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日緊 地價緣何躥升?
海峽都市報 2006-9-14
N本報記者 王勛
關注理由
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今年5月國務院相繼出臺“國六條”、“國十五條”。一個月內,連續出臺兩次調控政策,力度大,涉及面廣,讓許多人對國家控制房價充滿信心。
可令人費解的是,當國家出臺重磅政策后,各地卻又頻頻掀起土地搶購熱潮。本月6日,在福州市今年第六次拍賣土地大會上,金山的2006拍-14號宗地以7.92億的總價,刷新了福州單幅地價的最高紀錄;而僅隔6天,9月12日,位于福飛路的2006掛-06號宗地居然又把這個紀錄提高至9.7億,值得一提的是,同場拍出的2006掛-05號更是以357.45萬元/畝的單價,開啟了金山地價的新紀元。
一邊是“新高、新紀錄、天價……”,一邊是房產調控風不斷刮起,這形成很大的反差。而當這些字眼高頻率地見諸報端時,老百姓開始懷疑房地產調控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國家的房產、土地政策為何得不到落實?是什么一再推高地價?而今后的房價又將如何呢?
【今年福州城區拍出23幅宗地】
金山占過半 單價三級跳
今年以來,福州城區一共出讓了23幅地塊,鼓樓6幅、倉山12幅、臺江2幅、晉安3幅。
就大家所關心的拍賣價格方面,記者選取了今年三個時間段的金山土地拍賣價格,集納比較:3月6日,2006拍-03號宗地以214.07萬元/畝成交;7月6日,金山2006拍-11號宗地成交價為221.41萬元/畝;9月12日,2006掛-05號宗地,成交價已達357.45萬元/畝。從這可看出金山土地單價出現三級跳。
而對于前日金山拍出的357.45萬元/畝天價,業內極為關注。福州房地產專家陳國旺認為,近兩年,受城區地塊的限制,拍賣土地多集中在金山,其地價高漲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在于,隨著金山的發展,配套設施大幅提升,地價攀升也在意料之中;偶然性在于,前日拍出的2006掛-05號宗地之所以高價,主要得益于地利。
“從目前福州的土地分配,以及近兩年來金山土地的增值情況看,未來金山的樓盤均價完全有能力突破4000元/平方米。”陳國旺分析說,除了金山新區,老城區的土地同樣強勁,前日拍賣的另兩幅土地均在晉安區福飛路,兩幅地塊的單畝地價一塊達到399.54萬元,另一塊則更是飆升至482.37萬元,與前年相比,單價翻了兩番都不止。
【地價為何屢創新高】
政策被架空 助長囤地風
福州相關主管部門某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潛在的信息。
該負責人說,為了防止開發商囤積土地,而人為導致房價上漲,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有明確規定,開發商拿地后必須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開始動工。但真實的情況是,許多開發商并沒有真正照章執行,就拿福州上半年拍出的幾幅地塊來說,“國十五條”要求,6月1日前沒有拿到施工許可證的項目,都必須重新更改規劃,把90平方米以下戶型的數量調整至項目總量的70%以上,而據他所知,福州上半年拍出的大部分土地均未開工,也就是,他們都必須更改規劃。于是,一個很明顯的情況發生了,這些項目都紛紛大肆推遲開發時間。
“按照約定,這些地塊早已超出了動工時間,可開發商卻照樣能這樣自由安排計劃,不是有關部門不想管,只是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比如超期限開工將受到什么處罰?哪些部門實施跟蹤監管?沒有這些,出讓土地時的開發期限就是一句空話。”他說。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閑置土地的管理也是一個大難題。其實,根據國土資源部頒布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以及福州的相關規定,對于一年以上未動工的土地,要征收土地閑置費,對于兩年及兩年以上未動工的土地,必須無償收回。但是,在日常的管理中,想要真正這樣實施,確實很頭痛,比如烏龍江附近的幾幅地塊,征得好幾年后才拿出來開發。
“明明有這些防止囤地的政策,卻無法實施,這是各地都存在的問題。”該負責人感嘆說,如果這些土地沒有處理清楚,無疑助長了開發商的囤地勢頭,為了降低風險,要是開發企業都紛紛如此效仿,到頭來,土地緊張引發房源緊張,在供小于求的情況下,房價想不漲都難。因此,這些流落在市場上的“灰色土地”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平抑房價。
開發商:先拿地再說
近來,房地產業內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不怕沒錢,就怕沒地。”這也從另一方面表現出開發商對于土地的渴望。
福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產公司老總告訴記者,隨著福州城市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土地是賣一塊少一塊。對于有實力的開發商來說,想在市場上分一杯羹,首先就要靠拿地。此外,考慮到樓盤的規模效應,當新推出的土地位于自家樓盤附近時,開發商就往往想一起買下,在近幾次的拍賣中,很大一部分買家都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人多房少,房子就自然好賣,土地也是一樣,土地越來越少,開發商還很多。未來,誰控制了地塊,誰就抓住了市場,因此,只要有錢,就先拿地再說。”一位房地產公司開發部經理如是說。
專家:地價高 開發風險不小
“土地出讓價格太高,對開發商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上述那位估價師說,土地的價格越高,開發商的開發風險就越大。房地產不同于其它買賣,高價拿地的壓力非常大,一旦樓市降溫,資金鏈無法維系,許多開發企業甚至會一夜之間走向崩盤。
對此,陳國旺也認為開發商的高價爭地,也是對未來樓市走向的一種博弈,存在不小的風險。
記者了解到,2005年年底時,福州臺江區的一幅地塊,開發商的平均開發成本高達8397元/平方米,高于市場價格,于是就出現了開發商拿地后又放棄的情況。“聽說該開發商最終選擇主動違約,放棄了幾百萬元的拍賣押金,直到今年,該地塊才又被拿出來重新掛牌。”一位親歷那場拍賣會的開發商告訴記者。
【地價升房價會否再漲】
地價影響房價
并不決定房價
雖然國土資源部一再表示,地價的上漲不會對房價產生太大影響,但是,一個鐵的事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土地拍賣最熱的金山新區,不僅一手房價格節節攀升,就連剛性需求很強的二手房市場也出現了較大幅度上漲。根據福州麥田房產提供的數據顯示,2005年時,金山的二手房均價僅為2900元/平方米左右,到了今年,金山的二手房均價已經達到了3700元/平方米。
地越來越少,余下不多的地競爭日趨激烈,地價不斷飆升,對此老百姓自然會說:“房價又要漲了!”而業內人士并不這么認為。福州一位資深房地產、土地估價師分析說,地價是房價成本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房價還涉及拆遷費用、建安成本、稅費和利潤等,因此,地價只會影響房價,但并不決定房價。
采訪中,不少市民也紛紛表示,面對日益突出的房地產難題,除了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何落到實處,值得政府部門好好琢磨。
http://www.hdzxw.com/hdnews/place/200609/21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