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師
一、自動擋的幾種掛檔形式
1、直排式
目前有很多品牌的自動擋車型都采用這種擋位,這種直排式的擋位設計優點是換擋相對比較直接、順暢,但缺點是在盲操作時容易出現掛錯擋情況。
2、階梯式
這種擋位也是非常常見的自動擋擋位設計,尤其是在日系車上見的較多。它的優缺點剛好與直排式相反,優點是掛擋時不容易掛錯擋,缺點是操作上不如直排式那樣順暢、直接。
5、懷擋式
懷擋曾經在歐美國家頗為流行,在國內常見的有別克GL8以及老君威,德國奔馳也多有采用懷擋的,比如R、E、S、ML、GL等。懷擋的位置在方向盤右側,其優點是節省出中控臺的空間,缺點是操作起來比較不順手,容易掛錯檔,但習慣后也不是什么難題。
3、電子式
電子式擋桿采用了更加安全、快捷的電子控制模式。它的優勢就在于駕駛者的換檔錯誤操作會由電腦判斷出是否會對變速器造成損傷,從而更好的保護變速器和糾正駕駛者的不良換檔習慣。大多被用于比較高端、豪華的品牌車型上。
4、旋鈕式
旋鈕式擋桿比較少見,使用這種設計的車型品牌有捷豹、路虎等。其實旋鈕式擋桿也屬于電子擋桿,只是外形和換擋方式不同,但它們的原理是一樣的。熄火后這個旋鈕會降下去,與中控臺形成一個平面,看起來很精致,啟動發動機后旋鈕升起。這種設計對于人性化倒是沒有什么貢獻,但看起來科技感很強、很炫。
二、各檔位的含義
P(Parking)檔
P檔即停車檔、駐車檔。車輛一定要在完全停止的情況下才可使用P檔,要不然自動變速器的機械部分會受到損壞。
R(Reverse)檔
R檔又叫倒車檔,是車輛在需要倒退時掛入的檔位。當換擋桿位于R檔時,液壓系統倒檔油路被接通,驅動輪反轉,實現倒檔行駛。操作時需要踩住剎車,按下換擋桿上的換擋鎖,才可將換擋桿移至R擋。要注意的是,當車輛尚未完全停定時,不可以強行掛入R擋,否則會損壞變速箱。
N(Neutral)檔
N檔就是空檔,掛入N檔后,發動機的動力不會輸出給車輪,踩油門車輛并不會行駛。
D(Drive)檔
D檔也稱前進檔、驅動檔,當換擋桿置于D檔時,車輛會根據節氣門的開度和車速數據來自動切換檔位。該檔位適用于一般道路行駛,駕駛者控制車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門踏板即可。
S(Sport)檔
S代表運動模式(Sport),曾經在法系車中也代表雪地模式(Snow)。現在的S檔泛指運動模式,當換擋桿掛入S檔后,節氣門響應速度變快,發動機轉速也會保持在較高的轉速區間內,換擋時機向后延緩,使車輛時刻保持在一個高功率輸出狀態下。
M(Manual)檔
M檔是指手自一體變速器的手動模式或CVT變速箱的模擬手動模式。當換擋桿掛入M檔時,換擋就變成由司機手動來完成。在M檔附近會有“+”或“-”的符號,“+”代表升檔,“-”代表降檔,或者通過方向盤換擋撥片來進行加、減檔,M檔的作用就是增加車輛的駕駛樂趣,也使得駕駛車輛變得更加自由。
數字(3 2 1)檔
有些自動擋車型在D擋下面會有3、2、1(或D3、2、1)三個數字檔,這三個數字也都是前進擋,它們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擋位限制,從上到下依次是:3(或D3)代表檔位限制在1檔至3檔之間不會升至更高的檔位,可以在超車時使用;2代表檔位限制在1檔和2檔之間,用于濕滑路況的起步或慢速前進時限制檔位的作用;1代表檔位限制在1檔,可以用于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輸出時使用。
L(Low)檔
L代表LOW的意思,也就是低速檔,和上邊說的數字檔“1”檔是一個意思,都是為了把檔位限制在最低,從而為了得到大扭矩而不升檔。
B(Engine Braking)檔
B檔比較少見,它多出現在豐田的混合動力車型上。B檔一般在長距離滑行或下坡時使用,目的是提供制動的效果以及加強能量回收,可以起到給車輛的動力電池充電的目的,以增加電池的續航能力。
三、模擬手動檔的適用情況
1、瞬間迸發高扭矩,爆發性的超車用手動檔,很簡單,從D檔向右推出,飛快的連續3次向下減檔(一般2下夠了,第三下是減不下去的。整個過程絕對用不到你0.5秒時間),油門也不用往深了踩,輕松加愉快就超越了!很省油,腦子還夠用,身體不緊張!
2、在進入地下車庫的過程中一定要用手動擋1檔牽引速度,根本不需剎車。
3、可以2檔起步(同普通自動檔的2),陷入泥地時用。順便說下,在雪地冰面等行駛,一定要用手動檔,而且不要超過4檔,這個道理和普通自動檔車是一樣的(普通自動檔有123,其中3就是不超過3檔的雪地模式)。
4、開快車時,一定要用模擬的手動檔。不是為了讓大家在正常前進時更快提速,而是在需要緊急剎車的時候,同時使用減檔(發動機牽制力介入工作,同時還能增加控制力?。?,能以最快速度讓車慢下來,而后也能最快的讓車繼續提速繼續飛奔。手自一體能讓我們普通人達到專業車手無間隙過渡這個水準!
5、過彎道的時候用手動檔,剎車基本可以不用了,過彎道前減檔讓發動機牽引力拉住車速,過中就只要加點油門。出彎道后,由于轉速維持著,可以迅速拉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