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課題組核心成員的學術或學科背景、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礎,包括圍繞本課題所開展的文獻搜集、調研和相關論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包括研究資料的獲得、研究經費的籌措、研究時間的保障等。) 負責人和主要成員曾完成哪些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的實踐價值;完成本課題的研究能力和時間保證;資料設備;科研手段等。 ·負責人和主要成員曾完成研究課題: (1)《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省小學教學研究第六期重點課題,已結題。 (2)《學會分享:一項促進學校主動發展的行動研究》國家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已經結題。 (3)李偉平名師工作室成員,并和成員合作出版《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一書。 ·研究成果的實踐價值: (1)可以培養一批具有國學經典誦讀研究的老師。 (2)可以為小學生找到中國文化的“根”,并為他們打下扎實的語言功底,特別是國學功底。 (3)可以為常州市實驗小學以及同類學校提供“國學經典誦讀”的“校本性”精選讀本。 (4)可以讓有志于國學經典誦讀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實踐的案例與經驗。 ·完成本課題的研究能力和時間保證;資料設備;科研手段等。 (1)研究的組織結構 顧問:江蘇教科院專家、市教研室專家 組長:蔣岳慶 副組長:耿銀輝、王曉波 組員:低中高各個年段的相關老師 (2) 課題組核心成員的研究經歷、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課題組長蔣岳慶,中高職稱,常州市學科帶頭人。有數十篇文章在各級重要刊物發表,做過多個課題研究,并順利結題。耿銀輝、王曉波、殷櫻都有文章發表,并在多種雜志發表論文,課堂教學能力強,在省市多次獲得一等獎。 (3)保證時間。每周都有一節“書香課”,這是進行國學經典誦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得以保證;每周有3——4個早自習可以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學生在家有可以有經典誦讀的時間。 健全組織。成立“國學經典誦讀實驗”課題組,人員涉及低中高各個年段,且分工明確:負責課題研究方案、計劃的制訂及其實施,培訓課題組成員,加強對外交流,以及編輯文本型的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 確立實驗班。課題組在低中高年級分別確定一個實驗班。我們要求實驗教師認真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樹立資料收集意識,建立學生的個案資料;第二,科學制訂計劃,每周用一節“書香課“時間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實踐;第三,加強學習,研究國學經典誦讀的課堂教學策略和課外指導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