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臟治療

五臟治療,是中醫治療學上的一個核心,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因為不僅僅是指導用藥治療,并且還指導人們的日常飲食問題,做到健康飲食。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根源,五臟理論源于此,五臟的治療也源于此。但從《難經》和《中藏經》來看,有很多理論和《黃帝內經》是不相同的,可見中醫學原來是有幾個體系,《內經》不是唯一。本人對《內經》和《難經》里的五臟治療,主要內容進行了些摘錄。并進行分析。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肝惡風。

《難經》“損其肝者,緩其中。

肝的治療很好理解,急和風是一樣的,風性上揚。肝體陰用陽(體陰是藏血,要用血來柔養,用陽是肝為氣機升發之門戶,其性上升),肝氣急,就是指陽氣升發太過,甘藥能補能緩,《難經》也說到肝虛要緩中。脾為后天之本,營氣之源,脾胃健運則不郁木,并能生營血以養肝(中醫稱為土培木)。因為肝之性是疏散,所以用辛藥?!饵S帝內經》中所說的辛補肝,是指辛味順肝之性以促肝之疏泄,酸瀉肝,是指酸味的收斂,不利于肝之疏泄。但肝之疏泄得有陰血為養,所以治療上,見肝氣太急,除了用甘藥緩中,還要適當的加酸藥以收斂陰氣,使肝得柔。中醫治肝上,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疏肝理氣”,另一方面是“柔肝養血”。比如治療肝郁的逍遙丸里,就用到了柴胡、生姜、薄荷、當歸疏理肝氣,又用了白芍和炙甘草的甘酸化陰以柔肝。肝是要有血才能柔養的,所以治療瘀血是切不能過用辛散藥,以免傷陰血。要活血化瘀,也得在甘藥緩中生營血的基礎上應用辛藥散瘀。常見子宮肌瘤、關節痛、肝硬化等瘀血見癥的疾病,很多人治療,起手就是大隊的活血化瘀藥,病人開始陰血還足之時,藥的副作用還不明顯,但是后來,隨著辛散藥的應用,陰血漸耗,等到病人發現不對時,再四處求醫,這時治療已經較麻煩了。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

心惡熱。

《難經》“損其心者,調其營衛”。

心之緩,不是春風拂楊柳的和緩,而是指渙散之意。喜為心之志,一個人天天開心過日子沒屁事做,現在很多人說什么官司二代富二代怎么怎么的不上進。人家不要干活也吃喝不愁,不玩干什么?但時間一久,人的元氣就渙散了,如果喜太過,就像范進中了舉人一樣的傻笑不已。肝的作用是促進氣機向上升發,而心的作用是促進陽氣向外展放,所以心氣要收,心氣收斂起來了,才能下潛到腎中。心惡熱,原理也一樣,心本來就是促使氣機向外展放了,再加熱,就會渙散得更厲害,所以要用酸藥和咸藥收斂,聚擾,所以說酸收咸補,但得有個度,這個度就是要看個體的消耗問題了。人動則生陽而血流加速,靜則生陰使血流變慢。少動之人,血行慢,氣機的展放也不會那么強烈,所以對于酸咸之味就要減少。記得以前在山村生活時,菜都要弄得咸咸的,長輩們也總是說菜要咸點,要不人干活沒力氣,但生活在城市里沒怎么活動的人,還和山村里干重體力活的人一樣吃得很咸,收斂太過,血行更慢,于是什么冠心病之類的毛病也就出來了。至于甘味瀉心,此理不通,不論是從氣機運轉的角度理解,還是從藥物本身的性能來理解都講不通。特別是對于虛損性的疾病,甘藥必用,因為甘能補。這是不是因為歷史年代久遠,抄書抄來抄去抄錯了的原因。因為《難經》中的調營衛思路,應用臨床治療,經過千年的實踐的確是有效的,一直被世人命名為調和營衛的“桂枝湯”里重用炙甘草,還有直接治療虛損心心臟病也是必用甘藥,所以甘藥是不能泄心的,應為苦能瀉心。因為苦藥性燥,能耗陰血,心主血脈,陰血虧虛了,心無血可行,這才是瀉。

