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Burpee),是一項結合深蹲、俯臥撐、跳躍等元素的全身性訓練動作,在20世紀時就被收進牛津字典里,說起來算是有些歷史地位和名氣。
如果你曾當過學生運動員,肯定也對它不陌生!操作方式完全不受場地影響,每次做完不是上氣不接下氣,就是全身癱軟想喊救命。
能訓練到腿、臀、手、背、核心等部位肌群,“波比”對提升肌力、關節活動度及心肺適能也有一定幫助。一個動作可以帶來如此多好處,這也難怪“波比”是不少教練喜愛的“拿手絕活”!
“波比”是在1939年時,由美國人Royal Huddleston Burpee所發明。擁有生理學背景的他,起初是為了測試教會里成員們的體適能,設計了這一連串的動作:下蹲手撐地板 → 雙腿向后撐體 → 腿部收回 → 恢復站立。
后來美國軍方則將動作修改過,在二次大戰期間拿來檢測新兵的體能門檻。如果能在一分鐘做到41下(含)以上,代表體能優秀;反之,做不到27下的話,表示體力欠佳。
目前最常見的基本波比動作,則是像下圖這樣:下蹲 → 雙腳往后伸直 → 俯臥撐 → 雙腳回到下蹲姿勢 → 站立(或垂直跳)。
不過,相同的難度、同樣的動作做久了,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就像三餐都吃一樣的主食,你也會心生厭倦。所以,為增添動作的方式性及練習的樂趣,不少人會開始在基本的動作上“動手腳”。
我們參考了Shape網站所提供的幾個方式式,并且用這些動作設計成一份Tabata訓練流程。俗話說:有做有“保庇”(波比),趕緊來體驗它的效果吧!
方式1 單腳波比
a.站姿,雙腳與肩同寬,接著下蹲、手撐地板,雙腳向后跳伸直。
b.之后一腳離地,做三點俯臥撐,再將雙腳收回(回到下蹲姿勢),最后向上垂直跳。
注:如果女生無法完成三點俯臥撐,可改做跪姿俯臥撐。
方式2 前跳波比
a.起始動作皆是站姿,雙腳與肩同寬,下蹲、手撐地板,雙腳跳向后跳伸直。
b.之后做俯臥撐,再將雙腳收回(回到下蹲姿勢),最后向上、向前跳一大步。
方式3 后滾波比
a.雙腳與肩同寬,保持身體直立,下蹲、屁股著地后滾,再慢慢回到下蹲動作。
b.之后向上跳,并再加上一次俯臥撐,才算完成動作。
注:后滾的動作較具危險性,在練習時,記得將腹部、臀部縮緊,兩手在身體旁輔助,防止“翻車”的情況出現。
方式4 蜘蛛人波比
a.一樣雙腳與肩同寬、下蹲、手撐地板,雙腳向后跳后伸直。
b.之后將身體下沉(俯臥撐的姿勢),右腳膝蓋往右手肘靠(記得換邊),最后再起身向上垂直跳。
提供一種Tabata的訓練計劃流程給大家參考(動作順序、休息時間可視個人體能狀況調整):
波比基本版(做完俯臥撐后站立,不用跳)20秒
↓
休息10秒
↓
前跳波比20秒
↓
休息10秒
↓
單腳波比20秒
↓
休息10秒
↓
后滾波比20秒
↓
休息10秒
(以上動作重復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