85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9.53%;歸母凈利潤從0.4億元增至15.06億元,復合增長率49.65%。
尤其是自2012年開始,美的為改善家電企業生產與市場脫節的問題,率先進行了“T+3”模式的改革。要求公司根據客戶訂單再進行生產,并在小天鵝內部進行了嘗試。
( “T+3”客戶訂單驅動的產銷模式)
自2013年起小天鵝營收和凈利潤呈現階梯式的穩步增長,市值從被美的收購時的70億元,到現在300億市值,增值4倍不止。
(小天鵝2009年以來營收、凈利潤變動)
作為美的旗下優質的資產,小天鵝的成長抓住了洗衣機行業更新換代的升級浪潮。從波輪到滾筒,小天鵝利用自身產品的優勢,借助美的集團的渠道優勢,趁著海爾進行高端化轉型的間隙,以中低價位的滾筒洗衣機快速占據市場份額。
2017年,美的系的洗衣機市場份額一度超越海爾。但隨著整體家電市場需求開始低迷,今年1-10月份洗衣機行業增速較去年出現下滑,甚至連滾筒洗衣機增速也下滑明顯。
由于高端家電市場毛利高、品牌美譽度高,家電市場增量現階段已逐步邁入高端品牌之間的競爭。去年以來小天鵝積極提價向中高端轉型,但市場份額再次被海爾拉開了差距。
受整體市場影響,海爾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也有所下降。但旗下高端品牌卡薩帝卻持續保持著高速增長,去年前三季度增速高達49%。
青島海爾和美的集團一樣,同樣選擇了多元化發展。公司現階段有六大品牌,以海爾為支點,向下延伸有統帥,向上延伸有卡薩帝,向外延伸有日本AQUA、新西蘭Fisher&Paykel、美國GEAppliances。
海爾旗下多個品牌形成分層級的品牌矩陣,市場定位清晰。相比小天鵝高端品牌比佛利,從功能、種類以及數量上都弱于卡薩帝品牌,且相較于卡薩帝全品類的高端品牌,小天鵝單品發力更是難以抗衡海爾。
因此,美的集團整合小天鵝可謂是勢在必行。在品牌發展初期,單產品更容易做強做大。但隨著市場的深化,將小天鵝納入麾下,基于一個集團下,既能幫助美的完善品牌矩陣,統一發力高端產品線競爭市場,同時也能幫助小天鵝更好的找準市場定位。
為什么是美的集團,而不是格力電器?
就在美的集團發布業績快報的2天后,格力電器在珠海召開了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董明珠全票連任公司董事長,同時公司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
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00-201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3%;實現歸母凈利潤260-270億元,同比增長16%-21%。
(格力電器2018年業績快報)
按照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情況,我們推算,格力電器四季度收入513-523億元,同比增長37%-4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9-59億元,同比下降14%-29%。
相較于2017年同期營收增速36.24%,公司2018年繼續保持了較高的營收增長。但相較于2017年同期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速44.87%,2018年盈利情況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還保持著超過35%以上的凈利潤增速,那么格力電器的四季度究竟發生了什么?
作為格力電器的主營業務,2018年上半年,空調銷售占到公司整體營收比例82.4%,小家電占比僅有1.7%,其他業務占比15.9%。如果從公司的毛利來看,空調業務更是占據了格力電器2018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的95%以上,可謂是一頭獨大。
(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營收與毛利占比對比)
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2018年前十月,空調全行業實現產量12876萬臺,同比增長4.60%;全行業實現總銷量1.31億臺,同比增長5.56%。
如果從月度數據的回溯來看,空調銷量在今年呈現出明顯的前高后低態勢。上半年延續2017年的出貨量,增速較高,月度增速普遍在15%上下浮動。但是進入下半年,空調出貨量急速下滑。從7月份開始,已連續四個月累計銷量出現下滑。
我們都知道,2017年受到夏季高溫氣候影響,極大的催生了空調出貨量的異常增速數據。2018年高溫天氣明顯不如2017年突出,因此從需求端來看就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如果再從供給端來看,2017年初行業庫存還處在相對低位,但受到旺季銷售的帶動,2018年行業整體庫存處在高位。可以說渠道進一步吸納的能力非常有限,空調行業實際已進入相對去庫存的階段。
站在這樣的背景下,董小姐和她的格力電器其實也一直在嘗試拓展其他市場。在過去一年時間里,董小姐上熱搜的次數可真是不少。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進軍新能源汽車,遭股東大會否決時,董小姐當場怒懟大小股東的視頻可謂傳遍網絡。
除去新能源汽車,格力電器在2015年也曾殺入智能手機領域,但在手機行業下滑的周期背景下,我真的是看不出格力做手機的出路在哪里。
現在我們再來回答前面的問題,四季度格力電器究竟發生了什么?我猜想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或許可以解答我們的這個疑問,也就是格力在拼命地嘗試轉型,當然這一切等到年報出來時我們可以再來做個驗證。
但正如我們前文提到的,在品牌發展初期,單產品更容易做強做大。顯然家電市場目前已進入成熟期,就算空調做的再好,多品類發展的美的集團從競爭力上看,也還是要比格力電器好那么一些。
結語
作為同一個賽道競爭的對手,美的集團面臨著和格力電器同樣的市場環境。家電作為房地產后周期行業,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很大。
目前我國家電行業內冰箱、洗衣機、空調的普及可以說已經基本完成,未來行業的需求將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產品的更新換代。
除去吸收合并小天鵝,美的集團在2016年還做了一件大事,那便是收購國際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庫卡公司94.55%的股權。
盡管從現階段來看,收購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了部分的拖累。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庫卡擁有頂尖的控制器和控制算法,在工業機器人這條賽道上,美的集團的布局已然領先。
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如果您對文章或市場有疑惑,可以留言咨詢,時金研究所團隊會認真為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