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不少人感嘆:這個世界上投機取巧的聰明人太多,腳踏實地的笨人太少了。
上班偷個懶,以為把上司哄好就行了;方案不容易通過,每次過去都帶點“小禮物”;這個單位不好進,塞個紅包吧……
不踏踏實實做事,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耍小聰明上,奢求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這樣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
實際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背后都下足了笨功夫。笨,才是最高級的聰明。
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生精通12種語言,有人問他學習語言的訣竅是什么?
季羨林說:“學習語言就是聰明人用笨辦法,多讀,多練;聰明人用聰明辦法,學不扎實;笨人用笨辦法,還能記得住一點,笨人想用聰明辦法,那就完蛋了。”
像季羨林這樣的大師,尚且用笨辦法,普通人哪有捷徑可走呢?
前一段時間《安家》熱播,再一次為孫儷帶來了更高的人氣。
很多人認為孫儷是幸運的,一出道就演女主角,演藝事業順風順水,表面的風光背后,孫儷也是下足了苦功夫。
每次拿到劇本,孫儷都會用心揣摩人物角色。劇本上面密密麻麻做滿了筆記,入組前臺詞已經背得行云流水,為角色體驗生活,甚至還會從頭開始學習角色的技能。
拍《甄嬛傳》時共有1500場戲,孫儷一人就有966場,光劇本就有50多本。孫儷根據人物不同時期的不同心境把劇本分門別類,揣摩得滾瓜爛熟,以至于一開機就能快速進入狀態。
為了拍好《羋月傳》,孫儷查了大半本詞典,甚至跑去復旦大學找歷史系教授補課。
在孫儷的概念里面只有笨鳥先飛和熟能生巧兩個方法。
她曾說:“我沒有訣竅,我的方式很‘笨’,做一件事,就重重地把力氣打下去。‘笨’對我來說,就是最直接的力量。”
光環榮耀的背后,無一不是多年的百煉成鋼。
其實,不管是誰,想把事情做好,先下足功夫再說。所謂的捷徑,走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條。
很多人的聰明都透著自以為是,看似少走了很多彎路,實現了目前利益最大化,實際上都是在給未來的人生路挖坑。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下笨功夫,穩扎穩打,踏踏實實,看似走得慢,卻能走得遠。
人生路上,不走捷徑,才是最大的捷徑。
《紅樓夢》里的王熙鳳,八面玲瓏,圓滑世故。為人處世,可謂耍盡花招。
她毒設相思局,整死賈瑞;
她弄權使權,逼人退婚,導致一對癡情兒女雙雙自盡,自己卻暗吞三千兩銀子;
她大潑酸醋,鬧得天翻地覆,鮑二家的含羞自盡;
她表面上裝好人,暗地里折磨尤二姐,尤二姐死后,她又指使尤二姐的原未婚夫張華狀告賈府,訛了寧國府500兩銀子,后又想殺了張華滅口;
她扣押大觀園姐妹丫鬟等人的月例錢,出去放高利貸;
最后,東窗事發,她做的壞事全都敗露,賈母王夫人也保不住她。
賈府敗亡后,她成了賈家唯一入獄的女人,死后,被扔在亂葬崗。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可謂是王熙鳳一生最好的寫照。
費盡心機,結果把自己給算了進去。
相反,賈府中和王熙鳳地位相當的李紈,卻善始善終。
李紈為人厚道,從不參與大觀園的是是非非,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安靜地守著兒子度日;
她多恩寬厚,對下人從不苛責,還經常施以恩惠;
她善良,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園中的小姐丫鬟們都想借機戲耍一下劉姥姥,李紈聽說后,半開玩笑似的勸說他們不要戲弄劉姥姥。
機關算盡,不如厚道仁心。
王熙鳳百般算計,緊要關頭卻輸給了李紈一顆善良、淳樸的心。
做人還是要“笨”一點,太聰明,反被聰明誤,笨一點,反倒有好福。
《道德經》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笨”不是傻,而是一種通情達理和厚道待人的處世之道。
凡事看開一點,不斤斤計較,不咄咄逼人,不欺人,不害人,最終福氣也更多。
清代名臣張英,父子二人都曾在朝為相,在當時也是一段佳話。
雖然位高權重,但張家為人和氣,行事低調,在老百姓中口碑很好。
有一年,張英收到一封家信。老家的鄰居要擴建府邸,占用了兩家公用的一條通道,張家人不同意。
兩家開始打官司,但鄰居家也有人在朝中做大官,雙方互不相讓,縣官也不敢輕易判決。
張家人寫信希望張英出面擺平此事。張英收到信后,只回了四句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讀后很慚愧,不僅不再爭地,還主動讓出三尺地來。鄰居家看到張英如此舉動之后,也是很不好意思,也主動讓了三尺地出來。
空出來的六尺地,成了一條公用的小巷,就是日后聞名遐邇的“六尺巷”。
朝廷得知此事后,特命修建了一座牌坊,寫上了“禮讓”二字。
一段佳話就此流芳。
《菜根譚》:“一場閑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
意思是:拼命爭來一場對生命無意義的富貴,即使得到了,還不如不要;匆匆忙忙度過百年光陰,即使壽命很長,也如夭折。
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大動干戈,傷神費力,是很劃不來的。
“笨”,是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寬厚包容的胸懷氣度。
做人笨一點,看淡得失,不計較蠅頭小利,學會放下,學會禮讓,才能活得更自在。
劉瑜說:“笨是一種人品。”
這世界很少給“笨”人掌聲,但“笨”人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敬佩。
笨人,做事認真踏實,靠譜信得過,把事情交給他們放心。
笨人,不工于心計,不狡詐陰險,與他們交往安心。
笨人,寬厚善良,不斤斤計較,與他們相處舒心。
做人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那些能達到人生高境界,欣賞到人生曼妙風景的往往都是些“笨”人。
他們本本分分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可能會吃些眼前虧,失些小利益,但終有一天,時間會揭曉答案:
“笨,才是最高級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