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散文隨筆——年俗散文三題

年俗散文三題

              

四川   吳春萍

 

                                   那時湯圓                                    

  

冬日的某個周末,和三五朋友一起騎自行車去郊區的古鎮轉了轉。

  在一處叫“遇仙橋”的地方,據說是在清朝乾隆年間,何仙姑和呂洞賓2位神仙曾經下凡來這里,幫助一戶有緣的善良勤勞窮苦人家謀生而修造起的一座磨房。朋友乖巧可愛的女兒小靈靈好奇地念著石磨兩旁的一幅謎語對聯:“石崖對石崖,雪花直飛下”。念完,她一邊思考地摸著她的腦殼,一邊探尋地看著我們幾個大人。她媽媽也和她一樣做出動腦筋的頑皮樣,不斷眨著眼睛對視她:“靈靈最聰明了,好好動動腦子想想!”

  “'石崖對石崖……那就是和石頭有關了;可是,'雪花直飛下’又是什么意思呢?”靈靈還在不停地思索著。站在旁邊另外一群游客里面的有個戴眼鏡的先生也被靈靈逗樂了,看著石磨提示她說:“再想想,再想想,哈哈!答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哈!”就在這時,一輛標著“劉和尚水磨湯圓”字號的三輪車,伴著主人一聲聲洪亮的“劉和尚水磨湯圓,兩塊錢一碗!”的吆喝叫賣聲,從古鎮的巷子深處而來。看到這來到近前的白生生、圓溜溜的一碗碗飄蕩糯米香甜味道的湯圓端到了眾人手里,靈靈狡狡地轉動她漆黑晶亮的大眼睛對她媽媽說:“好香哦!媽媽,我也要買湯圓吃;吃了我就告訴你答案!”她媽媽呵呵呵地摸摸女兒柔軟發亮的黑頭發說:“好的,就依你!鬼丫頭一個!”

  一碗冒著熱氣的湯圓不一會兒就被靈靈消滅進肚子里去了。看著被水車轱轆轱轆緩慢抽水轉動起來的石磨,早已在心里有了主意的靈靈嘻嘻嘻地對大家宣布:“嘿嘿嘿嘿,'石崖對石崖,雪花直飛下’,說的不就是這座石磨嗎?我一看見湯圓就想到了,'石崖對石崖,雪花直飛下’說的就是石磨把米粉碾出來的時候,那些雪白的湯圓粉粉就像這冬天里的雪花飛落下來的情景一樣。”

  一旁,眾人都翹起大拇指夸獎靈靈:“小姑娘真是聰明!”靈靈乘機對她媽媽說:“媽媽,叔叔的劉和尚水磨湯圓可真好吃,咱們學學叔叔怎么做的,回家以后就可以隨時做來吃了好嗎?”聽到小姑娘這樣說,劉和尚水磨湯圓的主人趕緊熱情給大家介紹:“我們店鋪里有現成的這種老式的水磨湯圓粉和我們家特制的'劉和尚湯圓’芯子,大家走的時候可以順便帶點回去……”

  一群群游人來了又去了,那一輪輪轉動的轱轆在水力作用下推動石磨磨出的一袋袋白花花的面粉,做出的一碗碗香甜的湯圓,寫出的一個個關于水磨湯圓的傳說……過往的一切歲月,都已經作為一頁頁歷史封存進一本本陳舊發黃的線裝書里;惟有那轱轆、那水輪、那石磨,在散發著一陣陣油墨書香的“磨房”里,獨自演繹著那些或甜美或憂凄的種種故事。

  如今,城市里面賣的各種包裝精美的湯圓大多是機器制作出來的,雖然也還是香甜可口;可是和這種鄉村老式水磨磨成水粉手工制作的湯圓相比,吃起來就糯得沒有那么細膩松軟貼心了,最重要的是少了親情的味道。

