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今日小雪,天氣也真是應景,雪如約而至,只是小了一些,正應了“小雪”兩個字,而意境、雪韻顯得嚴絲合縫。
耳邊一曲古琴《落雪聽禪》悠揚著,隔著窗手中一卷古詩詞,都是關于雪的詩句,節選一段輕輕吟誦,無論時光早晚,白居易的這首經典之作也是百讀不厭:“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窗外雪沁竹影,屋內溫暖如春;窗外飛雪更具清淺蘊,心內輕舞飛揚詩意真。
好似雪不是一片,而是一粒一粒,是雪籽嗎?是否小雪之日適合種植,大雪便開滿了大朵的雪花?奇妙的世界總是給人以驚喜。
雪斷斷續續,歇著氣,似乎是走了十萬八千里,稀稀散散也是因為疲憊拉開了距離,停歇一會,又有花落窗前,沫雪晶瑩。
聽著曲,吟著詩句,心安、神游、靜心,這是雪中情境,更是自然的禪定。
落雪聽琴,似禪音在耳,縈繞著,心頭禪,心上詩,眼前景,窗外雪,這一切都應該歸功于心境自然的心無掛礙。
初冬,第一次飛雪,也是驚喜,又適逢小雪節氣,這是福氣,預示著這個冬天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想必早起的人才能感受到這種虛無飄渺的雪,閃爍不明的自然情調吧?
本來應該是一場漫天雪花飛舞,紛紛飄落蒼穹的景象,可是只是一陣的喜歡,期望卻被清澈、明凈的天空所替代,那雪已經遁去,那白也已經隱身。
琉璃時光,飛煙也是白。 不要拘泥白雪似飛花,情深天地白的意韻了。
有雪便是好的,不是夢,卻如夢中,這種感覺就如雪是情人,飛雪霓裳飄然,踏古琴之音,赴我真情之約。
落雪已無形,落雪更無爭,落雪化雨無痕,心境無白也空靈,這難道不是一種難得的靜謐和詩意嗎?
若是還不夠,那就再等等,等大雪時節,在大雪如蓋,紛飛沒路時,你自可一個人踏雪尋梅香,或是圍爐夜話桑麻,或是烹雪煮茶待客,或是溫酒自斟,或是落雪聽琴意更幽,無不可,無不美。
小雪,不適合賞雪,少了的是一幅唯美的落雪畫面,多了的是一份留白,一份等待,信其,便有,不信,便無。
雪去,琴音落,和弦余音裊裊,繞梁婷婷,吟不盡的詩意,還在唇邊留有余溫,飄逸無塵的詩句,從千古之外帶回雪的倩影。風華絕代的白衣人,揮灑千層雪,更是讓人遐想那冰清玉潔的多姿妖嬈。
紅塵落雪,落在小雪節氣,有古琴陪伴,安靜的是一顆心,守望著的是對雪的渴望,旖旎更具想象。
小雪,即是留白,清幽而出幾枚花瓣已經足矣,輕描淡寫仿佛雪就沒來過,幾枚玲瓏意更富有琴韻的彈性,如果能夠在小雪時節看見雪的影子,寒冷的冬日,心里定是會開出一大朵雪花。
那花,晶瑩剔透,那雪,如夢舞翩,那賞雪的人,踏雪的人,聽雪的人,戲雪的人……都是追夢人,誰瀟灑,誰清逸,誰天真,誰詩意,誰浪漫?一眼便能知曉。
萬物來往皆過客,懂便是有緣,濃淡都是故事,淡的優雅,濃得熱烈,過眼的不都是煙云,還有美麗。
紅塵之中,總會有悲歡離合,眼前的美好,或許瞬間消失,不曾辜負,便是擁有,盡管雪已經化去,也不遺憾,畢竟有了雪的詩句還有幾點倩影隱約,足矣。
人之苦,人之痛,人之殤,皆由貪心而起,不如體味那一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如深切感受“來來去去都是美麗,心情流轉又是晴天”的人生意境。
圖片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