用咸藥治療心臟病的問題,比如龍骨、牡蠣、珍珠母等重鎮之藥應用于早搏、房顫等疾病,對于癥狀的緩解的確很明顯。特別是房顫方面,藥方里用兩三味重鎮之藥,實能做到一劑見效,于是病人也就很開心。我杭州有一個朋友的媽媽,七十來歲了,多年的心臟病,去年冬天因為外感見咳喘胸悶等癥狀,我用運中化濁為主治療,病情得到好轉,過年期間又見房顫,于是去找原來一直治療的祖傳中醫(這些祖傳中醫,謂之為什么太醫后人,用秘方治療等等,這些內容,稍明白點的人都明白,因為真正祖傳很牛的人,解放前都是家族里開診所的,后來都被國家請到大醫院和中醫院校里工作了,九十年代起再打著什么祖傳中醫旗號的人,水平能好到那里去。這是起碼的歷史知識)。對于房顫的治療,本人雖醫知道用重鎮藥治療一劑見效,但我還是很少這樣治,因為考慮到心的作用是主血脈,為整個身體行血,且氣機的展放是靠心系統,重鎮藥用一兩劑緩解下癥狀是可以,但切不能過用,一過用反而抑制陽氣的升發,心無陽可用,也就無力行血于周身,氣機有降無升,疾病永不得愈。所以本人針對房顫方面的治療,多是以穴位刺激來代替。比如用內關、三陰效、太溪等穴配合。很多人治療失眠謂為陽氣過亢上擾心神,也動不動就是重鎮藥來治療,強硬把陽氣往下壓,很多人也失眠沒治好,其它毛病反治出一大堆,這也是因為過用重鎮藥影響了氣機的升發,使氣機不能正常運轉造成的結果。

對于虛損性的心病,治療在于調營衛,這個“調”字大有講究。不是補,不是瀉,而是調。調,就是糾偏,把營和衛兩方面糾正到正常稱為調。心主血脈,血為陰為營,但氣為血之帥,氣為衛,無氣則心無力行血,也就談不上什么治療了。所以切不能被前醫把“桂枝湯”的理解以一句“調和營衛”就套用治療。而是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衛陽不足的則以補氣溫陽為主;如果是陰血方面不足的,則以潤養精血為主。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脾惡濕。

《難經》“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脾為身體氣機轉運的樞紐,處于中焦,所以對于治療中焦理解是如“衡”,衡指的是稱桿。稱東西時,稱桿是要平的,所以治療中焦脾胃病,用藥要平衡,藥量不能過輕過重。脾胃只有平衡了,才能為氣機的升降出入提供便利。如果中焦痰濕之邪阻滯,氣機就會失暢,氣機上升難升,要降難降,出入也不利。

在中醫上,脾是有名無實,因為中醫的脾,不同于西醫的脾器官。西醫把脾切除了,人一樣可以活,而中醫的脾則是一個系統。但中醫學上,李東垣提出脾要燥才能健,葉天士則提出胃要潤才能降,而柯琴則提出肺胃為貯痰之器。痰是比濕邪更粘稠的濕,飲食入胃,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掉,的確是會積痰于胃。從現在臨床上看,胃病上痰濕形成的比例要比陰虛形成的大得多。且從脾和胃的功能上來看,胃是一個囊,裝食物而已,而要把胃中的食物化掉,在于脾。如果脾不能健運,胃就不能化食,腑氣不通,氣機就不能下降??嗄茉?,胃中有痰濕,的確是用苦藥燥濕,特別是江南的梅雨季節,房屋里的東西都發霉了,此時治療,蒼術、厚樸諸苦燥藥應用的確很有必要。朱丹溪是浙江義烏人,見濕阻引起的氣機運轉不暢特別多,才會創越鞠丸,方中五味藥,用了蒼術、神曲兩藥以運轉中焦,現在因為水果、冷飲、輸液等社會因素,痰濕重的人更多,于是本人取其意,更加厚樸、蘇葉等藥提高化濕運中的力度。

