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游人西北覽勝賞景,尤其是自駕車旅游、背包客自助游的好去處,有蘭州、河西、甘南、隴東 4個風格各異的旅游風景區和多條旅游專線。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河西地區,張掖、武威、敦煌都是享譽海外的歷史名城;甘南,這里是藏、回、東鄉、保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地,有獨具一格的民情和風俗,有氣勢雄渾的雪嶺冰峰,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甘肅的隴東地區,這里是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老區,境內除有眾多的革命遺跡外,還有道家圣地崆峒山、王母宮山以及公劉廟、菩薩山等廟會。
甘肅地處黃河上游,溝通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通陜西,南瞰巴蜀、青海,西達新疆,北扼內蒙古、寧夏;西北出蒙古國,輻射中亞。甘肅省轄12個地級市、 2個自治州。歷史跨越八千余年的甘肅,融絲路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伏羲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隴東黃土地文化為一體,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帶,是我國早期文明最輝煌的地方之一,甘肅在中國西部形成一道神秘而獨特的文化風景。甘肅大地上散布著上千處人文景觀,其中有堪稱世界石窟壁畫藝術寶庫的敦煌莫高窟、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以泥塑著稱于世的天水麥積山石窟、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等。甘肅地域遼闊,自然風光優美,茫茫的戈壁、淳樸的黃土高原、廣袤無垠的草原、潔白瑩潤的冰川共同構成了一幅雄渾壯麗的畫卷。鳴沙山·月牙泉的奇異組合,給神秘沉重的絲路古道增添了一絲輕松愜意。
甘肅甘肅蘭州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蘭州是一座唯一黃河環繞的大都會,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和大自然為蘭州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并曾入選中國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蘭州市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處,文物點50多處,古遺址50處,古城12處,古建筑15余處。蘭州又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和大自然為其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并曾兩次入選全國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徐家山、吐魯溝、石佛溝;市區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觀、等名勝古跡,還有蘭山公園、西湖公園、濱河公園、水上公園等風格各異的景點。
【交通】甘肅蘭州轄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紅固區五區,及皋蘭、榆中、永登三縣。蘭州是甘肅省省會,位于甘肅省中部,蘭州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蘭州是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旅客集散地,是中國東中部地區聯系西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隴海線、蘭新線、蘭青線、包蘭線四大鐵路干線交匯于此。
甘肅嘉峪關市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省嘉峪關市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這里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它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地處酒泉盆地西緣。嘉峪關市著名景點有:萬里長城、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心臟、黑山巖畫、魏晉墓地下畫廊、七一冰川、祁連積雪、瀚海蜃樓、長城博物館、討賴河大峽谷、花海魔鬼城、乾圓山莊、新城草湖、石關峽、黑山湖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和關城文化旅游景區等。
【交通】甘肅嘉峪關市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肅州區,西連酒泉玉門市,南倚祁連山與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北枕黑山與酒泉市金塔縣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
甘肅天水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天水是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天水著名景點有:麥積山石窟,伏羲廟,仙人崖,南郭寺,大地灣遺址,水簾洞石窟。
甘肅天水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296處,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還有其他大小石窟 6處。天水麥積山石窟薈萃了從公元 4世紀末到20世紀,約1600年間的7730余尊塑像,并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藝術走廊”。環繞麥積山方圓數十里分布的植物園、仙人崖、石門、凈土寺、曲溪、香積山、桃花溝和街子溫泉度假村,共同組成了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交通】甘肅天水,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天水市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
甘肅酒泉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秀麗的山川,淳樸的民風,構成了獨具西部特色的絢麗畫卷。酒泉市著名景點有:敦煌莫高窟、敦煌博物館、西漢酒泉勝跡、陽關、大法幢寺、瓜州榆林窟、安西鎖陽城、鳴沙山、月牙泉、敦煌古城、敦煌三危山、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老君廟油礦舊址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等。
莫高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藝術內容最豐富而又精湛的石窟群,現存洞窟最早建于十六國朝代,其后經歷了十個朝代1000多年時間的不斷開鑿,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個,內有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此外,酒泉的自然風貌具有無窮的魅力,莽莽黑戈壁灘上的每塊石頭,都能講出一個故事。無邊無際的黑色礫石,不知是烈日還是古戰場的烽火燒焦了它,放射出古老而又迷人的靈光。天無飛鳥,地無草木的金色沙粒上,柔和流暢的線條,如凝固的泥浪,流向天際。且不說三危山、鳴沙山、月牙泉之神、之奇、之美,現代冰川就足以使人留戀忘返。這里一個個水晶石般的世界,使含情的綠洲被古老的絲綢之路連在一起,似一串綠寶石掛在大戈壁坦蕩的胸前。
