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常識】
判斷高血壓不以癥狀為依據
高血壓是一種古老而常見的疾病。程曉曙教授認為,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只是先要了解它、重視它。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叫血壓,它分為心臟收縮時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收縮壓和心臟舒張時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舒張壓,當血壓≥140/90毫米汞柱時便可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通常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即使有輕度不適,病人的主觀感覺與血壓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正因此,很多高血壓病人明知自己有高血壓也不進行治療,多數高血壓悄然起病,直到引起嚴重的心腦血管損害才被發現和重視。醫學研究認為,高血壓的產生和遺傳、精神緊張壓力大、吸煙、肥胖、缺少運動、食鹽攝入過多、酗酒等因素有關。判斷高血壓的嚴重程度不是以癥狀的嚴重程度為標準,而是以血壓的高低和病程的長短及有無并發癥為標準。
高血壓有“三高”危害生命
高血壓流行有什么規律呢?程曉曙教授說,高血壓流行的一般規律是患病率與年齡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大量飲酒者比不飲酒或少量飲酒者高,經濟文化發達區患病率高。此外,高血壓與肥胖程度及精神壓力正相關,與體力活動負相關,而且和遺傳明顯相關。在我國,高血壓人群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和致死率高。據衛生部相關調查材料數據,2005年我國城鄉居民十大死因中的兩種疾病(腦血管和心臟病)都與高血壓相關,而且這兩種疾病都排在十大死因前列,難怪高血壓被醫學界稱為患者生命的“隱形殺手”。
防治高血壓有三步
程曉曙教授認為,控制高血壓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有無并發癥及血壓狀況,一般病人的血壓應該控制在小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病人血壓應該控制在小于130/80毫米汞柱。目前,在一些高血壓患者當中存在一些錯誤觀點。患者道聽途說用保健品、降壓帽、降壓鞋、降壓手表等代替服藥,沒有癥狀不吃藥,血壓正常就停藥,不按醫囑服藥等觀點都是錯誤的。
有效控制高血壓第二步是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過量飲酒、攝入高鈉鹽太多、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均是心腦血管病重要危險因素。吸煙是腦卒中獨立危險因素,吸煙可導致冠心病危險率增加2倍,缺血性卒中發病危險率增加1倍,癌癥死亡危險增加45%。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戒煙、減重、減少鹽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適當運動。
有效控制高血壓第三步是堅持服用降壓藥,常用一線降壓藥分為利尿藥、β-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鈣拮抗劑(CCB\)。選用降壓藥的原則是降壓效果好,能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24小時平穩降壓。降壓藥要長期堅持服用,雖然有一定副作用,但與其能夠預防高血壓引起的危險并發癥并保護生命相比,意義要大得多。
【數字解讀】
高血壓患者應了解的數字
高血壓患者應了解高血壓的標準和使血壓升高的情況,導致血壓升高的情況有用力(50~100mmHg)、精神緊張(20~80mmHg)、用力排便(收縮壓升30~70mmHg,舒張壓升10~30mmHg)、突然受寒較久(收縮壓升20~40mmHg)、性生活(收縮壓升30~60mmHg,舒張壓升10~20mmHg)。一天當中最高血壓是上午9~11時和下午3~5時,血壓晚8時開始下降,凌晨2~3時最低,服降壓藥最佳時間為早6~7時,每日攝鹽<6g。
【精彩語錄】
1.飯后45分鐘散步比較合適。
2.降壓手表對高壓沒有用,如果有用的話,患者還來找我干嗎?
3.不要相信什么降壓鞋降壓帽,要接受正規治療。
4.吃降血壓的藥血壓不會越吃越低,吃藥要堅持。
5.現在不少人喜歡看廣告吃藥,或者聽人家的建議吃藥,人家是誰呀,吃藥聽醫生的。
6.很多人說只有老年人才患高血壓,錯!年輕人一樣會患高血壓。
7.很多人傳言鵝肝沒有脂肪,高血壓患者可以多吃,這可是大錯特錯了!鵝肝就是脂肪肝。
【問答實錄】
吳女士:我今年76歲,每月測血壓通常在80~120之間,有時會突然偏高到140,平時飲食都控制著,每天也堅持服藥。請問這種情況是否可以停藥,是否需要更換其它藥物?
答:這種情況說明控制良好,不需要加藥。
顧先生:請問一般什么時間量血壓最好,而且吃藥一般要吃什么藥物比較好?
答:正常人的血壓一般來說有兩個高峰期,即9~11時及15~17時,而在晚上逐漸降低,凌晨2時左右最低。不過,有些高血壓患者總是在晚上的時候血壓較高,對于初治高血壓病人,最好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以發現血壓的晝夜規律,便于選擇用藥時機。高血壓藥物的選擇根據不同的人群特點選擇不同的藥物,這要根據實際血壓、有沒有其他靶器官損害而定,如果血壓不是太高可以先服用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鈣離子拮抗劑,最好就醫。
聶女士:用電子測壓器測血壓,第一次測的時候會比較高,有時達到150mmHg,而四五分鐘后,第二次第三次測量時會比較低,控制在135mmHg左右,請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這是正常情況,人的血壓本身會有波動。建議在測量血壓前先休息5~10分鐘,并且可以取兩次測量血壓的平均值進行判定。
劉先生:請問上通宵晚班與高血壓有關系嗎?有何影響?
答:正常人的血壓在9~11時及15~17時左右形成高峰,而在晚上血壓逐漸降低,凌晨2時左右最低,稱為杓型血壓。經常熬夜導致晚上血壓水平升高,使得24小時平均血壓水平升高,容易導致高血壓形成。
葉女士:我的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除服降壓藥外還需要服用其他藥物嗎?
答:血壓得到控制后左心室肥厚會得到改善,不用太擔心。建議檢查血糖血脂,另外控制血壓后如果沒有胃潰瘍等,應該加用阿司匹林。
宋先生:我家里沒有高血史,飲食也很注意,可是卻發現患有高血壓,為何呢?
答:高血壓的發病機理比較復雜,與遺傳、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等有關,你家人雖沒有高血壓,但也許是由于他們那時沒有表現出來,現在生活好了,運動少了,抽煙喝酒,精神緊張,壓力增大,高血壓就逐漸表現出來了。
張女士:我55歲,經常飲酒,但屢次測血壓為90/50mmHg,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不少正常的女性血壓可以在90/50mmHg左右,當然飲酒之后短時間內血壓因為血管擴張會有所下降,但往往第二天血壓會升高,所以高血壓的朋友不應該服用烈性酒,特別不能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