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進(jìn)京趕考,因為盤纏用盡,被迫留在葫蘆廟借宿,為了糊口,他給人家寫信、寫狀紙掙點(diǎn)小錢。雖然賈雨村因為貧困而衣衫襤褸,但是氣度不凡。賈雨村滿腹才學(xué),與葫蘆廟旁邊的士紳甄士隱過從甚密。
甄士隱覺得賈雨村有才華,如果不能進(jìn)京趕考,得個功名太可惜了。經(jīng)常邀請賈雨村到家里吃飯敘談。
中秋節(jié)時,甄士隱邀請賈雨村到書房飲酒。酒酣耳熱之時,賈雨村說出了自己的抱負(fù),并且講了自己的難處。甄士隱立刻資助賈雨村50兩紋銀,兩套冬衣。對賈雨村說:
“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賈雨村坦然接受,并沒有千恩萬謝,仍然與甄士隱吃酒談笑,三更才散。
第二天,甄士隱還想給賈雨村寫兩封薦書,以便賈雨村到達(dá)京城時“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足之地”。于是他命人去請賈雨村,沒想到,賈雨村已經(jīng)在五更天時,就啟程進(jìn)京了。
甄士隱告訴賈雨村十九日才是黃道吉日,賈雨村為什么十六就進(jìn)京了呢?
賈雨村在和甄士隱喝酒前,就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甄士隱來請他喝酒,他就做好了請求甄士隱幫忙的決定。
不過賈雨村不能像其他人那樣自己出口相求。而是要請甄士隱入甕。
甄士隱來請賈雨村喝酒,賈雨村正中下懷,也不推遲,跟隨甄士隱來到書房。賈雨村和甄士隱推杯換盞地喝酒,二人最開始“款斟漫飲,次漸談至興濃,不覺飛觥獻(xiàn)斝起來。當(dāng)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弦歌,當(dāng)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干”。
賈雨村故意裝作有七八分酒醉,狂興不禁,對月寓懷,口占一絕云:
時逢三五便團(tuán)圓,
滿把晴光護(hù)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七八分酒醉的賈雨村說出了自己沒有盤纏進(jìn)京科舉考試的煩惱,此時的甄士隱還沒有醉態(tài)。他立刻命令小童送給賈雨村銀子和衣服。
對于甄士隱來說,他早就有資助賈雨村的打算,但是怕傷害賈雨村的自尊心。今天恰逢其時,拿出銀子給了賈雨村。
對于賈雨村來說,這銀子是他刻意求來的。賈雨村以酒蓋臉,說自己沒有路費(fèi)進(jìn)京,不是他喝醉了,而是他有意為之。喝酒喝到三更,賈雨村回到葫蘆廟,等到五更天的時候,賈雨村已經(jīng)啟程了。酒醉之人會睡得一塌糊涂,哪里能早早啟程。這說明賈雨村酒量非常好,根本沒有醉。
倒是甄士隱酩酊大醉一場,一覺睡到第二天日三竿方醒。
賈雨村為了路費(fèi),裝醉,跟甄士隱耍了一個小心眼。
賈雨村在葫蘆廟的時候,是一個窮儒,可是他沒有文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酸腐,也沒有窮書生的窮酸相,他“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quán)腮”。一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形象。脂批說賈雨村有曹操、王莽的遺容。操莽這樣的奸雄,都爽快、豁達(dá)、不拘小節(jié)。需要求助,就放下身段求助。然后一抹臉,就是另一番景象。
賈雨村得到盤纏后,馬上買舟西上,去追逐功名,說明賈雨村的豁達(dá)、爽快、與不拘小節(jié)。
賈雨村進(jìn)京前托和尚給甄士隱留話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
這句不迷信“黃道黑道”,說明賈雨村不迷信因果報應(yīng),為以后忘恩負(fù)義不救英蓮埋下伏筆。
古代人迷信黃道吉日,可是賈雨村不迷信。古代人通過迷信來達(dá)到行善積德的作用。賈雨村不迷信,也就說明他這輩子不會行善積德。也沒有知恩圖報的思想。
甄士隱的資助,令賈雨村有了官職。而且英蓮是他看著長了兩三年的孩子,當(dāng)賈雨村聽說英蓮被薛蟠搶走的時候,也沒有找回英蓮,送到封氏身邊。而是任由英蓮被薛蟠擄走,成為妾室。最后英蓮被正室夫人折磨而死。
林如海資助錢財替賈雨村謀職,讓他替林黛玉存在賈府的財產(chǎn)作證,賈雨村為了討好賈府,任由賈府貪墨林家的財產(chǎn)修建大觀園;
賈政幫助賈雨村當(dāng)官,為賈雨村保駕護(hù)航。可是在賈府落敗之時,賈雨村臨陣倒戈,給賈府致命一擊。
賈雨村不迷信,不信因果報應(yīng),所以才做出忘恩負(fù)義的事情。
甄士隱給賈雨村50兩資助后,賈雨村為什么連夜就走。說明三個問題。第一,賈雨村酒量好,沒有醉,能連夜啟程;第二,賈雨村豁達(dá),肯于求助,與普通酸腐文人不同;第三,暗示他不信因果報應(yīng),為日后忘恩負(fù)義埋下伏筆。
我是潤楊,歡迎關(guān)注:潤楊的紅樓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