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哲理】
普通人用嘴說話,聰明人用腦子說話,智慧的人用心說話
有人曾說,普通人用嘴說話,聰明人用腦袋說話,智慧的人則用心說話。何謂用心說話?其實就是說話要有“心機”,真正厲害的人,說話時往往會注意觀察細節,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也能夠變著花樣把話說出來,從而為自己贏得好人緣。總的來說,做人,要想贏得好人緣,在說話時要懂得以下八種“心機”!
一,慎談他人忌諱的話題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有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不愿意自己的糗事、缺陷和隱私被他人說出來,這是絕大部分人都有的心理。所以,做人,要想贏得好人緣,說話時要有“心機”,就得慎談他人忌諱的話題,這樣才能使自己在說話時做到游刃有余,避免給他人也給自己自己帶來種種不愉快。
二,逢人且說三分話
逢人且說三分話,不是不能全說,而是沒有必要說的就不要說。做人有“心機”的人,說話謹慎而保守,是沒有必要說或者不應該說的緣故,決不是他做人不誠實,更不是狡猾。做人坦率從不代表說話不留余地,所謂禍從口出,說話太多往往就會惹禍太多,一個人,要想贏得好人緣,管不住自己的嘴,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三,避開無謂的爭論
說話有“心機”的人,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無謂的爭論時,不會讓自己糾纏其中,而是會盡量避開!這是因為,他們懂得無謂爭論的爭論不僅有傷和氣,容易得罪人,還會浪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爭論的結果,要是你輸了,你要受氣,影響自己的心情;萬一贏了,因此而得罪人,對贏得好人緣有弊無利,等于還是輸了。所以,最好還是避開無謂的爭論。
四,讓忠言不那么“逆耳”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是流傳千年的至理名言,說話有“心機”的人當然也會奉行這一準則,不會拒絕向他人進忠言,但是他們一定會講究方式方法,讓忠言聽上去不那么逆耳。其秘訣在于,善于察言觀色,如非必要,說話會盡量委婉,不急不躁,如春風化雨,沁人心田。
五,開玩笑要注意分寸
玩笑是人際交往的調味品,能夠有效活躍氣氛,但開玩笑一定要把握尺度和分寸,否則容易適得其反,弄巧成拙。有“心機”的人說話從不古板,但卻能拿捏住開玩笑的分寸,絕不會因為開玩笑讓自己變為一個玩笑。
六,用“是”替換“不”
凡是說話有“心機”的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會有意識地在在一開始就引導對方說“是”,盡量避免其采取否定和拒絕的態度,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既達自己的目的,又做到求同存異,有效避免各種沖突。假如你想贏得好人緣,在說話時就應該盡量避免在同一件事上與對方出現相異的觀點,而是要利用雙方在相同事件中所持的相同觀點,來引導讓對方不斷地說“是”。
七,及時彌補失言
馬有失蹄,人有失言。馬失蹄了可以重新站起來,人失言了可以用說話巧妙彌補。說話總有不當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做到處驚不變,鎮定自若,積極尋找各種補救措施,這也是想要贏得好人緣,在說話時必須得有的一種“心機”。
八,說話要講究場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際交往中,說話要有“心機”,也是如此,要講究場合,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話題和話術。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場合說會有不同的效果。說話如果不注意場合,就容易成為一個不合時宜的、不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