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活則水清——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案例之《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
新課程標準追求“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重視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思維品質,重視知識與能力整合,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師生平等對話和溝通,密切聯系社會生活,開發課程資源”等嶄新的語文課程理念。不可否認,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在語文必修第一模塊的教學實踐中,我努力在每個課文的設計中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面就其中一篇課文說說我的做法與思考。 [背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一模塊第四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以往開始一篇課文,大多是以教師為主角,介紹很多相關資料,引入課文。對于這樣一篇文章,我采取了以下辦法:課前布置四個自主探究小組回去收集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文字介紹和圖片,然后把資料制作成可以展示的模式(如幻燈片等),每個小組給2-3分鐘時間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這個環節把學生帶入情境。然后回顧分析學生們手中《同步輔導》給出的已知的課文內容相關問題。 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有關內容等方面的疑難問題的課外延展探究。先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困惑寫在小紙條上,由課代表搜集整理出共性的問題,然后把問題分給各個自主探究學習小組,本組同學共同協作,發微析疑,之后把自己的研究結果形成文字材料,發到老師博客上為本課專設的版塊里,展示成果,共享智慧。 [描述] 這節課開始就由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展示資料,這個班是實驗班,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非常強。四個小組把搜集來的資料(圖片、文字、音樂等)集中到一位同學那里,由這位同學負責制作成幻燈片。幻燈片打開,背景音樂是電影《辛德勒名單》的主題曲,伴隨著低沉、壓抑的樂曲,畫面上出現了一張鐵絲網,上面別著一朵鮮紅的玫瑰,畫面縱深處是一個看守崗樓,天空是灰色的,依稀看見飄著的雪花。主講學生在循環播放的低沉音樂聲中開始了資料的展示。隨著一張張不斷變換的歷史資料圖片和主講同學情感壓抑的配圖解說,教室里寂靜極了。我和學生們的情緒一直在洶涌,主講同學把高潮設定在全體起立,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死難的無辜的人們默哀一分鐘上。我也默默地站立在教室的前面,我能感覺到所有人的沉痛與壓抑。默哀結束,自主探究小組的資料展示也隨之結束。 在學生們依然沉浸在這種不用精心設定就自然生成的氛圍中時,我順勢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這一次搜集資料與制作的整個過程中的感受是什么?”有很多同學站起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雖然收集的資料和圖片不盡相同,但是同學們的感受是一樣的,那就是壓抑、窒息、悲憤、沉痛。 我的教學設計成功了,超出了我的預想。 在這樣的課堂情境氛圍中,我針對學生預習情況設計了五個問題: 1、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 (或:為什么把美好的景象說成是“最可怕的事情”?) 2、第八段中“雛菊花在怒放”有什么特定的景物內涵? 3、文章結尾“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有什么作用? 4、第十四段末“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為什么沒有? 5、本文和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們對課文已知輔導材料問題探討過后,就是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解決的環節了。這個環節剛才在[背景]部分介紹過了,我把自己的博客網址也打在了幻燈片上,規定學生交作業的時間,我只需要等候學生的成果了。 [思考]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是大語文活動,應突出語文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功能,所以我覺得語文教學應實現四個“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語文教學如果遠離了學生鮮活的生活世界,就無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二是走向實踐,語文唯有運用于學生的實踐中,融合到學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永恒的精神財富;三是走向綜合,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只有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并加以積淀,才能成為一種綜合素養。四是走向智慧,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 同時,我認為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作為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這才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為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于設計和把握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只有如此,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人生體驗,才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為語文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通過這篇課文的設計,我深深感受到: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態,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課改新路,大膽實踐課改精神,從現在起就要以全新的姿態,用新的課程標準理念指導自己的語文教學,從而推動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附我的博客網址: 靜候花開:http://221.203.55.39/oblog/user1/57/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