【交通】酒泉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城市。酒泉東接張掖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北接蒙古國。甘肅酒泉市下轄肅州區、玉門市、敦煌市、金塔縣、瓜州縣、肅北縣和阿克塞縣,莫高窟就位于酒泉敦煌東南25公里鳴沙山麓的大泉河畔。
甘肅金昌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省金昌市是絲綢古道上的旅游新城,金昌著名旅游景點:御山峽圣容寺、西大河、窟窿峽、驪靬古城、鐘鼓樓、皇城軍馬場、巴丹吉林沙漠、漢明長城和永昌北海子公園等。甘肅金昌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有反映人類早期活動的二壩、三角城、鴛鴦池遺址;有以明代鐘鼓樓、北海子、武當山為重點的古建筑群,以圣容寺、云莊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圣地;有揭示古羅馬軍團千古之迷的驪靬古城遺址;境內金川峽、皇城、西大河三大水庫風景區是人們避暑休閑的理想去處。永昌景內有天山積雪、云莊鋪翠、柳池漾月、金水潺潺、東崗晚照、西嶺晴嵐、南峪龍騰、北山獅伏等景觀;巴丹吉林沙漠、鎳都“工業游”旅游資源,現代科技廣場、植物園、東湖景區等為新的旅游景點。金昌的民俗、節慶活動主要有農歷四月初八的廟會,驪靬魚鱗陣,節子舞,古羅馬兵陣,斗獸表演,毛卜喇“萬”字燈。
【交通】甘肅金昌市,下轄金川區、永昌縣,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東段,祁連山北麓,阿拉善臺地南緣。北、東與民勤縣相連,東南與武威市相靠,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相接,西南與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搭界,西與張掖市山丹、民樂縣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毗鄰。
甘肅白銀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白銀市有20多個奇景奇觀,著名景點有:黃河石林、靖遠雪山寺、哈思山、平川武當山、靖遠古渡、壽鹿山和會寧會師舊址等。其中,景泰縣老龍灣黃河石林氣勢壯觀,氣象萬千,被稱為中華奇觀,是一處獨具豐韻的旅游景觀,已被列為甘肅中部黃金旅游線之一;剪金山地處白銀市白銀區,山上現存建筑物為清代所重修,整個建筑群分三路布局,南路為中軸線,從低到高依次為三清洞、天王廟、天橋、土地廟、子孫宮、四元君殿、采花將軍殿、靈官殿、雷神殿等,以 420級上天梯連通;壽鹿山自然保護區,屬甘肅中部干旱地區北部半荒漠地帶,由壽鹿山部分和昌嶺山景泰部分組成。
【交通】白銀市,是甘肅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白銀南連省會蘭州,東、北面與寧夏、內蒙古接壤,是西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白銀市轄白銀、平川兩區和靖遠、景泰、會寧三縣,市政府駐白銀區。
甘肅慶陽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慶陽素有“隴東糧倉”之稱,也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開啟了農耕文明的先河。這里是“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的故鄉,是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的出土地;這里是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舉世矚目的《黃帝內經》;這里是原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被譽為“永遠的紅區”。慶陽著名景點有:周祖陵、公劉廟、隴東民俗博物館、岐黃中醫藥博物館、子午嶺、紅色南梁、山城堡戰役遺址、北石窟寺、石空寺石窟、東老爺山、夏家溝森林公園、潛夫山森林公園、東湖公園、南小河溝等。
【交通】甘肅省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最東部,陜甘寧三省區的交匯處,系黃河中下游黃土高原溝壑區。慶陽市下轄地區西峰區、正寧縣、華池縣、合水縣、寧縣、慶城縣、鎮原縣和環縣。
甘肅定西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定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貴清山、遮陽山、蓮峰山等享譽國內外。新石器時代著名的馬家窯、齊家、寺洼等文化遺址,西起臨洮綿延 300公里的戰國秦長城遺址,海內外李氏尋根敬祖的“李氏堂”和通渭溫泉等極具開發價值。境內還有漢代新莽權衡、唐明皇御筆“哥舒翰記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銅鐘等國家重點文物,同時還有獨具風格的渭源灞陵橋、氣勢雄偉的隴西威遠樓。
【交通】定西市是甘肅省轄地級市,位于甘肅中部,通稱“隴中”,是蘭州市的“東大門”。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審定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定西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也是蘭州市的東大門,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距蘭州市僅98公里,與關中—天水經濟區和蘭白都市經濟圈毗鄰。
甘肅隴南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省隴南市,歷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秦第一陵園--秦西垂陵園位于禮縣大堡子山。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隴南的仇池山。 甘肅隴南著名旅游景點有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陰平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萬象洞;國家級重點保護、甘肅唯一具有北亞熱帶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被贊譽為“甘肅的西雙版納”;分布于全市各縣的大河壩、三灘、紅土河、梅園溝、云屏山等自然景點,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溝”。擁有 4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都裕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武都裕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文縣尖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3個國家森林公園(文縣天池、宕昌官鵝溝、成縣雞峰山)和 2個國家濕地公園(文縣黃林溝國家濕地公園、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等。
【交通】隴南是甘肅省轄地級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巴山區,東接陜西,南通四川,扼陜甘川三省要沖,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隴南市下轄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縣、文縣、西和縣、禮縣和康縣。
