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老人報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中老年人,開始更注重身體的健康。于是,開始鍛煉自己的身體,希望通過鍛煉讓衰老來得更晚一些。
但卻不知道生活中一些動作不注意,可能引發某種疾病,嚴重可能致死。專家提醒,過了50歲后,遠離這八個動作,遠離摔倒,就離健康長壽又近了一步了。
一、爬樓梯易跌到致死
加速關節老化
50歲后,身體肌肉減少3%~5%,相應的平衡力也變差。美國醫學專家約翰·懷特博士說:在跌倒中老人中,超過51%與爬樓梯相關,爬樓梯每年致死2萬人。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沈雁英教授說:(上了年紀后),關節退化,上下樓梯或爬山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平時的3~5倍,這會加速關節老化。
她建議,中老年人如果需要上下樓,一定要抓穩扶手。
二、仰臥起坐損傷脊椎
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沈雁英教授表示,中老年人做仰臥起坐,可能存在三大風險:
一是手臂力量不足,易拉傷。
二是大多少中老年人頸椎、腰椎都有問題,再加上骨質疏松,極易造成頸椎和腰椎不可逆的損傷。
三是頭部的位置變化較大,且以低頭為主,心腦血管病病人可能因此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中老年人可把仰臥起坐換成瑜伽,經常練瑜伽不但可以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對失眠、高血壓癥等有輔助調理的效果。
三、軀干扭轉跌倒、傷腰背
軀干扭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扭腰也是個常用的熱身運動。約翰·懷特博士表示,中老年人背部肌肉力量下降,站著做這個動作,很容易造成腰背損傷,也可能摔倒。
如果做這個動作,可以躺著或坐著進行。
沈雁英教授提醒,如果想鍛煉柔韌性,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游泳等方式。
四、倒著走路摔倒、傷頸椎
沈雁英教授解釋,中老年人平衡性、視力、反應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發意外。
她認為,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運動方式,走路時可以在手中邊走邊揉健身球或核桃,這對刺激末梢循環有好處。如果倒著走,要在安全地段,最好有人陪同。
五、快速轉頭頸部骨折
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沈雁英教授表示,“快速轉頭容易導致頭痛、頭暈,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頸部骨折等”。有高血壓、頸椎病、骨質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轉頭。
轉頭主要是頸部運動,頸部動脈為大腦供血80%以上,大腦發出的信號要經頸部下行,頸是重要的“生命線”。
中老年人頸椎極為脆弱,轉頭時要放慢速度,或用緩慢轉身代替。
六、彎腰夠腳面血壓突升、骨折
“雙腿直立彎腰用雙手夠腳面”是個伸展筋骨很好的方法。約翰·懷特博士提醒:年紀大了后做這個動作,對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壓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貿然做此動作,血壓突然升高、肌肉拉傷、跌倒、骨折、都有可能發生。
運動前的熱身可用活動腕關節、踝關節,或快走幾分鐘來代替。
七、站著穿褲子血壓升高、骨折
年紀大了之后韌帶和關節會逐漸老化或病變。站著穿褲子,不僅容易跌倒,繼而造成骨折,還有可能刺激心腦血管,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穿褲子或鞋子時,一定要坐在椅子或床上,實在不行,也應有所依靠和扶持。
八、彎腰取重物“閃腰”、血壓突升
沈雁英教授說,彎腰取重物是每個都要避免的動作,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中老年人彎腰取重物易導致“閃腰”,血壓升高。
取重物時要“三步走”:
第一步,先將身體向重物靠攏。
第二步,屈膝、屈髖,用雙手把物品拿穩。
第三步,伸膝伸髖,這樣就把物品拿起來了。
50歲后正確的鍛煉
簡單易學好掌握
那50歲后正確的鍛煉有哪些呢?他們不可能像年輕人一樣,什么樣的鍛煉都適合。
適合中老年人鍛煉的項目以動作緩慢柔和,能使全身得到活動。活動量容易調節掌握而又簡便易學為原則。
步行:促進新陳代謝
步行是中老人鍛煉最簡便、安全的運動,如果鍛煉得法,其效果可與慢跑相同。
生理醫學研究表明,步行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如以2分鐘走100米的慢速步行1.5—2小時,新陳代謝率可提高48%。
步行還能調整神經系統功能,緩解血管痙攣狀態,使血管平滑肌放松。是很適合中老年人生理特點,安全而有效的鍛煉項目。尤其對體質弱及有慢性病的中老人更為適宜。
太極拳:降壓、促消化
練太極拳能增進心肺健康,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肺氣腫等慢性病;還能促進消化吸收功能,加速代謝過程。同時還對中老人骨關節及肌肉功能的保持有良好作用。
生理醫學檢查表明,常練太極拳的中老人血壓較低、消化功能良好脊柱柔韌性好、骨質疏松總發生率低。此外,大極拳還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增進全身健康。
專家提醒的這八個動作,一定要牢記好!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生活中多做正確的鍛煉方法,就離健康長壽又近了一步。別忘記把這篇文章發給你的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