  記憶回到小時侯,每年快要過年的時候,媽媽和家婆都會事先曬好一袋袋小粒小粒的酒米(大人說那種大顆大顆的酒米沒有小酒米香),并兌好適量的一般大米(老家叫秈米),和在一起攪均勻。等到落雨不用出門到地里趕農活的日子,她們就會把一大一小兩扇石磨抬出來洗干凈安好(小的在上,大的在下);通常是媽媽“咯吱咯吱”地推磨子,家婆配合著往石磨孔心放米和加水,我們的目光則在一邊順著雪白的米漿緩緩順凹槽流到大鍋里。石磨一圈圈地轉動著,糯米漿也一道道地流出來;等到推完了一大鍋,媽媽就拿那時侯用木頭鑿成的大瓜瓢把一瓢瓢乳白色的酒米漿舀到一根事先洗干凈的白棉布做的面粉袋里,扎緊袋口,在院門外的一棵粗壯桉樹上高高吊掛起,慢慢等水瀝干;然后倒出來用大簸箕搟得薄薄的曬干再收起來放進米缸里。等到大年初一或者元宵十五過大年的時候再舀到面盆里,并舀適量的水和面揉搓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面粉團,把那張平時蒸飯用的紗布浸濕以后蓋上待用;再把用砂盔擂細的香噴噴的炒熟花生米和芝麻裝進碗里拌上黃糖和剁得很細的新鮮年豬肉臊子兩種味道的湯圓芯子。呵呵,肉餡的這種味道的媽媽通常都會把它們做成又小又圓的那種櫻桃湯圓,那是專門給我這個不喜歡吃甜食和糯食的人做的;當然,也許母女連心的緣故吧,我媽也喜歡吃這種咸湯圓。而那種做得又長又大的,理所當然是其他女人和爸爸等愛吃廣味甜食的男人們的美餐。

  雖然我一直都不喜歡吃甜糯的食物,但每到過年,懂事的我都會陪著媽媽和家婆,看她們忙活完各道工序,做出一菜板大大小小、圓圓長長的白球一樣的湯圓。然后一家老小圍坐在灶鍋邊,一邊烤火一邊等大鍋里的水被柴火燒開成滾水以后,媽媽再一個一個地把湯圓們輕輕下鍋,家婆則用一把小木勺沿鍋邊推轉;這樣,煮出的湯圓就會一個是一個的很好看,不會粘連著成一片糊糊。當湯圓把一顆顆腦袋浮出水面時,她們會及時再加少量冷水,再煮幾分鐘;這樣,煮熟的湯圓看上去就會泛動白玉般如珍珠一樣通透的圓潤光澤,并且吃起來口感相當不錯:糯而不粘牙齒,舌頭滑溜地打轉而牙齒卻不受糯米的粘性攻擊;回口細軟香甜,滿嘴唇齒留香的同時也深深地留下了一碗碗親情的印記

  到現在,我仍然不喜歡吃甜糯的東西;但媽媽過年做的水磨湯圓卻是每年都要吃的——因為吃下去的還有媽媽年年歲歲日日月月分分秒秒天長地久的如水磨湯圓般粘稠的濃愛和親情。

 

                              那時年  

                                 

  日子一天天又過到年底,一年一度的 “過年”時節又將到來了。而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過年”的物資是一年比一年豐盛了,但年味兒卻似乎一年比一年清淡了。

  在兒時的記憶里,每年的元旦過后不久,辭舊迎新,過年的氣息也就象臘月的寒氣一樣,一天比一天重了起來。到了臘月二十幾里,春節(正月初一,也俗稱“小年”)開始進入倒計時的日子,年味兒也越來越濃烈了。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過了冬至,村里就陸陸續續開始有人家殺“過年豬”了。選好了日子,就請來殺豬匠和兩三個力氣大的男鄰居;常常是女主人抱柴早早燒好一大鍋開水泡茶打雜、男主人則和幫忙的近鄰翻進豬圈里,揪豬耳朵的揪豬耳朵、拖豬尾巴的拖豬尾巴、往外推豬的使勁地推——喂到過年的大肥豬知道要宰它了,也拼命地邊大聲武器地吼叫邊使勁全力地掙扎不止(哈哈哈!當然也有板脫了按板滾到地上四處奔逃的,娃娃們也跟在后面拍著巴巴掌起哄追趕);最后還是被幾個五大三粗的男人合力按倒在早已準備在一旁的殺豬凳上。說時遲,那時快,趁它虛脫地在凳子上喘粗氣的時候,殺豬匠取出工具兜里一尺左右長的殺豬刀來,左手按緊豬下巴,右手提刀在豬背上煞有介事地抹幾下就對準豬喉嚨,用勁殺進去,刀不能馬上抽出來,讓豬血流入事先放好豆粉清油的大盆里,等豬叫聲弱到停息,殺豬匠才抽出刀來在盆里攪和幾下,女主人就馬上把豬血端到灶屋里去,等做飯的時候煮血湯吃。

