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泡腳,是很多人的養生理念,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環,幫助睡眠的作用。最近一段時間,廣西降溫明顯,很多人也開始喜歡在睡前泡泡腳,讓身心都暖和起來。
泡腳的好處大家都基本知曉,那泡腳的危害你知道多少?近期又有一些關于糖尿病患者因泡腳不當進醫院的報道……
泡腳潛在的危害
1.靜脈曲張、靜脈血栓患者
熱水泡腳時,更多的動脈血液進入下肢,對于本來回流不暢或阻塞的靜脈病患者來講,只會加重血液淤積。同時可以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形成皮膚上的出血點,時間久了就形成了色素沉著,小腿顏色變黑。
靜脈血栓病人如果在服用抗凝藥物,則出血情況會更嚴重。
2.動脈閉塞癥患者
下肢動脈閉塞的表現雖然是下肢缺血,而熱水泡腳,使周圍溫度的升高,并不能擴張閉塞的血管,反而增加組織的耗氧量,加重缺血。
3.糖尿病足患者
神經病變型糖尿病足的部分患者表現為腿足感覺奇冷,怕冷。神經病變一旦存在,患者對痛覺、水溫的感覺反饋機制失靈。哪怕已經嚴重燙傷,也渾然不知。
缺血型糖尿病足患者面臨的問題,則與上面提到的動脈閉塞癥相似。
因此,患有下肢動脈閉塞癥和糖尿病足,高溫泡腳可以導致截肢!
以下人群不宜泡腳
正在發育期的兒童;空腹或過飽者;腎衰竭、心力衰竭等各種危重患者;身體過度疲勞或處于極端情緒中人群;處于妊娠及月經期的女性;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患者;體質虛弱人群;低血壓人群;急性疾病人群;陰虛體質人群。還有就是腳很凍時也不能直接用過熱的水燙。
正確的泡腳方法
最佳泡腳時間段是晚上9點。促進體內血液循環,緩解神經及內臟,可以達到最好的養腎效果。
水溫要保持在40℃左右,最高不能超過50℃。
泡腳時間最好是20分鐘~30分鐘,一天一次或者隔天一次。飯前飯后不宜泡腳,避免胃腸區域的血流循環受到影響,不利于消化;泡洗時間建議選擇在睡前進行。
泡腳時,可以加入一些材料,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比如說生姜,鹽,紅花或者是中藥。
你感覺你的后背出汗了,你就可以停止泡腳了。如果等到全身冒汗的時候,身體會因為出汗太多,而導致鹽分降低。
需要修趾甲的糖尿病患者應在泡腳后趾甲較軟時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圓形,以免傷及甲溝出現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