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個方子,為患者消掉多處脂肪瘤,在我...
我用一個方子,為患者消掉多處脂肪瘤,在我的認知中,醫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治不好病的那一刻。
人這一生注定很短暫,充滿遺憾,怎么說呢?總之就是意難平。
我感慨春花秋月,時光飛逝,年輕的時候,病人很多,到老的時候,依然很多,無力感挾裹著我,我想起了一句話:人所有的憤怒,都源于自身的無能。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工作起來比較拼命,為什么這么拼?
因為我知道,熬夜看醫書雖然辛苦,但是萬萬不及治不好病的那一刻的痛苦。
看病是個良心活,行醫多年,我一直把良心看得比啥都重要,因為一個醫生只要良心未泯,就一定會為患者著想。
這兩年,見過很多脂肪瘤患者,我沒讓他們做過手術,堅持用中藥調理,最后都差不多好了。
我不讓患者做手術,并非狹隘的門戶之見,而是我覺得,做手術除脂肪瘤,就好像農民鋤草,一場雨過后,又會長出來,因為根還在。
去年,門診來了一位患者,身上有8個脂肪瘤,小的如黃豆,大的如鴿子蛋,他說自己已經做手術割過一次,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又長了出來,并且比以前更多。
我對他說:治病,如果只治標不治本,永遠也治不好。
接著,給了他一個方子:白術,雞內金,青皮,梔子,白芥子,橘絡。
患者一看藥太少,就問我能不能加點藥?
我對他說:中醫治病,并不在藥的多少,對癥了,一味藥也能治病,不對癥,再多的藥也于事無補。
結果,他回去用了一個月,感覺瘡面變軟,凸起處也變平了,我調整藥量,讓他繼續用,前后用了兩個月,脂肪瘤已基本消除,就好像沒來過一樣,門診隨訪,至今沒有問題。
西醫認為,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可發生于身體任何有脂肪的部位。
但是在中醫看來,其實就是痰濁,可以發作于全身各處,就這個患者而言,顯然是聚于雙臂皮下,形成了中醫所謂的“痰核”,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脂肪瘤。
怎么治呢?中醫講究千人千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治法,就像這位患者,舌質淡胖,苔膩脈滑,這都是痰濕內積之象。
所以在這個方子當中,我先用了白術、雞內金,這兩味藥一補一消,白術補脾,雞內金化淤滯,白術有了雞內金,不必擔心補過了,脾氣壅滯;雞內金有了白術,又能解決久服傷正的弊端。
然后用青皮疏肝理氣,梔子清熱,以防肝郁痰阻,之所以用梔子,是因為患者舌苔黃膩,可見已有熱像。
最后,我還加了白芥子和橘絡,它們倆可以豁痰散結,特別是白芥子,可以說是治療脂肪瘤的專藥專用,醫書上形容它“頑痰可搜”,意思就是痰濕、痰柱、痰核藏得再深,它都能找到并清理掉。
《易經》云: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也。人活一世,貴有自知之明,我也老了,現在,我只想認真對待每一位來找我治病的患者,凡事無愧于心,就知足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