  每到殺過年豬的這段時間,也是娃娃們最興奮的時候。只要一聽到那種殺豬的嚎叫聲,娃娃們都會好幾個不約而同地聚攏到殺豬凳邊,看殺豬匠殺豬、燙豬、打氣、刮毛、吊豬、剖豬、翻豬大腸、燙豬腦殼、割肉……等殺豬匠弄得差不多了,動作快的女主人則已經做好了一大桌的年豬飯,請來親朋鄰里一起圍坐在用大門門板擺起的“桌”旁的長條凳上,熱熱鬧鬧地一起吃炒的、回鍋的新鮮豬肉、喝血湯,用豬肝等豬下水爆炒的渣就著酥得黃澄澄的花生米下酒,邊香噴噴地吃喝得滿嘴流油邊海闊天空地擺龍門陣——說說一年的收成,擺擺各家的那本經。

  當一頭頭大肥豬們一聲聲粗嚎的吼叫和著一群群娃娃們一陣陣助威般的戲笑和著一家家吃客們一戶戶傳出的熱鬧,當一塊塊、一根根被柴火熏得黑黃黑黃油光閃亮的臘肉、香腸在屋椽下紛紛登場亮相,鄉村的年味也就越來越濃厚了,過年的日子一天天掰著倒數著也就一天天逼近了。

  “紅蘿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在娃娃們的童謠聲里,唱著唱著,日子數著數著就到了年關;陸陸續續的。家家戶戶已經開始準備過年了:拆洗鋪蓋衣物、鋤草掃屋、翻瓦糊窗、刷墻炒蒸肉面……

  煙酒、糕點、糖果、對聯、福圖、新日歷、煙花爆竹、新衣新鞋……各種各樣大包小包的年貨,也被家家戶戶忙忙碌碌、喜笑顏歡地拎回家去迎接這一年一度的盛大佳節。

  初一前幾天我媽每年都要先把饃饃、包子等蒸好些天吃的出來放著吃到正月十五過大年以后,說是“有吃無吃,耍過二十”……

  每到那個時候,就是娃娃們最興奮雀躍的時候,心里早早地盼啊盼啊,就眼巴巴地盼望著那個有好東西吃、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有壓歲錢得的“年”節。

  吃團圓飯一般多選在大年三十那天。涼菜多是事先準備好的,到時候端出來放上調料就可以吃。一大家子親人在四面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鞭炮聲中,圍坐著一大桌雞鴨魚肉等好吃的菜肴,熱熱鬧鬧地湊一起,拜祭過灶神和各路神仙以及列祖列宗后團個年。

  三十夜里,四處響徹“噼噼啪啪”、“砰砰砰”的鞭炮聲,由于地處城郊,村子上空也被五光十色的焰火照耀得鮮艷多彩。家家戶戶的燈也會深夜都亮著陪主人家“守夜”,以伴大家歡迎新年的到來。在徹徹底底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屋子里,一大家人圍坐在火旁,嗑著媽媽事先炒好藏在米壇子等地方的瓜子、花生,吃著忽然變得很大方的媽媽變魔術一樣端出來的各種零嘴,嘻嘻哈哈說著你一句我一句的吉祥話語,聽著長輩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年夜就這樣在分分秒秒中接近新年了。

  而到第二天初一,雖然地上都留著三十夜里吃得滿地的各種零食的果皮殼和一地的煙花鞭炮燃放過后的紙屑;媽媽卻專門交代不能去掃,說是大年初一是不能掃地和干活的,不然就會一年累到頭;還有一個,就是這樣象征連年有余的意思在里面。起床后,幫媽媽用她炒好的糨糊貼好我自己寫的對聯;然后,不喜歡吃糯食的我也事先被媽媽警告說那天千萬不能說不吃湯圓,因而也勉強吃下去6個媽媽專門為我做的小湯圓,說是那樣一年到頭做什么都會圓滿順暢。吃過后,穿上新衣服,揣上壓歲錢到街上去新華書店買打折的連環畫等,那時候甭提過年的興高采烈了!

  在我們鄉下,到了初二那天,一大早一般要煮面條吃,說是吃了長壽。而走親戚串門也要從那天開始才吉利,按老規矩一般是不準大年初一串門的。就連回娘家也是從初二那天開始才可以。然后,依次是“789豆子”……各種生物挨著過“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其實才是真正的過“大年”,那天除了要掛燈籠,早上也要吃湯圓或者餃子抄手之類的;中午和晚上是正餐,一般也是就把年前煮熟的豬頭肉、豬耳朵、豬舌頭各切一些拼盤涼拌,把有豬尾巴那塊坐墩肉用蒜苗回鍋——媽媽說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這樣吃豬頭、豬尾,就意味著一年會有頭有尾,事事順利。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完,這年也就過得差不多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于是,各人該干什么也就開始準備干什么了。而娃娃們的寒假也過完了,準備新學期的開學了;要外出的行人也開始買車票打點包裹準備出發了,鼓鼓的行囊里大包小包地裝滿家里親人準備的香腸、臘肉等,心里也裝滿了暖烘烘、熱乎乎、潮潤潤的親情——記得我上大學的寒假過完,要去學校的時候,因為那時候家境清貧,省城學校的生活又高,媽媽每次都好象恨不得想把家里所有吃的東西都裝進我的包里,每次都會盡量多給我準備她親手做的可以吃很長一段時間的麻辣豆鼓等下飯菜……現在,可以在超市買到各種名貴的東西,可以在飯店賓館吃到各種精致的佳肴;卻一直沒有吃出過學生時代媽媽做的普通菜的那種“味道”——對,是親情的“味道”——那種粘連血濃于水的親情的過“年”的味道,會一直珍藏在我兒時的記憶里……

