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表妹
2019年8月12日,微芯生物上市,高開512%,數字非常吉利,繼續延續著科創板打新收益率賊高的好消息,各位朋友可以繼續放開身段玩。
其實深圳微芯生物是第一批科創板上會對象,過會已經兩個多月了,同期上會的天準科技、安集微電子都是第一批上市企業,微芯生物遲到了許久。好在遲到不是缺席,股東瞬間財富自由。
高開512%后,公司市值接近600億,雖然公司去年的凈利潤只有1800萬,也就是說估值3333倍,牛逼。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微芯生物憑什么享有如此高的估值。
微芯生物主要財務指標如下,2015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45億、0.85億、1.11億和1.48億,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增長率很高。可以看到歸母凈利潤和扣非歸母凈利潤之間,非經常性損益很大,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1461萬元和1230萬元,這導致扣非歸母凈利潤看起來很小,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503萬、1130萬和1898萬元,但是增長很迅速。
由此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微芯生物規模不大,增長迅速,但是扣非凈利潤很低。這點需要搞清楚原因,是毛利率問題還是費用問題,其實仔細看上表就會發現,公司研發費用很高,研發投入超過50%了,但是要確定資本化和費用化問題。
當然,2019年半年報顯示,收入增速只有13%,扣非歸母凈利潤只有0.15億,增速32%。
看盈利能力,超過95%的毛利率在醫藥生物行業也算是很高了,這里需要注意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都非常高,說明這家企業應該是兩條路走路:研發+銷售驅動。但是加權ROE只有6.44%,可以說非常低了。
由此我們得出以下結論:毛利率非常高,但是規模有限導致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投入占比過高,ROE很低,換句話說,隨著規模增長,有提升ROE的空間。
看現金流量表,2016年至2018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6313萬元、510萬元和1384萬元,凈現比并不高。原因就在于應收賬款連續兩年增加超過2000萬。這說明,即使公司毛利率很高,但是跟醫藥生物行業其他多數公司一樣,現金流一般。
存在問題,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52%、62.01%和55.85%,研發投入很高,但是資本化比例也很高,2016年至2018年資本化2264萬元、3331萬元和4038萬元,接近一半。這意味著公司的利潤有點虛高,同時資本化金額導致公司賬面開發支出余額高達1.46億元。
另外公司應收賬款、在建工程都是風險點,尤其是在建工程余額高達2.69億元,這相對于現在的資產規模,這家公司投入還是很大的。
雖然財務數據不怎么樣,但是看主營業務,似乎可以理解。公司是T細胞淋巴瘤治療領域領軍的創新藥研發企業,產品包括已上市的抗癌藥西達本胺(商品名“愛譜沙”,占公司銷售額90%以上),以及在研的胰島素增敏劑西格列他鈉、抗癌藥西奧羅尼等,其中西達本胺為我國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專門治療外周T 淋巴細胞瘤的藥物。
據方正證券預計,根據西達本胺國內市場各適應癥的潛在市場空間、滲透率和用藥量,測算得到西達本胺國內頂峰銷售額約20.6億元(主力品種);預計口服糖尿病藥物西格列他鈉頂峰銷售額有望達到10億元(預計2020年上市),多靶點抗癌藥物西奧羅尼頂峰銷售額有望達到5億元(預計2024年上市)。
本次公司申請科創版上市,擬公開發行超過5000萬股,不低于發后總股本10%,擬募集金額超過8.04億元,估值約80億元。
因為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14,768.9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897.61萬元,公司適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項之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由此我們可以建立微芯生物的畫像:創新藥研發企業,高投入,雖然現在只有一款藥上市,總體評價7分左右,雖然財務數據一般,但是醫藥創新企業還是要支持的,這種研發支出率讓人無比佩服。
至于估值和市值,科創板嘛,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