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辦事,遇到堵車。一輛小車和一輛SUV不知道什么原因刮蹭了。兩個車主在干道中央互不相讓,后面的車堵得一塌糊涂,兩人爭得面紅耳赤,要不是交警在旁邊,估計早就干架了起來。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類事。在外吃個早餐,同桌不小心弄臟了你的衣服,又沒有及時道歉,你為了要回“公平”,出言相加,導致矛盾升級,結果本來十幾分鐘吃個早餐變成了半小時,心情還一天不爽;職場上,一個同事得到了老板初步的賞識,拿走了你原來負責的提成多的項目,你心情郁悶,總想著怎么報復這個缺德的同事,結果導致狀態越來越差,在老板的心中由原來的積極主動變成了消極應付;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為了中個幾十萬的小標,幾家小公司臺上臺下明爭暗斗,相互殺價......
內卷帶來的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觸動著每一個敏感的神經。但你會發現,參與并在內卷競爭中的絕大多數的,無論是個體還是公司,無一例外的是弱者。
強者,都會第三種選擇!
一、弱者只有兩種選擇
第一選擇是我贏了你,第二選擇是你贏了我。
弱者之所以弱,除了物質貧乏,還有精神貧瘠。因為能力不夠、見識不夠,認知不夠,無論在什么時候,遇到矛盾,要的是一個平衡,即要么我贏,要么我輸。你把我的車刮蹭了,要么你向我道歉賠錢,要么我不放過你,必須爭口氣;企業競爭,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職場上,你傷害了我,我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我必須報復,我心里就舒坦了;家庭里,為了平衡自己的自尊,言語上必須爭個輸贏,有時候事實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掙回爭辯后的快感,證明我比你強......
很多人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都是這兩種選擇。原始社會的人類,應該也是這種思維:遇到危險的動物,要么打死動物,要么被動物吃掉。但我們現代社會的人類,還不自覺地用原始的方式去做我們的選擇,不應該自我反思嗎?說簡單點,就是不知不覺采取這種思維方式;說嚴重點,就是弱者思維。
二、強者的第三選擇
大多數的“沖突”,來自于我們深陷“我的選擇”和“你的選擇”的對立,從而任由情緒化而把我們的思維帶到極端,往往忘了我們的“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我們做這件事的根本目的。
企業惡性競爭,都是輸家,忘了是要在市場中獲取利潤,推進企業發展;同事之間的惡性沖突,往往忘了,大家來這個平臺上掙錢,養家糊口,就是把對方干掉了,又怎樣?還會源源不斷有新的同事進來,你能把所有的同事都干掉?
強者,不會這么做。因為他們牢記自己的“初心”,他們更愿意,也會自發地、更主動地找到“我們的選擇”,去尋求協同的發展。
今年原材料不斷上漲,很多制造業企業舉步維艱。但不同區域,做法就有根本的差異。張叔原來在浙江的一家制造型企業工作過,前段時間和原來的老板電話,聊起了成本不斷上漲的事。他們的做法很值得借鑒:行業協會牽頭,協會成員簽署互不殺價的承諾書,在嚴格遵守契約的基礎上,考慮市場承受范圍,共同適當漲價。在這里,沒有借機干掉同行的想法,更多的是抱團取暖,共同生存。這也是在中國,浙商、閩商、潮汕商人成功的基因之一。
而有的區域呢?
三、強者擁有強大的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自尊,是每個正常人的基本需求。但“偽自尊”卻是傷害自己的毒藥。擁有真正自尊感的人,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根本性的要什么。
很多人,為什么做不出“協同的我們的選擇”呢?因為他的自尊體系嚴重存在缺陷:這事我必須爭個輸贏,為什么,因為丟人。為什么怕丟人,因為怕別人看不起。為什么怕別人看不起,因為我要給所有人看看,我很厲害......你的一切只是為了給別人看。殊不知,真正讓人看不看得起,真的不重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有信心有能力的富足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真實的自尊。弱者,首先看不起自己,所以必須要用所謂的強大外表,去包裹沒有自尊體系的內心。最終不僅自己累,結果還不會好,一代一代,周而復始。
韓信胯下受辱的故事,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古代男子,從別人的胯下鉆過去,視為奇恥大辱,不拼個你死我活決不罷休。韓信怎么做的,鉆過去,在眾人的嘲笑聲中鉆過去。換位是我們,我們能做得到嗎?這是要多么強大的自尊體系在支撐?這是有多么強大的目標驅動在支撐!所以,韓信封疆拜侯,他是強者。強者永遠是少數,因為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尊。
看到一段話:原來,你和我爭辯一加一等于三,我會花時間告訴你這個答案不對;現在你告訴我一加一等于八,我也笑著點頭,默不作聲的贊同。
因為,我知道誰是弱者誰是強者。你爽去吧。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強者會和強者去尋求協同后的“我們的選擇”,不會在弱者身上浪費一秒的時間。浪費自己的時間,就是慢性自殺。傻子才會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