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古至16世紀的煙草歷史,距今12300年前——公元1599年
它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唯一 一種,合法消費品——煙民們,按其生產商的說明使用,卻導致高達50%的死亡率。
它昭然若揭,卻讓全世界13億人心甘情愿地為它付出——盡管這種付出被認為是一種“分期付款”,購買的產品叫“死亡”。
它讓人又愛又恨——在全球,它每年至少殺死800萬人,與此同時,2021年中國煙草總公司,卻貢獻總額,1.3581萬億元的稅收。
它潛移默化卻并不主動出手——世界衛生組織視其為,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但同時也認為它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是“最大但,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
如你所知,它有一個名字,叫煙草。在民間,人們更樂意,稱呼它另外一個更加誘人且具迷惑性的名字——香煙。
煙草是一個古老而獨特的植物,從遠古到現代,幾乎與人類相伴而行,隨著人類發展而發展,隨著人類對其認識的變化而變化。一路風雨,披荊斬棘,一路輝煌,但進入20世紀60年代后,卻屢屢受挫、輝煌不在,但愿能退出這個世界,不在禍害人類!
煙草一望無際的美麗,但你知道它地里埋的是什么嗎?
一、遠古至16世紀的煙草歷史,距今12300年前——公元1599年
哥倫布的偉大,不只是發現了新大陸,還有偽裝成天使的惡魔即煙草
大約在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亞洲西伯利亞蒙古種人,開始渡過今天的白令海峽,遷徙到美洲大陸生活,這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最早祖先。
到底,人類是什么時間,使用煙草的?2021年10月13日美國路透社報道,人類使用煙草的最古老證據,是在大約 12,300 年前,在美國猶他州,沙漠的一處,土著廢墟中發現的。
這一發現,將人類使用煙草歷史,提前了大約9000年之多。科學家們在大約 12300 年前,北美內陸早期居民,在猶他州大鹽湖建造的壁爐遺跡中,發現了人類文化里程碑的證據——這是已知最早的煙草使用記錄。研究人員在爐膛內,發現了四顆燒焦的野生煙草種子,還有石器和飯菜留下的鴨骨。用碳十四方法測定,誤差大約在70-150年。
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美洲印第安人馴化了一些動植物,出現了原始農業,開始了從游獵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變。在公元前5000~3000年,美洲印第安人發現了煙草并開始種植。早期主要是利用煙草來防治蟲咬蛇傷,以及一些頭痛腦熱疾患。后來隨著部落社會發展,開始在原始宗教和祭祀中使用煙草,以“燒香”形式來祭祀祖先,通過“裊裊青煙”與神靈溝通。因其藥用和祭祀價值,后期印第安人普遍種植煙草,以燃燒吮吸、干葉咀嚼、泡水飲喝、煙氣熏蒸、搗碎涂敷等各種方式使用煙草,或是治病除患,或是提神解饑,或是祭祀占卜。使用煙草逐漸成為遠古印第安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與習慣,煙草成為印第安部落之間交換或贈送的一種貴重禮物。
迄今為止,最早記錄在案的煙草使用形式是在 3300 年前的亞拉巴馬州煙斗中發現的尼古丁殘留物。研究人員認為,猶他州的游牧狩獵采集者可能已經吸食了煙草,或者可能吸食了大量煙草植物纖維,因為其中含有的尼古丁具有興奮作用。
據考證,人類使用煙草的最早證據見于公元432年墨西哥賈帕思州一座神殿里的浮雕,浮雕展現了瑪雅人在舉行祭祀時以管吹煙的場面。許多文獻記載,美洲土著民將煙草視為“萬靈藥”,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如感冒、頭痛、牙痛、創傷、燒傷、膿瘡潰爛,還可麻醉、增白牙齒、抗疲勞等,還因其能治愈令人絕望的疾病而被稱為“圣藥”。當時使用煙草的方式包括呼吸新鮮煙草氣味,將煙草點燃后用鼻孔吸煙,將干煙草粉碎后單獨或與鹽、石灰混合涂抹患處,口嚼煙草摩擦口腔內側,將煙草做成火把進行熏烤等。鑒于煙草對美洲土著民健康的特殊貢獻,他們常將煙草掛在島邊的小船上,以示敬重,并在祭拜、談判時將抽煙作為莊嚴儀式的一部分。
這個世界上煙草,其實才是潘多拉的魔盒!
