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走到現在的位置,我無意去評判是否存在過熱,也更不必去判斷哪里是階段性高點,何時會展開調整。在趨勢交易者眼里,價格高從來都不是賣出的理由,只有趨勢逆轉了,才會采取措施。所以從來都不要想著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位,這些都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也是一種人性貪婪的表現。在上升趨勢中,只有一次賣出是對的,其他賣出都是錯的,我愿意做大概率的事情,沒有能力去押中那一次的正確。
我們已經過了靠主觀預測或憑感覺來做交易決策的階段。尊重市場、跟隨市場,做好應對策略,是我們的信條。無論是進場,還是出場,都要遵循一些相對客觀的標準,都要按自己的交易系統來決策和執行。
如何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是我們時刻要考慮的事情。隨著市場情緒的高漲,我們有一些風險意識,做一些倉位上的防守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因噎廢食。我寧可等待市場給我減倉或出場的客觀信號才采取行動。
前幾天,我卸掉了兩成倉位的券商融資盤,今天我減掉了一成倉位,總持倉仍在9成左右。為了應對市場可能出現的劇烈波動或階段性回撤,我擬定了大幅減倉的應變措施。當上證指數收盤跌破或盤中大幅跌穿5日均線的情況下,我會將倉位降低到5成左右;如果有突發利空來不及平倉,我可以拋空等值或部分期指來防范系統性風險,保護這波中級反彈行情的盈利不至于過多地回吐。
這波行情上來,是沿著5日均線,以陡峭的斜率攀升的,期間幾乎未有效跌破過5MA。那么,一旦大盤指數有效跌破5日線,要么意味著一波次級調整的來臨,要么就是轉入高位震蕩或改變上升斜率,都是需要進行倉位管理的一個依據。最簡單的往往就是有效的。沒必要從宏觀面、政策面、消息面和各種技術分析手段,什么各種級別的背離、指標鈍化等等來主觀預測是否要回撤了,真的沒必要搞那么復雜。我讓市場自己來給出信號和答案,總是在那里猜頂難道不嫌累得慌嗎?
大師們說,如果自己持有的倉位讓自己產生寢食難安的焦慮感,那也是降低倉位的依據,直至降到讓自己能睡個安穩覺為止。
熊末牛初,市場波動很大,要防止坐大的過山車。對于我們來說,現在要做的只是如何止盈,如何守住來之不易的盈利,為后面的牛市積累厚厚的安全墊,因此,有效的防守是十分必要的。所謂攻防有度、進退有據,事先想清楚了應對之策,內心也就坦然了。到時出現任何狀況就不會慌亂,不會手足無措,眼睜睜看著利潤被吞沒;也防止過早地退出來,看著行情繼續向上而產生踏空的感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里的“預”絕非預測,而是指事先的計劃和準備。無論做什么事情,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否則就會失敗。既要追蹤趨勢,喝飽吃足,也要事先做好應變計劃,避免盈利大幅回吐。
按交易系統和規則決策,按計劃和紀律執行,一切就這么簡單。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