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鍵詞:寶寶 喂飯 危險
昨天晚上去朋友梅子家玩,梅子在婦產醫院上班,女兒4歲,我們去的時候,他們正在吃飯,4歲的女兒坐在兒童餐椅上,面前有菜、有飯,吃的津津有味。
我好生羨慕,哪像我家的活寶,每天吃飯都要說一籮筐好話。我問梅子:你怎么把閨女養的?自己吃飯這么乖!哪像我家的活寶,每天吃飯都像上刑一樣,天天她奶奶屁股后面追著喂!
梅子說:“那你以后可別讓你婆婆追著喂了,太危險了!”
我很納悶:喂個飯還能有多危險!
梅子說:“你別不信啊,今天我們兒科接了兩例因為喂飯被嗆到的小孩子了,都是三四歲的年紀。一個是吃紅薯粥的時候,哭鬧,紅薯進了氣管,還有一個是媽媽下午喂水果的時候,一顆蘋果丁嗆到了。所以,你還是小心點,別老追著喂孩子了!”
講真,嚇得我吃了一“鯨”,原來喂飯竟然隱藏這樣的危險!
梅子說,在兒童醫院,每天都能遇到將食物或異物誤吸進入氣管的患兒,而且越追著孩子喂飯的,孩子反而越不愛吃飯。
我想了想,梅子說的確實有道理,吃飯本來應該是一件享受的事,而大人一再地強迫孩子多吃點,追著喂飯,反而讓孩子覺得吃飯成了一種痛苦、一種負擔。
那么怎樣能夠讓孩子快樂得享受吃飯呢?
寶寶開始接觸食物是添加輔食的時候,一般來講,在寶寶滿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因為6個月的寶寶食量已經開始增加,而母乳分泌逐漸減少,這個時候應該需要輔食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早期輔食以軟為主,像米粉、香蕉、土豆、南瓜這類軟乎易消化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媽媽不用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別人吃輔食多,就要求自己的寶寶也要吃的多,這樣孩子就會不喜歡吃了。
而且添加輔食,顧名思義,只是輔食,不能代替奶,在寶寶1歲內還是以奶為主,輔食為輔。
寶寶自己吃飯效果會更好。
當寶寶出現這些現象的時候要注意讓寶寶學著自己吃飯了:
1、寶寶吃飯時喜歡用手抓飯;
2、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了;
3、當勺子里的飯快掉出來的時候,寶寶會主動去添勺子;
4、寶寶要自己拿勺子吃。
出現這些現象,媽媽就開始讓寶寶自己學著吃飯吧,相信我,寶寶會在學習獨自吃飯的這段時間里找到樂趣,并且享受吃飯的快樂。
那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在幼兒園吃飯時候的對話,一個小朋友說:為什么大人不挑食,小孩子挑食呢?
另一個小朋友說:因為,大人做的都是大人喜歡吃的飯。
笑過之后,也確實有一定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或者討厭的食物,我們要求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但是不能強迫孩子去吃他不愛吃的,這樣會讓孩子對吃飯產生反感。
吃飯是人生大事,應該是快樂的,享受的,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什么都不懂的物體,讓孩子吃就吃,不吃就追著喂,這樣起不到好的效果。
應該是,從一開始吃輔食,就遵循孩子的意愿,只要孩子不缺營養,哪怕吃的少一些也OK,而且并不是吃的越多就越好的,營養攝入過多,反而會產生肥胖的可能。當孩子想要嘗試自己吃飯的時候,那就讓孩子自己吃,而且跟大人一起坐到餐桌上吃,讓孩子享受家人一起用餐的時光,而不是,一家人圍著孩子團團轉,在后面追著喂飯,這樣孩子才會產生抵觸心理,覺得吃飯是負擔,而且,一哭鬧,很容易發生被嗆到的危險哦。
各位寶媽,別強迫孩子吃飯了,也別追著喂了,讓孩子坐上兒童餐椅,跟一家人一起享受用餐時光吧!
一分鐘認識我:親愛的,我是木棉麻麻,孩子為什么動手能力差?女寶用尿不濕要注意什么?孩子為什么不愛吃青菜?
如果您有這些育兒困惑,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