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在許多家長眼里是孩子的“禁區”。“別進來,危險。”“這里油煙重,快出去。”當好奇的孩子想走進廚房看看、摸摸的時候,經常被爸爸媽媽拒之門外。而近日,“廚房教育”卻在一些國家火爆起來,很多只有兩三歲的小朋友被父母帶進了“廚房學?!?。專家認為,從三歲開始,家長就應該讓孩子走進廚房,因為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動手和自理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系。
阿根廷:4歲下廚,國外流行廚房教育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國內的小朋友們快放寒假時,阿根廷的幼兒園也要開始放暑假了。最近,人在阿根廷的anton媽曬出的兒子這學期的一些手工作品照片成了親子群里的大熱話題。“國外的幼兒教育看似都在輕松地玩耍,實際上大到愛護環境、親近自然,小到與人相處、動手動腦,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從這些稚氣的圖畫和手工制作中,我們不妨看看國外幼兒園是怎樣進行藝術教育的。
anton媽說,老外非常注意培養孩子從小就幫助做簡單的家事。剛剛過去的這個圣誕節,兒子從幼兒園帶回了自己做的圣誕小餅干。“兒子的幼兒園里在 kinder4階段(四歲班)就開設了烹飪課,老師會帶他們一起烤餅干、打果汁、拌沙拉等,做一些不使用明火的簡單餐點。課外活動也可以選擇參加 cooking的項目。”
在阿根廷,每個小朋友在幼兒園里都有一頂印著自己名字的廚師帽。孩子們還會把在幼兒園里做的各種小點心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父母也都會對他們的勞動給予熱情鼓勵。
對于孩子們來說,烹飪其實是一種很有趣的游戲?!叭缤覀冃r候,在爸爸媽媽包餃子時,自己也在一旁拿塊面團捏小人,這是溫暖一生的美好記憶。”
美國日本:美食節目 vs 廚房學校
雖然中國的父母們不大讓孩子進廚房,然而“廚房教育”近來在日本和美國都流行了起來。美國的一家電視臺開設了由9歲小男孩主持的美食節目,而日本則開設了專門的“廚房學校”,為了讓孩子增長學習能力、培養智能,很多只有兩三歲的小朋友也被家長帶到“烹調教室”參加學習。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日東京的小平市就開設了一家“親子料理教室”。一次大約可以容納6戶人家一起學習。小孩子們在父母的指導下拿起菜刀,按照大人的指導學習烹調。比如讓孩子學會怎樣打雞蛋才能避免蛋殼不掉進碗里、不能用肥皂清洗小海貝等。淘米、洗菜、切菜……孩子們穿著小圍裙、戴著小袖套,孩子們在家長的親手把持下,一點點把胡蘿卜等切成絲。
據主辦者介紹,“親子料理教室”本來是針對小學生為對象舉辦的,可是發現幼兒開始增加,最小的小朋友只有兩歲。“好習慣從小就要培養”。帶孩子來學習烹調的家長則認為,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菜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也可以讓他們體驗到勞動的辛苦。
中國:“從小就要培養” VS“不是非學不可”
談起“要不要讓孩子進廚房”,接受采訪的家長看法不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己動手做飯”的能力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也有人覺得“孩子應該有獨立能力但未必要學做飯?!?/p>
方小姐的女兒今年讀小學三年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方小姐說自己從來沒有讓女兒進過廚房做家務?!皠e說孩子了,我自己都不怎么進廚房的,從小到大都是媽媽做飯的,女兒生下來之后我們就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或者時不時地就上酒樓吃,感覺也沒什么。等女兒以后長大了,估計都是吃快餐了,誰還有空進廚房啊。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做飯并不是一定會不可的?!?/p>
而伊伊媽媽則認為讓孩子從小就在廚房鍛煉鍛煉很有必要?!皯摻虝⒆诱疹欁约?。要不長大了,自理能力差的話是要受罪的。我們不可能天天陪著他們吧?!闭f起女兒在廚房的表現,伊伊媽媽很有成就感?!耙烈寥龤q的時候就對廚房很好奇,總是跑進來這個看看、那個摸摸,我就讓伊伊幫忙洗洗菜、遞遞碗筷。后來我試著教伊伊做一些簡單的菜,如水果沙拉、涼拌黃瓜等。我會先給她示范,讓她熟悉整個過程,再讓她自己動手做?,F在伊伊上幼兒園大班了,在廚房,她可是我的好幫手。廚房水開了,伊伊會喊我;她還會幫我切些容易切的蔬菜。和女兒一起在廚房做菜真的很開心。”伊伊媽媽說,開始孩子難免會出錯,但是只要多點鼓勵,耐心教教,孩子就會慢慢學會。
專家看點:“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從小就進廚房呢?廣州“心智源”教育中心主任劉中良認為,對孩子來說,“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三歲就下廚有助學自立:專家認為,“進廚房”對于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有很大幫助?!叭龤q小朋友的身體活動能力已經較強,他們渴望擴大獨立活動的范圍,不斷嘗試去獨立完成新的事情,三歲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識’的關鍵期。家長應該因勢利導,而讓孩子在廚房中經受鍛煉正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孩子認識自己力量、培養自信心的機會。”
專家認為,“讓孩子在廚房里擇菜、洗菜、淘米煮飯,甚至學會煲湯、炒菜,可以讓他們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賴、被依靠的,對于安全感、自信心、獨立性都有助益。這有利于獨立個性的形成。相反,如果家長沒有給3歲的寶寶提供獨立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什么事都不愿自己做,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習慣,這對孩子日后的發展非常不利?!?/p>
從做飯中學習知識技能:日本“廚房學校”的主辦者認為,在廚房里,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和技能?!皬N房能夠教給孩子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從小就受到危險的菜刀、火的刺激,并學會和這些危險的東西打交道,可以讓孩子的手腳靈活,并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從廚房的學習實踐中認顏色、數數,體驗酸甜苦辣的不同。”
勞動的辛苦需親身體驗:專家認為,如果孩子從小就被養成動輒去飯店“撮一頓”的習慣,則很容易形成好逸惡勞、愛享受的性格?!懊朗车拇_是一種享受,但家長應該讓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勞動,這種勞動首先是要有錢去買食材,然后自己親手加工,流很多汗才能變成可以入口的食物。正所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貫的‘飯來張口’,孩子就無法感受到‘享受必須靠辛苦才能換來’,而是認為任何享受都只需要索要,不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害的?!?/p>
“進廚房”增進親子關系:“在廚房做菜燒飯,可以讓身心放松,不僅可以舒緩壓力,還可以讓家人之間更加親密。”香港親子教育專家劉云翔認為,在廚房里和孩子一起勞動,是很好的增進親子關系的方式。“很多父母常抱怨沒時間陪孩子,事實上增進親子關系未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是需要一個‘有效時間’。在這個‘有效時間’里,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一個工作,這個過程中有交流、有協作,最有助于增進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