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夫妻,是指非原配結成的夫妻,亦即非結發夫妻,而是再婚,再嫁結成的夫妻。
如果說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生物,那夫妻關系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人際關系。
經營婚姻,是個技術活兒,比治理一個國家還要難,再婚家庭更是難上加難。
“你防著我,我防著你”的半路夫妻,很難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
半路夫妻之"難":
比較
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現實證明,再婚夫妻吵架時更易拿前妻或前夫說事,這是再婚家庭的大忌,對感情傷害也最深。
金錢
再婚夫妻大多都是各管各的錢,原因是吃一塹長一智。因為前一段婚姻告終時的財產糾紛,心理陰影難以磨滅,所以再次做到信任太難。
孩子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總是自己的好,對于父母來說,孩子肯定是自己的好,所以孩子是再婚家庭難以幸福的最大因素。
這年頭親爹親媽都不好做,輕不得重不得。更別說后爸后媽了,后爸后媽做好了那是應該的,做錯一點點那就是千古罪人,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事兒。
還有如果只有一方有孩子的,家庭矛盾也往往很突出。
我身邊有個再婚家庭,女方陳琳(化名)沒生育過,男方鵬宇(化名)初婚時有個女兒。兩人再婚前,鵬宇告訴陳琳,他女兒撫養權歸前妻,跟前妻生活。
可是婚后,前妻把女孩塞回給鵬宇后就不聞不問了。至今再婚三年了,先生鵬宇每月工資5000多元,除了負擔自己女兒每月大約二千元的費用和私自儲蓄外,每月只給陳琳五百元家用,家務和家里其它支出完全不管。
你們說這樣的家庭能過下去嗎?感覺陳琳還不如個保姆,保姆不用盡妻子的義務,更不可能每月只掙五百元吧?
另外陳琳不甘心自己一輩子沒有孩子,但鵬宇卻對再育毫無興趣,大家說這"婚"還能"昏"多久?
少了單純的愛,多了搭伙過日子之心
原配夫妻大都彼此純潔而真誠,既無好壞優劣的對比,又無錢財子女之瓜葛,兩人之間的關系既單純也同心,利益目標大體一致。
而不少再婚者,因為經歷了上一段婚姻的失敗,情緒上難免有些消極,所以抱著找個人搭伙過日子的態度再次走進婚姻。
這部分人又以中年人居多,都覺得活到了這歲數,愛不愛、幸福不幸福已經不會擺在第一位了(或許有人不贊同,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只求安穩就足夠了,所以只要條件過得去,就會互相選擇組成一個家庭來各取所需。
半路夫妻為何難,綜上所述可以得知,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半路夫妻,往往同家難同心!!!
麗因前夫外遇離婚,志強(化名)是麗(化名)的二婚丈夫。志強高學歷,公司中層,是個體貼的好老公,會做家務,疼孩子,還有情調,情人節、生日都會給麗買花。外人都贊麗苦盡甘來,再婚找了個人人羨慕的好老公。
可是他們之間也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志強離婚兩年后,麗認識志強。他們結婚后,志強前妻英子(化名)天天往志強和麗的新家打電話。
每次麗接英子的電話,英子總是說話很不客氣。英子有時甚至半夜兩三點打來電話,麗不得已把電話線拔掉,英子第二天會變本加厲。
兩人都曾結過婚,因此會有前面婚姻的對比和經驗、教訓,財產問題、子女問題這些初婚時相對不易發生的矛盾,在再婚家庭中卻變得猶為敏感,有可能成為隨時引爆婚姻的炸彈。
雖說正因為初婚的不成功,才會有二婚,但原生態婚姻卻常常是終生難忘、糾纏不清的。
"半路夫妻"處處比較計算,互相防備如防"賊",往往無法如初婚夫妻那樣一條心過日子。
所以別說我冷面無情,當離婚成為既定事實,那么大家就要用法律和成年人的處事方式,處理好離婚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要將每個問題,尤其是涉及財產、孩子的問題,全部明確下來,白紙黑字注明在離婚協議里,甚至做好公證,做到所有事都有據可依,避免糾紛。
只有前一段婚姻妥善理智地結束了,未來的婚姻才會有幸福的可能。
要想解決上述難題,歸根到底,一是成熟的心智問題; 二是雙方責任感的問題,三是彼此信任的問題。
"相愛容易,相處難",半路夫妻比初婚夫妻經歷了更多的人生波折,應以過往婚姻為鑒,對得之不易的二次婚姻更應該且行且珍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