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自古人杰地靈,繁華之地,13市上榜華頓經濟研究院16年10月20日在上海發布“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屬于經濟發展十分均衡的省份之一。
蘇州—位列百強榜第七位
江蘇1
蘇州在2016年是榮耀加身的一年,各種光環照耀。
2016年1月,蘇州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蘇州首次被定義為一線城市。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蘇州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六。
南京—位列第11位
江蘇2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南京地處中國東部地區、長江下游、瀕江近海。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97平方公里,是長三角地區及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
無錫—位列14位
江蘇3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無錫被定義為一線城市。
南通—位列24
江蘇4
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于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瑯、北上海,古稱通州。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 、現代化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 ”,被譽為“北上海” 。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于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
徐州—位列32
江蘇5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云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
常州—位列34
江蘇6
常州,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于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鹽城—位列41
江蘇7
鹽城,隸屬于江蘇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東部,位于長江三角洲北翼。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揚州—位列42
江蘇8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是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也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又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的美譽。
泰州—位列49
江蘇9
泰州是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為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700多年前,馬可·波羅游歷泰州,稱贊“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泰州所轄縣市(區)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百強縣,同時泰州也是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鎮江—位列53
江蘇10
鎮江,位于江蘇省西南部,中國東部沿海、江蘇南部,古時稱“潤州”,民國時期為江蘇省省會。是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和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匯就中國“江河立交橋”坐標,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淮安—位列78
江蘇11
淮安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
連云港—位列93
江蘇12
連云港集“海”(連島海濱浴場)、“古”(海州古城、民主路老街、連云老街、六朝一條街)、“神”(花果山)、“幽”(海上云臺山)、“奇”(漁灣)、“泉”(東海溫泉),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 這里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擁有江蘇省大面積濱海濕地、海洋灘涂,境內通榆運河、生態漁業發達,自古以來就享有“魚米之鄉”之稱。
宿遷—位列99
江蘇13
宿遷,江蘇省省轄市,位于江蘇省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圈、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宿遷是中國酒都,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于此。2012年8月授予宿遷“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
華頓經濟研究院把非經濟(軟經濟)加入衡量體系,更加全面、科學地衡量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五個文明”的建設發展水平。
百強城市占據國民經濟大半江山,是未來振興經濟的主戰場,江蘇13市全部入選,也代表了江蘇以后的不平凡,注定在經濟騰飛的道路上留下濃妝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