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哲學】
心中沒有了這五怕,整個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生路上,總要遇到這樣那樣的波折,困難,有時候甚至是危機與擊。以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去處理這些危機與擊,無不考驗著我們的勇氣與智慧了。
老子告訴我們:靜能生定,定能生慧!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在安靜的時候,心才會定下來,而只有在心定下來的時候,智慧的大門才能開,才能從容地面對一切。
《莊子·達生》中講了一個寓言故事:
一只雞被訓練得像一塊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可是所有歡蹦亂跳的雞,一見到它就望風而逃。
由此可見“靜”不但能產生智慧,還是一種力量,不可戰勝的力量!
生活中能隨時讓自己靜下來,不再害怕在這五件事,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01.不再害怕孤獨
再好的朋友,哪怕每天都在一起,無話不談,走著走著你會發現,慢慢地就沒有話了,他不再主動聯系你,你也懶得聯系他了。
人的本是自私的,獨立的,孤獨才是一個的常態,不再害怕孤獨不是你沒有了與交往的能力,而是失去了逢場作戲的低級興趣。
牛羊成群,虎豹獨行,低質量的社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當你不再害怕孤獨的時候,你已經擺脫了庸俗,將會變得非常優秀。
孤獨是優秀的開端!
02.不再害怕貧窮
害怕貧窮就是喪失信心!
當你不再害怕貧窮的時候,明你的抗壓能力將變得十分強大,內心擁有絕對的自信,這種力量足以讓你短時間之內擺脫貧窮。
不再害怕貧窮的時候,你才真正的能夠放下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你能夠真正地放下面子,給自己清零,保持空杯心態,一切從零起步。
現在的你經歷了的磨難,有了一身的傷疤,堅強的意志,成長的經驗。
只要能夠做到真正的“覺醒與自律,”他日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03.不再害怕死亡
看透生,方能活得更加的通透!
看透生的,都會有絕佳的心態,不受任何是是非非的纏繞,更不會去患得患失,把自己的一切交給自然。
莊子提倡順其自然,認為順其自然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生老病是自然之道,就好像天地有黑夜白晝的交替,是不以的意志所轉移的“道?!比绻軐⑸赐?,讓一切順其自然,便能讓心靈遨游于無窮的空間,寄托心靈于無窮的境界!
看透生不是消極,更不是厭世。而是更加的珍愛生命,更加地注重養生以后的順其自然。
04.不再害怕報應
俗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弊龅淖罡呔辰缇褪牵盒陌怖淼门c問心無愧!
當你做任何都不再擔心會有報應,那你的道德修養與做智慧已經到了很高的一種境界了。
古語有云: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當你做任何,都能遵循“道”的規律去辦事,你就不會再與發生任何爭執,順其自然地接受的一切結果。
允許別做別,允許自己做自己,尊重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認可別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很深厚的道德修養。
一個具有深厚道德修養的,還會怕有報應嗎?
05.不再害怕失去
先秦荀子的《荀子·子道》中:小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意思是:小的心態是,在還沒有得到的時候,就擔心不能得到整天的不開心。而等到他得到了以后呢,又開始擔心會失去。
所以終其一生都是憂心忡忡的,沒有一天是開心的。
我們做做事,如果像小一樣“患得患失,”那生活還有一點樂趣嗎?
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既然是福有可能隱藏著禍,禍也有可能隱藏著福。既然都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還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結束語】
陳繼儒《小窗幽記》里有這樣一幅對聯:
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榮辱不驚!
意思是: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一般的平常,才能心境平和;視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淡泊自然。
灰塵天天要落下,地板天天要掃。生何嘗不是如此,每天都有好多好多的破事要去面對,要去處理。
倘若做不到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每天怕這怕那,患得患失,那我們生的意義與樂趣又在哪里呢?
怕,是我們唯一應該害怕的東西,心中沒有了這五怕,內心一切就平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