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的通病是含糖較高,熱量也相應比較高,于是就催生了一種“零熱量”的飲料。
所謂的“零熱量”的飲料,并非沒有熱量。雖然沒有白砂糖、果葡糖漿等糖類,沒有了熱量,但卻添加了甜味劑阿斯巴甜、安賽蜜等,它們不僅沒有營養,而且據研究顯示,吃太多甜味劑也會導致葡萄糖不耐受癥,從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即將高考的學子,記憶力衰退的老人,都將一些“補腦保健食品”視為改善記憶力的救星。然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稱,我國尚未批準過任何“補腦”保健食品。
近日,國家食藥監局指出,截止目前,我國現有的27類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聲稱中沒有“補腦”的功能聲稱,我國從未批準過任何“補腦”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市面上所謂聲稱“補腦”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左旋肉堿的確是減肥用品,是健美界用于減脂的保健品。但是左旋肉堿只是一種催化劑,比如說本來你跑1小時可以瘦1斤,吃了左旋肉堿,能再多瘦0.1斤。但是如果你不動,那么吃再多左旋肉堿也沒用。不運動,人是不會瘦的。
可是,黑心商人把左旋肉堿稱為“脂肪的燃燒彈”,吃下去以后不用動,就可以瘦下來。這簡直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減肥騙局!
低脂低熱就意味著不加脂肪、不加糖了嗎?這類食物就意味著更安全、更健康嗎?
其實,一些號稱“低糖”的食物使用了甜味劑代替,比如許多乳飲料,使用甜味劑產生一部分甜味,把糖含量降低到5%,從而可以宣稱“低糖”。 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食品飲料就有多么健康。
“低脂”“無脂”是否更健康,取決于替代它們的是什么。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中,有的是用淀粉糊精等碳水化合物來代替。跟脂肪相比,對健康的影響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在實際的生產中,直接鮮榨的果汁會增加運輸和包裝的成本,所以往往將果汁先濃縮,加工時再加水還原到原果汁的比例,這種工藝制造的果汁也叫100%果汁,市面上大多數100%果汁就屬于這種,含糖量大概在10%。
濃縮果汁與原果汁相比水分減少,體積至少減少到了原果汁體積的一半,營養素密度增加,喝一口頂兩口。不過由于水分含量的減少,濃縮果汁糖分含量也至少升高一倍,對于超重肥胖和糖友等群體來說更要謹慎控制。
在天然的原味酸奶中每杯大概含有16克的糖分,這種糖分就像是水果、蔬菜和乳制品含有的糖分一樣,并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但是如果你食用的是調味酸奶,你將可能會額外多攝入15克糖分和60卡路里的熱量。
建議食用低脂或者無脂的天然原味酸奶,可以適量放入蜂蜜、楓糖漿來進行調味。
也許大家都有聽說黑巧克力具有減肥、增強記憶力、降低心臟疾病的多種益處。其實這都是來源于黑巧含有的可可黃烷醇。有研究表明,長期食用可可黃烷醇,隨著年齡的增長可幫助降低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巧克力都含有可可黃烷醇,通常情況下,在制造黑巧克力的過程中可可黃烷醇會遭到破壞,所以很難保證黑巧克力可以促進你的健康。
無麩質食物是國外流行的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據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成年人中63%的人認為無麩質食物會改善他們的健康并且有助于減輕體重。
但有研究發現,長期食用無麩質食物反而會帶來更嚴重的健康隱患。無麩質的食物往往有更多的熱量、脂肪、鈉和添加糖反而增加了肥胖的危險。并且長期食用無麩質食物的人往往缺乏一些營養素包括B族維生素、鎂、鈣、鐵和鋅。
近年來,能量棒成為很多人必備的零食之一,但購買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有些能量棒充滿了添加糖和飽和脂肪酸,并超過300卡路里,大大超出了餐間點心的熱量。而且它的碳水含量高達70%以上,且基本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精制糖,例如麥芽糖漿等。
如果一定要買的話,可以根據成分來選擇,比如不超過200卡路里的熱量,少于2克的飽和脂肪酸以及10克以內的糖分。
本文參考資料:健康時報網《零熱量飲料也不健康》、《我國未批準任何“補腦”保健食品!》、《4種“健康食品”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低糖無脂就是健康食品?》、《警惕那些口感不太甜的藏糖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