煙草起源于美洲大陸。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也是從大量印第安原居民部落,遺存和早期西班牙探險者日記中得到間接證實的。最新的生物基因技術進一步確認,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是煙草發源地。美洲大陸是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農業發源地。這里不僅種植了煙草,而且還食用現在全球普遍種植的玉米、馬鈴薯、花生、南瓜等大量豆類植物和藥用植物。這些都是以前歐亞大陸沒有的植物。雖然美洲大陸曾出現了三大古文明,其建筑、藝術、科學、天文取得了非凡成就,但由于與歐亞大陸長期隔絕,其文明整體發展程度要比歐亞大陸晚一兩千年。一直到15世紀,美洲印第安人仍以木頭、石頭、骨頭、獨木舟為主要勞動工具,還處在刀耕火種生活狀態,對煙草總體上還處于原始認識、原始生產、原始使用時期。
他帶回了煙草和梅毒,這個世界為地里大發現買單是很沉重的!
1492年的10月15日,航海家哥倫布率領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在尋找通往印度洋的新航線時,到了對薩爾瓦多島,他們派上岸去的使者,發現當地土著人的嘴里都銜著一團燃著火的草葉",并一口口地吸著它的煙霧。同年,哥倫布的探險隊航行到了古巴,他們還以為已經找了尋找黃金的目的地——印度,于是,帶著給卡泰國王的禮品和信件上了岸。他們訪遍了岸上的許多村落,既沒見到黃金,也沒見到卡泰王。島上隨處可見的是吸煙的男男女女。
1501年,被哥倫布派到古巴尋找“中國皇帝”的2名船員,首次見到美洲土著民抽煙,并了解到煙草的許多醫療用途,兩名成員看到泰諾族印第安人,把一些卷成粗雪茄狀的煙葉塞進嘴里吸,從此歐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煙草這種東西。經過多次接觸以后,又發現印第安人還有嚼煙草、嗅煙草的習慣,船員杰雷茲還學會抽煙并上癮,于是將煙草和抽煙的習慣帶回了西班牙;造成日后數百萬名歐洲人競相仿效。
1518年,西班牙征服者科特茲,應一位曾隨哥倫布出航的修道士的要求,從墨西哥帶回了煙草。
后人們,按他的病情,確認他的了梅毒去世的。
1530年,西班牙船員帶回了煙草種子,自此煙草被正式引入了歐洲,并逐漸傳遍到歐洲各國,在治療雅司病、侵蝕性潰瘍、包括狼瘡和梅毒等時獲得了奇效。
1560年前后,法國駐葡萄牙大使杰恩·尼古特聽說煙草能夠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療疾病,尤其對頭痛有療效,他從各國進貢的禮品中,得到了幾粒煙草的種子。在此之前,他就聽說過有關煙草的神奇傳說,于是他把這幾粒種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家的院子里。煙草長得很茂盛,在第一次收獲時,他試著吸了些,感覺很不錯。尼古特還用煙草,治好了廚師嚴重的刀傷,助手的父親持續2年的腿部潰爛,婦女臉上的體癬,船長的老鼠瘡,用搗碎的煙草及汁液,治愈了其助手面頰上的侵蝕性潰瘍。這時正趕上法國皇太后美底西·卡德林得了經常發作的頭痛病。尼古特為了得到皇太后的寵愛,就把煙草的來歷及有關煙草的妙用告訴了皇太后,尤其把自己聽來的有關煙草能治頭痛的傳說,添油加醋地吹了一番。皇太后聽了十分高興,要親自試試這種妙藥。
從此,皇太后就開始聞鼻煙了。雖然她的病情還是時好時壞,但吸煙的習慣已經養成。她不僅信任了尼古特,也愛上了煙草。這件事很快就在法國的宮廷中傳開了,王公大臣們都爭先恐后地學起了吸煙。煙草頓時身價百倍,被稱為"太后草",并在上層社會中廣為流傳。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尼古特,在煙草傳播中的突出貢獻,就把煙草中特有的植物堿——煙堿命名為尼古丁。
16世紀大半時間里,煙草始終不受重視,在歐洲人眼里只是一種稀奇的植物、異國的癮品,或由雷利爵士從殖民地帶回英國宮廷中的粗俗玩意兒。后來水手們將吸煙草的習慣傳入社會底層,以及設在許多港口旁邊的酒館和妓院。
1565年,西班牙人侵占了菲律賓群島后,用一艘大帆船將煙草運到菲律賓移植。1575年以后,那兒的煙草便迅速成為賺錢的作物了。
1566年,法國的傳教士塞外特。他作為探險家游歷了巴西,看見了當地土人的吸煙習慣。他便把煙草的種子和吸煙的方法帶同了法國,并在一本書中做了神話般的宣傳。他說:巴西有一種草,它能凈化人腦中的黏液,對人體有很多很多的好處,它能解饑止渴。如果吸煙過多,能讓人神仙般地昏昏欲睡。在上層社會中有尼古特的吹捧。再加上塞外特的鼓吹,吸煙這一習慣很快就傳到了英國。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兩方商人及海員又把煙草的生產經驗及吸煙的方式逐步傳到了世界各地。
雪茄貴!是一個煙葉卷成的,現在還是煙中的勞斯萊斯!
