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胃病發生率不斷攀升,并且年輕化趨勢明顯。雖然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但當“胃痛”真切發生時,很少有人還能笑得出來。
嘴巴泛酸打嗝,一挨餓就胃痛,多吃一點就胃脹...... 胃酸、胃脹、胃炎、胃潰瘍,日益衰弱的胃讓現代人飽受折磨。
那么,為什么現代人的胃部疾病如此高發?現代人的胃是怎么一步一步垮掉的?
胃不適的成因常常是由于胃黏膜受損。胃腸道黏膜免疫系統是一個獨立于系統性免疫的獨特免疫器官,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護著胃腸道安全。
然而生活中的不規律飲食、重口味飲食、抽煙喝酒以及不正確對待胃病等不良行為都在一步步毀了人們的胃黏膜。
1.重口味飲食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愛好重口味飲食,左手火鍋,右手燒烤,還要最麻最辣,長期飲用冰奶茶、冰咖啡。 “冰辣油燙”類的食物雖然讓你過足了嘴癮,卻是對胃黏膜的多重刺激,加重胃負擔,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胃黏膜損傷。
2.不規律飲食
“早餐不吃、晚上猛吃”, 經常饑一頓飽一頓自然容易傷胃。胃長期處于空腹狀態,胃酸因沒有可分泌的食物,就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和侵蝕。
此外,研究發現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更新周期是2-3天一次,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如果暴飲暴食,尤其是在夜間進食,會使得胃部持續工作,加重胃負擔,影響胃黏膜的修復。
3.抽煙喝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焦油煤、一氧化碳等都會刺激胃黏膜,導致黏膜充血水腫,還會減少胃黏膜保護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
而酒精會溶解黏液和生物膜,導致胃黏液層變薄,削弱了胃黏膜的保護屏障,甚至對胃黏膜造成急性傷害使其廣泛糜爛出血。
4.胃痛忍一忍就過去
胃黏膜一旦開始受到損傷,我們的胃就會變得特別脆弱,容易出現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等胃部的炎癥。但是當出現胃痛的癥狀時,很多人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往往導致小病拖成大病。
實際上,胃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源于胃黏膜的受損。如果早期不引起重視,任其發展,就會對身體造成進一步傷害,可能發展成胃黏膜糜爛、胃潰瘍、胃出血等,長時間忽視,不介入治療的話,甚至會引發胃癌。
很多患者之所以胃病總是反反復復,其根源亦是在胃黏膜屏障沒有得到修復和重建。那么,如何用有效的方法加快胃黏膜的修復呢?
藥物治療
治療胃病往往是針對不同病因給予減少損傷因素和增強防御因素,比如使用抗生素克拉霉素、替硝唑等藥物抗菌,以及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藥物來抑制胃酸分泌過多。
但胃疾病的共同發病基礎是胃黏膜損傷,因此在治療中,聯合使用胃黏膜修復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胃黏膜修復劑可以增強黏膜愈合的質量,降低復發率。以康復新液為例,與其他藥物不同,其含有多元醇類、表皮生長因子、粘氨酸等,具有抗炎、消腫、促進細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組織增長的作用,可加速病損組織修復,加快壞死組織脫落,從而實現主動修復胃黏膜作用,提高胃黏膜自身的防御能力,防止胃部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想要保證胃黏膜健康,就要保持飲食清淡,減輕胃負擔。建議以蔬菜水果為主,同時也需要肉類補充蛋白質。以下4種食物是胃黏膜的“修復器”,建議多吃。
南瓜中的果膠成分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且其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都是健胃消食的高手。
卷心菜中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U可以保護黏膜細胞,增加胃黏膜韌性。卷心菜含有的類似生胃酮的化學物質,可以刺激胃腸細胞分泌粘液以形成屏障,從而與胃酸隔離,保護胃黏膜外侵物質的傷害。
秋葵黏液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胃部減輕負擔,身體就會更加健康。
猴頭菇是非常好的養胃食物,其含有的猴頭菇多糖,能夠調節消化系統功能,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
胃部疾病講究“三分治,七分養”, 養護胃黏膜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飲食習慣的改變、情緒管理等生活方式上的調整都是防治胃部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