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幻的世界中,長了一棵恐怖的樹,因為它有一個血盆大口,可以把人給吞下。你認為這棵樹是利用什么方法來讓人接近,進而捕食的呢?
A 、用美妙的歌聲使人心醉
B、模仿對方戀人的聲音
C、散發迷人的樹香
D、利用飛翔在它周圍的小鳥使者
E、什么都不做,只是靜靜等待好奇的人走過來
測驗結果
A:選了A 的人認為利用歌聲就能引誘獵物,是屬于為了討人喜歡而撒謊的人。若以日行一善的精神來看,很多事情你應該都會給予添油加醋。當然這并不算是什么惡意的謊言,但如果謊言逐漸擴大的話,就容易在眾人的面前丟臉。即使你沒有說謊,有很多事也會因為過分地夸大而讓對方有所誤解。所以,你對于任何事情都要謹言慎行。
B:選B的人認為利用巧妙的模仿技巧就能引誘獵物,是屬于以認真的態度在說謊,而且是個撒謊高手。當然,這謊言不管善意與否,在還沒被揭穿之前 ,是很少人會因此而受傷的。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一旦這個謊言被識破時,就會讓人遭受很重的打擊。正因為你是這種類型的人,所以大家對你的印象會有深怕被出賣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愈來愈強。所以,為了自己,即使只有千分之一被識破的可能,也絕對不可以撒謊。
C:選C的人認為不需用言語,只要用香氣就能引誘獵物,是屬于不會利用謊言去傷人,可稱得上是誠實的人。開門見山地說,你是個不善于說謊的人,只要你想說謊就會被別人看穿 ,也因此,你的名譽不但不會受損,反而會有很多人認為你這樣很可愛。
D:選D的人認為命令小鳥能引誘獵物靠近,有撒謊時喜歡找替罪羔羊的傾向。為了使謊言變得有說服力,你是否常使用“因為某某人說”或是“從某某人那里聽來的”等語句呢?如此一來,當謊言被識破時,那個人的信用也跟著完蛋了 。所以當你在編造謊言時,這個責任應該由你一個人來承擔,如果把別人也卷入你的謊言中,那就太令別人難堪了 。
E:選E的人認為什么都不做,只是利用獵物的好奇心而靠近自己,是屬于絕不撒謊的人。你是個忠厚老實的人,最痛恨的就是欺騙別人,也正因如此,即使對方不想聽的事實,你也會毫不隱瞞地全盤說出,結果通常是傷人很深。在必要時,你也要機靈地學會撒謊。
為什么要說謊?
說謊是怎樣形成的呢?有一種解釋認為,它是人們為了自尊的需要,對與個人有關的信息進行有意的歪曲,以博取他人的尊敬、敬畏或者同情。剛開始說謊時,由于道德感和行為的不一致,說謊者會感到窘迫、羞愧,害怕被別人揭穿 ,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壓力。但是如果說謊者從說謊行為中獲益,他便會逐漸調整自己對說謊的態度 ,從而緩解由于道德感與行為不一致引起的情感壓力。于是,說謊者不再感到焦慮,或者開始覺得說謊“無所謂”了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將說謊習慣化,是人無意識地運用心理防衛機制消除自己的焦慮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旦建立起來,人就會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出口成“謊”了。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石中英教授認為,克服說謊要從內心入手。只有當謊言被戳穿時,說謊者才會受到懲罰。要阻止說謊行為,就應該幫助說謊者認識到,說謊其實是為了追求“利己”,是對誠實道德的一種違背,而且說謊還會讓人有焦慮感、內疚感和罪惡感。
如果撒謊給你帶來了不安和痛苦,就不妨聽一聽專家的建議了。
首先判斷自己撒謊的動機和原因,檢驗自己撒謊是外因還是內因引起的,根據動機和原因有針對性去調整。
其次,在特殊情況下,善意的謊言可以偶爾為之,但要少用。如果是習慣性撒謊,一定要及早到專業醫療或心理機構治療。
最后,問問自己,不說謊有什么樣的后果,比較一下說謊與不說謊的差別,至少說真話沒有心理負擔。此外,不要處心積慮地思考怎么識破別人,因為你也在不斷地被他人識破。
延伸閱讀身體語言對應的謊言信號
想不到身體語言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吧?那么究竟身體語言對應的是哪些謊言信號呢?眉毛上挑并擠在一起表示恐懼;抿嘴表示對自己的話沒有信心;明知故問的時候眉毛會微微上揚;害怕、憤怒和性興奮都會使人的瞳孔放大;單邊聳肩表示對自己所說的話不自信;人們說謊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摸脖子;雙手抱胸表示防御……當你發現坐在你對面的那個人,語言和身體本能的反應不一致的話,那么八九不離十,那個人一定說謊嘍。因此,無論是不希望被對方識破還是希望識破對方,都要牢記這些關鍵信息哦!
只有當謊言被戳穿時,說謊者才會受到懲罰。要阻止說謊行為,就應該幫助說謊者認識到,說謊其實是為了追求“利己”,是對誠實道德的一種違背,而且說謊還會讓人有焦慮感、內疚感和罪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