有濕用苦藥,虛則用甘藥,這是治療脾病的大藥,但對于化濕方面,還有芳香化濕、淡滲利濕,就燥藥方面也有溫涼之分,這對氣機的運轉都有直接的關系。芳香化濕藥,主要是通過氣味重,把郁滯的氣機疏散開,另外芳香藥的藥質多偏輕,比如藿香、佩蘭、蘇葉、石菖蒲等藥,這些藥大都有促進氣機升發的作用,所以對于因濕阻氣機升發不足的可以用溫性的苦燥藥和芳化相結合;淡滲的藥,主要是把濕邪向下利,如茯苓、薏苡仁、滑石等,這類藥煎起來沒有什么味道,很淡,所以才稱為淡滲。對于濕阻引起氣機不降的情況,可以用苦燥和淡滲相結合應用,如果是因為上焦的陽氣不能下降,見上焦熱、中焦濕、下焦寒(見舌尖紅,舌的中部和根部苔白厚滑膩,心煩、口渴、胃脘痞脹不舒服,四肢困重無力等癥狀),治療上得用寒性的苦燥藥和溫性的苦燥藥再結合滲利藥一起用,比如本人常用黃芩、厚樸、蒼術、茯苓等一起配合,這樣就能使上浮的陽氣下降。如果是濕邪充于三焦,這時就要三焦分消,比如“三仁湯”的思路進行治療。

濕邪難治,難在天天要吃食物,稍有不對,濕邪又恢復如初。所以《難經》中提出的“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常識。比如某人見舌淡苔厚膩的寒濕癥,還一定要天天吃生冷的水果,這樣的人,就算是用最合理的藥來治療,也是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對于飲食上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吃一兩次感覺不對了,就要節制。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肺惡寒。

《難經》“損其肺者,益其氣”

肺的作用是促進氣機的下降,所以肺氣是要下降才為順,上逆就不順了。所以才會說肺苦氣上逆。苦藥能泄能燥,苦寒之藥,都能降氣,比如黃芩、大黃等。另外肺為貯痰之器,苦藥能燥濕,濕痰同源,所以苦藥用以降氣。人體氣機的運轉上來看,肺和肝是相反的,肝是辛補酸瀉,而肺是酸補辛瀉。酸辛之味,自然也不是說藥物的本身是補是泄,而是指肺的生理性能方面的問題。肺的肅降,在于宣發,肺中有邪在擾,才導致不能肅降,所了辛藥的瀉,是祛邪的問題,比如寒中有寒邪郁閉用麻黃宣散寒邪,病邪去了氣機才能下降。

《黃帝內經》中來看,治心方面有“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酸能收,咸能聚,心和肺都是位于上焦,可以看出來,要促使氣機向下降,酸咸之味很重要。從中醫學上的脈像上來看,夏天的正常脈是洪脈,秋天的脈是浮脈。也就是說上心肺之脈都是浮上面的,不外心脈比肺脈有力,夏秋是陽脈類。冬天的脈是沉進去的,春天的脈是弦而和緩,都是陰脈類。所以上浮的氣要下降,得把氣往里收,下面的氣要往上升,得疏通,所以治肝用辛補,治腎用辛潤。但是肺和心同處于上焦,心則惡熱,肺則惡寒,這是完全不同的地方?!饵S帝內經》“形寒冷飲則傷肺”,形寒指的是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的人再吃生冷的食物,就會影響肺氣的宣發,從而導致肺氣不能肅降?,F在看到很多治療咳嗽的藥方,不去辨證,大隊的寒涼藥應用,的確是心寒。

