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為辣木科辣木屬植物,是一種有經濟價值的熱帶植物,辣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氨基酸和鈣、鐵、磷、鉀等礦物質。據報道,辣木鉀的含量是香蕉的3倍,鐵是菠菜的3倍,維生素C是橙的7倍,維生素A是胡蘿卜的4倍。很多發展中國家用辣木來改善兒童營養不良,據報導,每天服用25克辣木葉片干粉,可獲得推薦標準42%的蛋白質、125%鈣、61%鎂、41%鉀、71%鐵、272%維生素A和22%維生素C,因此辣木被西方科學家譽為神奇之樹。
一、植物學特征
辣木是多年生速生樹,最高可達11米,樹干直徑可達40厘米。樹干直立,主枝的延伸無一定的規律。在枝梢頂部交織形成2—3排羽狀復葉,長20—70厘米,小葉長1—2厘米。花白色,氣味芳香,花序長10—25厘米,瓣寬2.5厘米,5萼片、5花瓣、5雄蕊與5退化的雌蕊。果莢具有三裂,長20—60厘米,干時3開裂,每莢含種子10—30粒。種子圓形、褐色,其上有三個紙質白翼。
辣木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對土壤條件和降雨量有很強的適應性。辣木能很好地適應年降雨量超過3000毫米的熱帶濕潤環境。辣木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300毫米的地區也可以種植。辣木能適應沙土和粘土等各種土壤,在pH9的微堿性土壤也能生長。辣木喜光照,耐長期干旱。辣木的主根很長,使它可以抵抗長期干旱。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25—35℃,在有遮蔭的情況下能忍受48℃的高溫,也能耐受輕微的霜凍。
二、園地選擇
1、園地選擇。辣木可以在各種土壤生存,但以排水良好之砂壤土最佳,園地應挖畦溝,避免淹水,太潮濕及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造成根部腐敗而造成植株枯黃甚至死亡。
2、整地定植。辣木種植可采用種子直播或育苗移栽的種植方式,播種時可根據種植密度將種子直接播于種植穴中,每穴播2粒種子,覆土1.5—2厘米,出苗后選留一株健壯的幼苗即可。育苗移栽最好是采用帶土移栽的方法,辣木根系在移栽過程中不易受損傷。
辣木種植采用深溝高墑的形式種植,也可以采用平地開墑打塘種植。土地在整地開墑打塘前施好基肥基肥以農稼肥為主。種植密度可實行2米X2米,畝植166株,種植密度也可以依種植目的而定,常采取嫩葉菜用的可采取密植方式,采豆莢或種子的則可適當疏植。
3、水肥管理。辣木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土壤濕潤即可,在幼苗種植后的前兩個月要定期澆水,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太濕或排水不良將會傷害植株,定植兩個月后每月灌水1-2次即可滿足辣木生長需要,在干旱季節、少雨地區適當灌溉有利于辣木生長。保持適當的水肥供應可促進辣木迅速生長。
4、病蟲害防治。辣木對于各種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從國內栽培看,有紅蜘蛛、潛葉蠅的輕微危害,紅蜘蛛可用阿維菌素2000倍防治,潛葉蠅可以用內吸性菊酯類農藥防治。在苗期積水或水分太多時易發生根部腐爛,還應該預防白粉病的發生,可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5、修剪、整枝。辣木生長規律性不強不易生長成型,建議在植株長至60厘米時定干修剪。培育理想的樹冠,修剪后施肥有利于新梢抽生和植株生長。
三、實時采收
辣木鮮葉作為蔬菜食用,嫩葉類似于菠菜,味道好營養佳。在定植2個月后定期或不定期摘取枝梢和嫩葉,老葉可制成茶葉飲用。果莢可到果莢成熟以后收獲種子,此時要等果莢在樹上變干變黃,但是還沒有裂開落地時再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