自1580年起,西班牙就開始在哈瓦那種植煙草,雪茄的制作也一直由政府壟斷,但這塊寶地面積非常小,長100英里寬25英里,因而產的優質雪茄也非常稀有而珍貴。
西班牙還對雪茄的制作工藝和雪茄禮儀有所發展,雪茄的制作變得精致而復雜,切割和包裝技術水平較高,其制作工藝成為一種藝術。制作雪茄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精細,煙葉在成熟后必須經過熟練的技術工人的分揀和加工才能制成雪茄,首先選出用哪些煙葉以及煙葉的哪一部分作茄衣,茄衣切割完成后,技術工人必須用自己的手指卷好確切數量的煙葉,然后用手工完成雪茄的制作。制作雪茄的高超工藝使得雪茄成本較高,因而售價昂貴。
西班牙王室和上層人士喜歡吸雪茄,并遵循雪茄禮儀,“當有人要求你點煙時,遞雪茄之前要先把煙灰撣掉,點過后將他的雪茄遞回,盡可能優雅地揮手,其他人有需要時才能將你自己的雪茄遞給第三個人”。他們喜歡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坐在城市大旅館的屋頂上,聽著海浪聲在微風的吹拂下吸一支味道很好的上等雪茄。
西班牙人還非常注重雪茄的包裝,制造出非常精致的雪茄盒,雪茄盒的蓋子上印有雪茄的品牌,正面標有雪茄的形狀和規格,背面標有雪茄的質地,底部標著雪茄的顏色。
西班牙人對雪茄的熱愛和對雪茄文化的推崇,使得吸煙在該國的普及過程一直很順利,主要原因是古巴和菲律賓的工廠生產的雪茄,在這些殖民地被割讓給美國之前,都是由西班牙政府壟斷的。
1581年西班牙探險家發現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利用空氣微管來吸食煙草,西班牙人也學著吸了起來,卷煙就這樣誕生了,這種吸食煙草的文化被帶回了歐洲。
16世紀末或17世紀初,是由葡萄牙人引進,玉米、豆類、甘薯、煙草,及其他多種美洲農作物而改造西非和非洲農業。
1590至1610年間,精力充沛的葡萄牙人又將煙草帶到印度、爪哇、日本和伊朗,于是煙草地使用與栽培就像一大把石頭被扔進池塘后激起的漣漪那樣,一波波擴散出去:從印度到錫蘭、從伊朗到中亞、從日本到朝鮮、從中國到西伯利亞、從爪哇到馬來西亞和新幾內亞。
16世紀末,英國人,曾這樣描述煙草剛傳入英國時的情形:“煙草的需求量很大,價格也很昂貴,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用煙斗吸煙,煙草店像酒館一樣在城鎮中大量出現。”
英國的煙斗很是盛行,都成影視劇的標配了。
這個時段,是煙草的發現和認識階段。一批批西班牙探險隊為了尋找香料、金銀寶藏和礦山來到美洲,對美洲大陸進行了長達20年的查探和隨后30年的征服。西班牙人最先發現和認識了煙草,一些早期探險者和水手從印第安人那里學會了吸煙。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根據西葡條約,在南美開拓了巴西殖民地,也較早地接觸到了煙草。在最初的幾十年中,煙草并沒有引起人們很大關注。但在與土著印第安人長期接觸中,在無數次艱難探險和越洋貿易中,越來越多的歐洲早期探險者、水手、沿岸小商小販從好奇到嘗試,從偶爾到經常,漸漸形成了吸煙習慣。久而久之,煙草作為新大陸發現的一種新奇植物,吸煙的新奇行為及其藥用功效,逐漸引起了歐洲人的關注和興趣。
煙草首先傳入歐洲。最初,煙草是作為一種“藥草”,吸煙是作為一種治療方法開始傳播的。西班牙、葡萄牙人最先開始種植和使用煙草。16世紀50年代傳入法國、英國,60年代傳入德國、意大利,隨后傳入其他地區。煙草在當時的歐洲社會,既受到社會名流追捧、醫藥家推崇、文人墨客贊譽,也不斷受到來自統治者、宗教和醫學的質疑、反對,甚至禁止。但最終煙草以其不可抗拒的“魔力”,克服各種障礙,成了大眾嗜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