 

                             

 我做的紅燒獅子頭 

 

  聽聞一代書畫大家張大千先生教給夫人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紅燒獅子頭。那么,紅燒獅子頭到底是一道什么樣的菜呢?

  “獅子頭”,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揚州話叫“大斬肉”。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上所記載的“跳丸炙”(《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史載,當年隋煬帝帶著嬪妃隨從們,一行人乘著龍舟和千艘船只沿大運河南下時,“所過州縣,五百里內皆令獻食。一州至百輿,極水陸珍奇、(《資治通鑒》)。楊廣看了揚州的瓊花,特別對揚州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十分留戀。回到行宮后,吩咐御廚以上述四景為題,制作四道菜肴,御廚們在揚州名廚指點下,費盡心思終于做成了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斬肉這四道菜,楊廣品嘗后,十分高興,于是賜宴群臣,一時間淮陽菜肴傾倒朝野。官宦權貴宴請賓客也都以有這四個菜為榮,奉為珍品。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繁榮,官宦權貴們也更加講究飲食。有一次,郇國公宴客,府中的名廚韋巨元也做了揚州的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陸奇珍,令座中賓客們嘆為觀止。當“葵花斬肉”這道菜端上來時,只見那巨大的肉團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絕倫,有如“雄獅之頭”,賓客們乘機勸酒道:“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應佩獅子帥印。”郇國公高興的舉杯一飲而盡,說;“為紀念今日盛會,“葵花斬肉”不如改名“獅子頭”。一呼百諾,從此,揚州就添了“獅子頭”這道名菜,紅燒,清蒸,膾炙人口。

  新年時節,電視里面的大廚做的紅燒獅子頭也稱四喜丸子,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組成,代表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以取其吉祥之意,是非常有名的一道豫淮揚名菜。相傳,1901年,清朝與八國聯軍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老佛爺”逃跑返程路過河南時想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菜。于是很費了一番心思的當地官員最終獻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寓其一年四季圓圓滿滿的意思。慈禧太后品嘗過后對這道菜十分滿意,連聲贊曰:“味道不錯。”而另外流傳的一個版本卻是,“老佛爺”一行數千人從西安逃難而回,本來是件很丟臉面的事情,她卻擺譜,一路上要老百姓修路搭彩棚,當地官員也趁機征糧收款,剝削老百姓。所以,一個很氣憤的廚師在做四季丸子的時候就恨恨地邊做邊說:“炸死這個禍國殃民的慈禧!”旁邊有人接著說:“慈禧心狠手辣,就應叫'她完止’!”但是,咒罵慈禧太后可是滅族之罪啊——于是,機警聰明的老百姓就利用“慈禧”二字的諧音,把“炸慈禧”改叫做“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這便是“四喜丸子”名稱故事的傳說由來!

  在我國,一般逢年過節或是家中有點紅白喜事擺宴席的時候,紅燒獅子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壓軸菜:半肥半瘦相間的肉紅亮油潤,配上翠綠青菜掩映,獨特的肉球與汁液,鮮艷的色彩加上撲鼻的醇香,看著就食欲大增,可真是讓人無法抗拒的超級美味呢!

  而我做的紅燒獅子頭呢,則不局限于四喜丸子,根據自家需要多少而做——

  首先.將洗凈的新鮮五花肉豬肉剁成肉餡兒(嘿嘿嘿,如果想圖便利呢,也可以偷懶買絞好了賣的那種絞肉餡兒),在豬肉餡兒里面打入適量雞蛋,放入適量豆粉、胡椒粉、鹽(鹽也可以最后放)、姜蔥蒜泥(如果喜歡吃廣味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的白糖或者冰糖水),倒入適量料酒,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和均勻備用。如果家里的小朋友喜歡吃西紅柿的,可以在豬肉餡兒里面加上一點鮮榨的西紅柿汁或者草莓汁蘋果汁等,做出來的“獅子頭”菜就會多一個番茄味或者草莓味蘋果味等了,嘻嘻!