甘肅臨夏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臨夏有雄偉壯觀的炳靈寺石窟、水勢洶涌的劉家峽水庫、松鳴如濤的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以及位居河州24關之首的積石雄關等著名景點。積石關,舊名臨津關,為前涼張軌所置,位于積石山縣大河家鄉關門村西,是河州二十四關之首。關內“積石神工”,又稱“導河積石”、“積石奔流”、“積石鎖鑰”被列為河州八大景之首,繪有“積石神功圖”。松鳴巖風景名勝區位于和政縣南端陡石關口,景區由西方頂、玉皇峰、南無臺、雞冠山四峰組成。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AAAA級)位于永靖縣境內,由炳靈寺石窟以及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電站等組成。臨夏花兒是源于臨夏的一種高腔山歌,流傳于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陜西、四川的部分地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臨夏州為“中國花兒之鄉”。
【交通】甘肅省臨夏州位于黃河上游,東臨定西市,西倚青海省,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北瀕蘭州市。臨夏州下轄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康樂縣、東鄉族自治縣和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甘肅甘南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甘南被譽為美麗神奇、純凈圣潔,世人仰慕的人間仙境—香巴拉,甘南質樸,甘南驚艷,甘南遠離凡塵,甘南是藏傳佛教的圣地,甘南更是背包客的天堂。被喻為“甘肅的小西藏”,寺院的金頂紅墻,佛塔、經幡、嘛呢堆,散漫在甘南草原的每個角落,成為高原上獨樹一幟的人文景觀,生活在這里的藏族信教群眾,早己把祈愿、朝圣、禮佛、放生,看作是生活的一個部分,整個甘南,充滿了濃濃的藏地氣息。甘南著名旅游景點,自然景觀有蓮花山、迭山、翠峰山、太子山和白石崖溶洞等;人文景觀有拉卜楞寺、郎木寺、禪定寺、貢巴寺等,不勝枚舉。甘南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以優美的藏族彈唱聞名于西藏,民族風情有正月十三曬佛節、正月十四跳神節、正月十五酥油燈會、七月和十月的大法會、博峪采花節、黑水溝朝水節、元宵節松棚燈會和蓮花山花兒會,等等。
【交通】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國甘肅省南部,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境內草原廣闊。甘南因行政區域在甘肅省南部,并以藏族為主體自治民族而得此名。甘南南與四川阿壩州相連,西南與青海黃南州、果洛州接壤,東部和北部與隴南市、定西市、臨夏州毗鄰,下轄合作、夏河、瑪曲、舟曲、碌曲、迭部、臨潭、卓尼,州委、州政府駐合作市。
甘肅武威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省武威市是“中國旅游標志之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葡萄酒城”、享有“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中國葡萄酒的故鄉”等美譽。甘肅武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市級文物保護點540多處,突出的代表有“一馬”(馬踏飛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羅什寺塔)、“一廟”(文廟)、“一堡”(瑞安堡)。武威古稱涼州,歷史上曾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要沖,河西四郡之一。武威著名景點有:雷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鳩摩羅什寺、文廟、天祝三峽等。
【交通】武威是甘肅省下轄市,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東臨省會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武威市區位優越,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臨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處于亞歐大陸橋的咽喉地位和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的中心地段,蘭新、干武鐵路、G30、G312 國道貫穿全境。
甘肅張掖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省張掖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國家級濕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張掖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發菜、絲路春酒等。
【交通】甘肅省張掖市,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漁米之鄉”之美稱。張掖市轄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有漢、回、藏、裕固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
甘肅平涼旅游風景圖
【景點】甘肅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游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出土于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游景點 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旅游景區12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西周第一臺--古靈臺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蓮花臺、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云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等,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游、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交通】甘肅省平涼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陜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陜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陜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平涼市下轄崆峒區、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和靜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