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幅員遼闊,南方北方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環境默默地生長著各種野花野草,這些野生植物,有的野生全身都是刺,也有的植物會散發出臭味,有的植物花開卻十分漂亮,還有的野生植物雖然品種不同,但長得又非常相像,也就造成了人們有些很難分辨。
在小編家鄉就有一種野生植物跟我們吃的西瓜的苗就長得非常相似,我們村中人都稱它為野西瓜苗。所以一旦你聽到這個名字不要認為是野生西瓜的苗喲,它可是錦葵科木槿屬的一種野生植物,只因野西瓜苗的葉子和西瓜葉子長得很像而已。
野西瓜苗是農村一種常見的野草,別名又叫禿漢頭、野芝麻、和尚頭、山西瓜秧、小秋葵、香鈴草等,分布在我國大部分省區,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貴州、四川、湖北、廣東、云南等地是十分常見的。野西瓜苗的花單生葉腋,小苞片12枚,線形;萼鐘狀,裂片三角形;花冠5瓣,淡黃色,具紫色心。植株有40--60里面的草本植物,莖上有絨毛,用手觸摸有剌手的感覺,花朵很招蜜蜂。蒴果長圓狀球形,被粗硬毛。種子黑色。常見野生雜草,莖韌皮纖維發達,可作纖維植物。
野西瓜苗主要長在平原、山野、丘陵、山坡、草叢、路邊和農田等附近,如果長在田地里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所以很多農民認為它是農田的害草,一見到就把它除去,其實它的價值是非常珍貴的,現在想想怪可惜的。
野西瓜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野西瓜苗有其獨特的生態特性,多生長在干燥的石質低山、 丘陵坡地、山麓沖溝以及礫石質戈壁中或沙丘丘間低地,具有很強的抗旱特性。在中國一些多風、植被稀少和沙暴肆虐區栽種它,具有降低風速、抗擊風沙、防止土地風蝕及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已成為荒漠、半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區極有栽培價值的植物了。
科學初步研究表明野西瓜苗中含有蒽醌類、糖類、氨基酸、多肽、生物堿、黃酮類、萜類、甾體類、鞣質、有機酸類和揮發油等成分,可能不含酚性成分、內酯和香豆素。有增強前列腺素活性,鎮痛,緩解血管痙攣等作用。是生產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及白細胞減少等癥藥品的基本原料。它同時在人體中可起到健美和保護皮膚的作用。其它的醫療價值在古書上都記載:
①《江蘇植藥志》:'治腹痛。'
②《貴州植藥調查》:'治風熱咳嗽。湯火傷。'
③《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祛濕,止咳。'
治風熱咳嗽:小秋葵根五錢,白糖三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治急性關節炎:野西瓜苗五錢至一兩(鮮品二至三兩)。水煎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治湯火傷: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調桐油敷傷處。(<貴州民間藥物>)
在農村,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會用野西瓜苗來治療風濕病,在以前窮得連衣服都沒有穿的時代,人們出行都凍出了關節炎等風濕病并留下了病根。農民們就用野西瓜苗來泡酒備用,等風濕病疼的時候就拿出來擦擦,過一會風濕疼痛就會緩解很多。
野西瓜苗在每年的7月份后會開出白色的花朵,非常美麗,白色的花瓣,中間一點紫色的花蕊,很是特別,看起來和秋葵的花有些相似。但最特別的還是它的果子,其果子外面包裹著一層帶長毛的果萼,還有紫色條紋,樣子似燈籠非燈籠,不僅特別還很漂亮,其觀賞價值很高。
隨著全國各地新農村建設的開發,加上除草劑的濫用,說實話現在的野西瓜苗確實不是很多見了,只有在一些遠離農田的地方偶爾可以尋覓得上幾棵。這種長不大的西瓜要是誰在農田里見到它一定要且行且珍惜哦。它可以作為一種漂亮的觀賞植物,而且藥用價值也十分廣泛,大家在平時一定不要忽視它的價值,但不要隨意使用這種植物作為藥用,如果要藥用,則需要咨詢當地的醫生。你們家鄉有這種植物嗎?你們如何稱呼它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