  然后.洗凈手或者戴上那種薄薄一層一次性塑料膜的手套,抓取適量豬肉餡,兩手反復摔打到越來越有粘性直到團膩成好看的小球形——這里要注意的是,“獅子頭”并不是輕輕揉裹成小圓球的形狀,而是要反復摔打排出空氣到越來越有粘性,這樣做出來的“獅子頭”才會口感更好一些;不然容易弄垮不成形的哦,那樣肉餡兒會散的。

  再然后.把摔打成小球形狀的肉餡兒放入燒熱的菜籽油鍋中,開中小火炸到它們表面從生肉顏色變到金黃色形成硬殼狀即可撈出控油。底油留在鍋里面,下姜蔥片爆香,然后倒入適量開水燒開,加入適量紅燒汁和花椒、八角三奈顆粒些許(如果喜歡吃麻辣味的也可以加入適量花椒和辣椒顆粒,當然,如果喜歡糖醋味的,也可以適量加入自己喜歡的糖醋),也可以根據各人口味酌情加點蠔油。接著放入炸好的“獅子頭”,大火燒開轉小火,加蓋燉煮20分鐘左右再改用大火一會,然后收汁裝盤(要注意的是,炸過的肉丸很容易入味,所以燉煮的時間不宜太長)。

  最后,淖幾根菜心拼盤搭配。綠綠的蔬菜搭配上表面毛毛糙糙疙疙瘩瘩蜂蜂窩窩凸凹不平的“獅子頭”,雖然是一團外形看起來像獅子頭的肉,不過有了菜葉的清醇鮮香卻是肥而不膩的哦——咬開它們色澤紅亮的酥脆外殼,里面的肉松松軟軟的香嫩多汁,很美味可口的哦! 

  紅燒獅子頭不但味道鮮美好吃,還有著很不錯的營養價值的哦——當中的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能夠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里面的豆粉含有豐富的鋅、錳、鈣、磷脂等,是大腦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并含有豐富的膽堿,可以健腦和增強記憶,延緩動脈硬化,豆皮中的粗纖維還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功效,同時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作用;而里面的雞蛋清不僅能夠美白細嫩肌膚,還有清熱解毒的奇特作用——因為它含有少量醋酸和豐富的蛋白質:醋酸能夠保護肌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預防流腦流感的傳播;而蛋白質則有增強肌膚的潤滑作用(兒童和發燒病人以及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癥患者也可多食,特別適宜高熱病人、吐血者、高血壓、肝病、食欲不振、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患口腔潰瘍、口角濕白、齒齦出血、牙齒松動、淤血腹痛者多食用;對于高血壓、便秘、糖尿病尿多者、小便淋瀝澀通者、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功效,但由于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血脂較高者與肥胖人群以及小兒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淤者不宜多食,痧痘、孕早期婦女、目疾患者、小兒麻疹后期、疥瘡、狐臭等慢性病患者要少食,濕熱偏重、痰濕偏盛,舌苔厚膩之人,忌食豬肉。另外,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也不宜大量飲茶。)……

  呵呵,面對這道小廚我做出來的極具誘惑力、能夠美容的營養可口菜品,你還在為害怕吃那個看起來赳赳高昂真如雄獅之頭的“獅子頭”肉丸而猶豫不決嗎?親,來吧,趕快動動筷子,嘗嘗我做的紅燒獅子頭是不是特別的香軟特別的好吃——遲了那就有可能會被大快朵頤的小朋友們搶光了的哦!

 

 作者簡介:吳春萍,女,1973.09月生于雨城——四川雅安,會計師,有散文、隨筆、小說、詩歌、童話、書法等作品多篇發表于各報刊雜志并獲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正宗寧波豬油湯圓的做法
一咬就流餡兒的寧波黑芝麻湯圓
浙江寧波名小吃豬油湯團的做法是什么?
教你做好吃的紅燒獅子頭
教你一道國宴菜,正宗紅燒獅子頭!
做一道正宗的紅燒獅子頭,吃完真的忘不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永康市| 周口市| 翁牛特旗| 夏河县| 玉龙| 桂东县| 富民县| 天水市| 剑阁县| 云和县| 清新县| 黎城县| 都昌县| 梁平县| 应用必备| 宁阳县| 兴隆县| 深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呼玛县| 新建县| 义马市| 威远县| 九寨沟县| 宁蒗| 大宁县| 诏安县| 灵宝市| 新昌县| 周宁县| 连云港市| 邹城市| 乐业县| 昭通市| 海晏县| 丰都县| 大余县| 武清区| 晋州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