《難經》說損肺要補氣,現在很多人把人參、黃芪等藥歸于補脾,是因為甘味,但要知道肺主一身之氣,肺氣足肺才能宣肅。所以平常所說的“健脾補氣”,這是兩種治法,健脾是健脾,補氣是補氣。健脾的作用在于促進食物的運化,而補氣的作用是在于促進肺對清氣的吸納。從營衛來說,補氣在于衛的方面,健脾在于營的方面?!独硖撛b》中治療虛病的二統,說陰虛統于肺,指的是肺氣的清肅,陽虛統于脾,指的是運化。這些理論看起來和《內經》不合,但還是一樣的,補虛之用都是甘藥,同樣是說肺氣的肅降和脾的運化之樞要。但書中對丹溪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論,理解的角度我是不會茍同。

《黃帝內經》中說到人過四十,陰氣就留下一半,這陰氣指的是腎氣,而不是陰方面的問題。人的欲望過多,會擾動腎中精氣,欲望越過,擾動就越厲害,所以朱丹溪用了很多文字提出了要滅人欲,做人要清心寡欲,這樣才不會擾動相火。如果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理解,就可以明白,丹溪老人所說的陽常有余指的是人的欲望無窮,就會擾動腎氣,使的腎氣不足。如果因為他的一篇文章就定論為什么養陰派,這更是一個笑話。他是創制了大補陰丸一類的藥方,但是還有玉屏風、越鞠丸等藥方又是怎么理解的呢?我通過《名醫類案》等書,收集了丹溪老人700多個病案,進行歸類分析,他治療更多的是以調理脾胃、疏通氣血為核心。所以治學之要,切不能跟風,先認真把著者的原著認真看了再說。不過,有些醫家寫書時,在當時的社會時代上,為了體現某種意義,這是常有的事,比如某位醫家技術一流,名氣一流,很多跟風者看一點就下定論,看到丹溪寫陰不足論就亂用養陰藥,這不是著者的錯?,F在治療癌癥,也一樣亂用一些所謂的抗癌藥,治療炎癥亂用清熱解毒藥一樣。金元四大家中,沒有那位不精研內經,不通易理的。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

腎惡燥。

《難經》損其腎者,益其精。

腎為藏精之所在,所以說腎怕燥,但用辛藥來潤,此理是說不通的,辛藥能行能散,比如蘇葉、柴胡、麻黃、桂枝等發散藥;川芎、紅花等活血藥;陳皮、青皮等理氣藥等等都是辛味,藥的本身沒有什么潤的,辛味除了當歸有些潤以外,真的想不出來什么可以潤腎了,于是有人實在想不出什么來講辛能潤腎,列舉了菟絲子,但是菟絲子也不是辛味的啊。如果單純從藥的本身能不能潤來講,《難經》直接以“益其精”來說比較好,比如菟絲子、枸杞子、地黃、黃精等補腎填精藥,都是潤的。所以潤腎用辛藥,得從氣機的升降來理解。肺主清肅,肺要宣才能肅降,辛入肺,辛藥能宣肺,以起到氣機下降的作用,所以《黃帝內經》里在“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還加了“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來解釋辛味為什么能潤腎之燥,是辛藥用后,達到“開腠理,致津液通氣”的目的,才使肺氣肅降(人傷寒,腠理郁閉,內熱不能外散于是見發燒,氣機上逆,用“麻黃湯”發汗,汗出熱退,氣機下降,這才是理解辛能潤腎的作用)。

