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
【情感空間】
幸福家庭的三大要訣:
爸爸被尊重,媽媽被寵愛,孩子被接納
作者:閆濤老師
【篇首語】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之所以相似,都是因為掌握了這三大要訣。
爸爸被尊重,家庭更和諧
幸福的家庭源于愛,而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須有尊重。這也是中國家風的體現!
這份“尊重”,應該給爸爸多一些。
如果爸爸在家庭中沒有尊嚴,男性的胸襟和氣概就會被壓縮,取而代之的,是暴戾與瑣碎。
著名的婚姻情感專家愛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曾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母親才藝俱佳,身兼數職,收入可觀。相比之下,父親處于弱勢。母親強勢專斷,大事小情都不與父親商量,甚至暗示自己一個人也會過得很好。父親不被尊重,變得嘮叨瑣碎、暴躁易怒,絲毫不見大男人的開闊和挺立。因此,艾格里奇博士兒時,一度被困囿于家庭瑣事,每天小心局促,生怕因小事惹父母生氣。很長一段時間里,他膽小怯懦,不敢主動交友,拒絕探索外界。
家庭中,如果父親不被尊重,孩子會出現諸多性格問題:
孩子會喪失自信和勇氣,變得目光短淺、格局狹隘;
男子漢特有的勇猛和野性也會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內向封閉的個性、討好型人格和“老好人”式的做派;
不被認可或“小透明”式的爸爸,會讓孩子變得卑微、讓家庭越過越“窄”。
而被充分尊重的爸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父親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覺,自然闖勁十足,事業走高。作為父親,更是以身作則,被尊重的爸爸,就是這么有自信、有底氣、有成就感。他會更加寵愛媽媽,更主動關愛孩子。
更重要的,是有了威信,爸爸的自信、氣度與格局,就會應運而生。 男性特有的優勢——邏輯性、創造力、洞察力、探索力、冒險感等等,會充分發揮。
孩子的眼界和心胸、家庭的層次和格局,也隨之節節上升。
媽媽被寵愛,家庭更幸福
媽媽的幸福感,源于那個寵愛媽媽的爸爸。
爸爸帶孩子自有一套,說明在家中被肯定、受尊重、樂于發揮。這樣暖意融融、有愛幸福的家庭,怎能不讓人心生羨慕。
家庭的幸福度,往往取決于媽媽被寵愛的程度。
沒有被呵護好的媽媽,就會因為常年忍受丈夫的酗酒和暴力,委屈深、怨氣多、戾氣重。這樣的母親會整日抱怨丈夫、苛責兒子。
沒有被愛滋養過的母親,內心匱乏、情感干涸、情緒化。
她們不僅沒有能力去付諸愛,還會用最糟糕的一面反噬伴侶、將負面情緒轉嫁給孩子。
在寵愛中生活的媽媽,則全然不同。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媽媽,孩子看在眼里念在心中,從小內心安定,品學兼優,責任感強。
于孩子,媽媽的心態,是“家庭的晴雨表”。
于丈夫,妻子的情緒,是“家庭的定心丸”。
一個陽光普照、溫暖融融、幸福美滿的家庭里,一定有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媽媽。
這樣的媽媽,情緒穩定,脾氣溫和,心態平衡。
愛滿則溢,她會自然地為他人考慮、愉悅地為孩子付出、樂意地與丈夫比肩,鮮少委屈抱怨。
當生活不盡如人意時,也能以樂觀寬容的心態去面對。
西方有句諺語:“Happy wife,happy life.”意思是:“有幸福的妻子,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媽媽被寵愛、被優待,家庭才會更溫馨。
孩子被接納,人生更從容
父母決定家庭的底色,孩子代表家庭的未來。
快樂成長、身心健康的孩子,其背后的力量,不是批評、訓斥、挑剔,而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納。
接納是潛力巨大的心理營養,當孩子的生命注入這種養分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破繭成蝶。
一位曾經是奧運冠軍的母親就做的很好,她的兒子,像很多青春期少年一樣,迷上了打游戲,并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世界冠軍的兒子想打電競,聽著就讓人大跌眼鏡。
但她不但不批評,反而給予百分百的尊重和接納:“如果你真的感興趣,你可以走這條路,電競世界冠軍也是冠軍,沒什么不一樣。”
她去考察了國內兩家最頂級的電競俱樂部,把中國電競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道路一一作了分析,讓兒子自己決定。
后來,兒子明白了“愛好”和“職業”的不同,覺得還是乒乓球對自己來說更有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她以強制打壓的方式對待兒子,很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兒子叛逆反抗,徹底沉迷于游戲,荒廢了學業。
“接納”不僅能推動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更能點亮孩子的夢想。
有一個有關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其中一個小朋友的父母令人欽佩。
這個男孩從小就愛調皮搗蛋、打架惡搞。學習成績差,甚至連作業也寫不完。
幸運的是,他的父母用接納的方式,去引導去糾偏。他們一點點將孩子的魯莽大條,轉化為熱血斗志,引導他找到內心所愛。
中學時,他遇到了橄欖球。在高強度的訓練和對抗中,發揮體能優勢,釋放男兒血性。
2016年暑假,他入選了國家隊,代表中國出征世界橄欖球青年錦標賽。
如果沒有極盡接納的父母,就沒有開幕式上,那個慷慨激昂唱國歌的男子漢。
中國臺灣省的個人成長作家張德芬說過:“親密的家人之間,靠能量的相互作用在互動,孩子的能量場比較開放,所以很容易收到大人的影響。”
要說最正面、積極、有效的影響,非接納莫屬。
孩子被全然接納,內驅力和潛力就會被自然激發,成長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情操高尚的人。
同時,孩子在被接納的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學會了接納他人。
他會對父母多一份體諒、孝順和尊敬。
也會對他人的不同、觀念的差異、人生的起落,多一份理解、包容和尊重。
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家庭的道路,自然幸福長久。
家,是父親—母親—孩子相依相偎的三角形。
一個被尊重的爸爸、一個被寵愛的媽媽、一個被接納的孩子——由此所構成的三角形,最堅實、最穩固。
被尊重的、擁有自豪感的爸爸,會將大格局鋪向家庭;
被寵愛的、擁有好情緒的媽媽,會將幸福感溢滿全家;
被接納的、內心有光的孩子,會成長為自信樂觀勇敢的人。
一個幸福的家庭就該如此:爸爸被尊重,媽媽被寵愛,孩子被接納。
尊重、寵愛、接納,是家庭的粘合劑、也是源動力。
它會讓愛和能量在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流動、溫暖有力。
在家庭中,只要做到父親被尊重、母親被寵愛、孩子被接納,這樣的家庭自然而然幸福而美滿,興旺且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