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可以滋養身體的所有器官,使它們正常工作。也就是說,氣血充足,人就會健康。但如果氣血不足,可能會讓你出現各種小毛病。中醫理論也認為“氣血充盈,百病不生。”換句話說,人以氣血為本,氣血充足才能健康,反之亦然。所以今天王大夫將分享七種藥,讓你氣血充足,百病無蹤。
如果你總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手腳無力。頭暈,走一點路就容易出汗,說話聲音特別低,這些都是氣虛的表現。而氣虛有兩個原因
一種是過度勞累,包括體力或腦力勞動,一種是脾胃虛弱。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虛弱,他們不能把吃的食物轉化為水谷精微,就會導致氣虛。那我們可以一個參考四君子顆粒或者黃芪顆粒。
如果容易失眠、健忘、情緒低落和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頭暈、呼吸急促、失眠多夢、手腳麻木、視力模糊,這多半是血虛了
大家都知道,腎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養或者房勞過度等均可引起腎虛,而腎虛則精少,精虧則血虛。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參考一個菟絲子飲或者二仙丹。
如果總是頭暈目眩,少氣賴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的情況,這就是氣血兩虛了,氣血兩虛就代表著,你不僅脾虛,腎也虛了,上邊我們說過,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就導致氣虛
而血的運行是靠氣的推動,如果氣虛了,就會推不動血液,再加上腎虛,腎虛就會精少,精少就會血虛,本來血都少,再加上氣少推不動,可不就是氣血兩虛了。那我們就可以參考一個人參養榮丸或者八珍丸來氣血雙補。
如果面色蒼白或呆滯,精神疲倦,體力不支,氣短懶言,局部出現針刺樣疼痛,一般在胸脅部,疼痛時還不喜歡揉搓,這多為氣虛血瘀所致。
中醫認為,氣血在維持人體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氣血相互依存,相互滋生。血液可以作為氣的載體,氣可以促進血液的運行。如果你脾胃虛弱,導致氣虛,無法推動血液,導致血液停滯,就形成瘀血。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血府逐瘀丸行氣止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關注王醫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