腎欲堅,這個堅字很多人理解為“堅陰”,但具體說明什么叫堅陰,又沒人說得出來什么叫堅陰,只說黃柏可以堅陰。但苦藥只有黃柏嗎?把五臟治療的用藥理論形成一個系統機械化,是李東垣形成的,因為李東垣并沒有把一些原理說明白,導致后世只看到一個形,依樣畫葫蘆的信念著。如果《黃帝內經》中說苦能堅腎,又能補腎。那么《難經》中所說的“益精”作用,苦藥是不具備的,因為苦味是燥藥,沒有潤腎的作用,也沒有補腎的作用。所以這問題還得從氣機的運轉角度來理解。心為火,心火要下降于腎才能正常,苦寒之藥能清心火,使火勢下降;另外苦能燥濕,脾為氣機運化的樞紐,濕去則氣機下降的道路才能暢通。腎欲堅,堅指的自然是堅固之意。腎為藏精的倉庫,倉庫堅固才能更好的藏精,孤陰不長,孤陽不生,腎中的精氣是陰陽兩氣的混合物,只有使心火下潛,才能使腎這個藏精的倉庫更加堅固。

 

五味入五臟,用藥如此,飲食也一樣。中醫上講藥食同源,很多臨床治療的藥,就是日常生活的食物,不外是從中藥柜里抓出來就成了中藥。所以對于飲食和治療上,五味太過,《內經》也有論述“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所以,一個健康人,平時的飲食上,五味要全,不能過偏。如果看到家中有誰出現較明顯的偏食,就一定要去留意下,通過五臟入五臟,以及上述的治療原理進行適當的把飲食口味進行糾正。這才是真正的健康飲食,而不是某位神人把某個食物的神化,也不是網絡上小道消息的胡亂編寫。

五味補五臟,同時五味也損五臟,只有平衡飲食,五臟才能平衡,元氣才能充足,氣機才能正常的運轉。

另外對于五臟的治療,還有情緒上的調整、針灸穴位上的應用、運動起居的適應等。

情緒上的問題,怒歸肝,思歸脾,喜和驚歸心,悲歸肺,恐歸腎。氣機升發不足,可以通過激怒的方式進行刺激,比如某人因為思慮太過,氣機郁滯,脾的運化功能不好,影響了氣機的升發,激怒可進氣機的升發,以疏通中焦脾胃之氣;悲傷之人講些笑話讓人開心。但這些也不是機械的對待,也一樣得辨證,因為情緒是直接動搖五臟氣機,所以才說神志內傷是直傷五臟,如果刺激太過,反而會有害。比如氣機郁滯的肝氣郁結不疏的激怒方式,對于暫時性的郁,元氣沒傷,可刺激得較重;如果郁的時間較久,脾胃失運,氣血已經不足的,就不能太過于刺激,而是用中藥、針灸等一起配合,可以用理氣運中配合針刺穴位,另外小小的激怒一下下。如果病人久郁已經傷到腎元的憂郁癥病人,此時切不能再激怒,而是要補養腎元,調和五臟平衡,使人的腎氣充足,有力疏發氣機,慢慢使人的氣機正常運轉。

所以治療疑難病的醫生非常累,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很多。而不是一張藥方打發掉這么簡單的事。另外病人自己的以及病人的家屬進行相互的配合,這樣的整體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其中有某個環節不到位,那怕醫生開最好的處方,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吳南京

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于義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論五臟苦欲補瀉+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五臟五味五行辨+中草藥歸經入味法(恒之)+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
中草藥藥性
五臟補瀉
心欲苦
五臟五味補瀉理論
大千老師講《氣道中醫》之十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通辽市| 微山县| 临沂市| 吴川市| 墨玉县| 三台县| 卢氏县| 偏关县| 浦北县| 闽侯县| 石家庄市| 福州市| 晴隆县| 东莞市| 武夷山市| 兖州市| 搜索| 兴宁市| 辽阳县| 双桥区| 巨鹿县| 贵溪市| 宜州市| 库尔勒市| 安康市| 高淳县| 泌阳县| 灵台县| 卓资县| 法库县| 仁怀市| 昌平区| 临泉县| 临澧县| 呈贡县| 手机| 大悟县| 鹤庆县| 桃园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