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的扭傷本是小病,而很多醫生因為小病而忽略,導致患者疼痛日久。 近日治療多例踝關節久治不愈的患者,有感而發,再次以踝關節的扭傷做一個話題。
關節扭傷類,大都拍片子看不出什么問題,有的可以看見輕微錯縫現象。因教材將此歸類于韌帶的撕裂傷,且教材上說的治療方法都是局部處理。而臨床中發現很多患者的扭傷,其損傷的并非單純的局部,其在上的組織亦由于力量的傳導收到牽拉損傷,如單純處理局部,有部分患者治療周期都比較長,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有伴隨癥狀,有的由于扭傷久治不愈導致雙下肢受力不均衡進而演變為脊柱問題而出現腰腿的疼痛,此類情況臨床屢見不鮮,而其罪魁禍首非患者本人而是我們醫家之誤。
臨床踝關節的扭傷分為三類,外翻、前翻和內翻三種姿勢。扭傷就像拔河一樣,在下的組織受到牽拉,其在上的組織就會反向牽拉。外翻和前翻位扭傷的時候,其踝關節上脛骨前肌等肌群亦會反向牽拉而導致其上端附著骨的部位被拉傷,我們常常可以在脛腓骨間隙的上部(陽陵泉和足三里部位最常見)找到明顯的壓痛點,由于踝關節扭傷嚴重患者在上的部位常常沒有明顯的疼痛,只有我們去觸摸才會感知到上部的壓痛點。我們處理踝關節的同時配合處理上部的壓痛點,常常可以收到立竿見影 的療效,明顯縮短治療周期。且有很多患者我們只處理上部的壓痛點,患者踝關節的疼痛就會立即緩解。踝關節內翻位扭傷的時候,小腿比目魚肌等肌群亦會反向牽拉而導致其上端附著骨的部位被拉傷,我們常常可以在脛骨上1/3處觸摸到明顯的條索狀筋結(此處筋結常常比較深,需向脛骨方向深壓才可以觸摸到),處理內踝的同時配合上部筋結的松解,效果明顯提高。
關于踝關節錯縫的問題我就不做討論了,以前寫過關于踝關節錯縫的問題。對于踝關節陳舊性的扭傷很大程度醫生誤診的原因就是忽略了上部的問題,而臨床中治療陳舊性扭傷我們亦主要取上部筋結點進行松解即可。
案一、張某,男,26歲,2015年7月18日初診,右外踝扭傷3月,現行走200米即感外踝前側疼痛,行走時間越長疼痛越明顯,外踝無明顯腫脹和壓痛,上循脛腓骨間隙上足三里部位有1*2cm的筋結,壓痛明顯。予筋結點撥按松解復局部溫針治療,每日一次,治療4次行走正常。
案二、劉某,男,36歲,2015年9月15日初診,右踝關節 前翻位扭傷2月,現行走500米和下蹲的時候右踝關節下脛腓關節部位疼痛,局部無明顯腫脹,深壓局部疼痛。上循在脛腓骨上關節部位(陽陵泉)有一1*1cm的筋結,予揉按松解復溫針治療,每日一次。3次筋結消失行走亦無異常。
案三、崔某,女,42歲,左內踝扭傷5月,于2015年10月29日來診,左內踝處微腫,內踝下沿輕微壓痛,患者自覺內踝一直疼痛,行走5分鐘左右疼痛加重,患者原喜歡每天 參加社區的跳舞活動,此次扭傷后根本不能參與,深以為苦。查脛骨內側上1/3處有1*3cm長的筋結,予撥按松解局部溫針治療,8天癥狀消失。
案四、劉某,女,43歲。2015年6月23日初診,右外踝扭傷4月,局部微腫,壓痛不明顯,患者行走跛行,右足受力時身體向右側偏歪擺動明顯,曾多處治療無果。脛腓骨間隙無明顯壓痛與筋結,上循到髂棘下的跳躍可觸摸到2*2cm的筋結,壓痛非常明顯,予撥按后患者下地行走跛行明顯改善,復溫針治療。外踝外敷溫經散寒的敷藥,8天痊愈。
案五、李某,女,32歲,2015年8月28日初診,右足前翻位扭傷20天,現足背 近踝關節部位行走即感疼痛,局部微腫,脛腓骨間隙無壓痛與筋結,上循至大腿根部下沿髀關穴附近有明顯筋結,予撥按后行走即沒有明顯疼痛,踝關節外敷溫經通絡的敷藥,兩次而愈。
案例我就不多舉了,這里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一個思路, 對于踝關節的扭傷,我們不能只盯著踝關節局部不放,我們可以沿著受力力線上循,可以在小腿或者大腿部位尋找到在上的牽拉受力點(筋結點)進行松解,上部松解則我們扭傷部位受到的牽拉自然會緩解,效果也就會立竿見影了。
八月飛龍
2015年11月11日 子時
飛龍心語--論踝關節陳舊性損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