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俞慶福 前列消湯
組成:枳木具子12克,九節菖蒲9克,淡竹葉12克,萆 12克,急性子9克,王不留行子9克,石見穿15克,益智仁7.5克,山茱萸9克。
功能:清利下焦,化瘀解毒,益腎固精。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癥見尿后余瀝不盡,時見尿頻數、急痛,尿后或排便時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溢出;常伴有睪丸、精索、會陰及腰骶部疼痛;出現腰部 軟、遺精、早泄甚則陽萎;可伴有頭暈、耳鳴、失眠等癥狀。舌質暗紅隱紫,苔黃或黃膩,脈象沉,細數或細滑,尺部可見澀脈。尿常規見白細胞、膿細胞等。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體顯著減少或消失。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2次,取汁250-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本方所治慢性前列腺炎多由急性前列腺炎演變而來,中草藥并用,配方獨特、療效頗佳。伴有急性炎癥或反復感染者可加用木賊草、兩頭尖(又名竹節香附)。《滇南本草》云:木賊草治“五淋”,臨癥應用確有效驗;兩頭尖方藥書載用量1.5-3克,有毒。筆者推薦劑量6-9克,正常療程使用中,尚未發現肝、腎損害及明顯毒副作用。有上癥者與前列消湯合用,往往可獲意外之療效。
謝兆豐 降酶方
降酶基本方:垂盆草20克,田基黃15克,柴胡8克、白芍10克,半枝蓮15克,茵陳15克,五味子15克,板藍根15克,炒白術20克,紅棗10枚。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法:若氣虛下肢乏力、加黨參、黃芪、山藥各20克,益氣補虛;腎虛加山萸肉、紫河車、淫羊藿各10克,補益腎氣;見有血瘀癥狀者,加丹參、桃仁各10克,活血散瘀;肝區疼痛加川楝子、玄胡各10克,行氣止痛;食欲不振,加炒谷麥芽各15克,健脾調胃;
謝兆豐 五花解郁湯
組方:旋覆花10克(布包),玳玳花10克,綠梅花10克,厚樸花10克,佛手花10克,生姜3片,大棗10枚。
功能:疏肝理氣,解郁化痰。
主治:情志不暢,肝氣挾痰所引起的梅核氣。癥見精神抑郁,喉中似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悶,噯氣,脅痛,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或用開水泡浸代茶。
軍醫王長洪 痛瀉寧方
組成 黨參10g,炒白術15g,蒼術10g,白芍10g,陳皮10g,五味子10g,肉桂5g,炮姜10g,黃連5g,甘草5g
功能 疏肝緩急,健脾燥濕,溫陽補腎
主治 腸易激綜合征、腹痛腹瀉經久不愈。溏便、黏液便甚或水樣便,緊張易發,遇寒加重。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 情志不舒,肝郁明顯者,加柴胡10g、牡蠣15g;神疲乏力,脾虛明顯者,加黃芪10g、山藥10g;苔膩濕重者加姜半夏10g、茯苓10g;氣滯腹脹者,加木香6g、烏藥10g;舌黯脈絡瘀阻者,加當歸10g、川芎10g;舌苔薄黃夾熱者,加敗醬草10g;形寒肢冷陽虛明顯者,加制附片10g。
謝兆豐 安蛔定痛湯
烏梅15克,黃連2克,檳榔10克,川花椒10克,細辛1克,木香8克,川楝子10克。此為成人量,小兒酌減,水煎服,每日1劑,每劑煎2次。病重者,可每日煎服2劑,一般服用3劑后,即能緩解疼痛,服5劑后疼痛可除。
加減法:若嘔吐劇烈,加鮮生姜5片,制半夏10克以降逆止嘔;大便秘結,加大黃、芒硝各10克以通腑攻下;疼痛劇烈,可先用烏梅50克,水煎頓服,或用米醋50克,溫開水和勻,一次服下,能安蛔止痛;體虛者加黨參、黃芪各10克以益氣補虛;肢冷汗出者,加附子、桂枝、干姜各10克可溫中回陽。
謝兆豐 倒經湯
自擬倒經湯藥由當歸10克、生地20克、白芍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丹皮10克、白茅根15克、懷牛膝10克、沙參10克、灸甘草6克十味藥組成。水煎服,每日1劑,每劑煎2次,早晚分服。
若見頭痛頭暈,加石決明10克、菊花10克,以平泄肝陽;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各10克以益氣補虛;陰虛火旺舌紅者,加知母、黃柏各10克以滋陰降火;咽干、口渴加麥冬15克以養陰生津。
注:治療倒經,應根據經期前后期中的不同證候,采取辨證用藥。如對肝經郁火,肺胃郁熱所引起的,宜用清火涼血,引血下行為主;陰虛火旺所致的,宜滋陰降火涼血,引血下行。倒經湯是治療婦女倒經的有效方劑。值得注意的是,經期用藥不宜過寒、過燥,以防它癥并發。在治療過程中,如鼻衄經少,衄要止,經少經閉要通,往往應通澀并用,澀其衄,通其經,以達到鼻衄自止,月經自通。此外,對倒經患者,均需排除周期性的鼻孔流血、咯血、咳血,及肺結核咯血等病癥,以免誤為倒經而屢治無效或耽誤病情。
趙錫武 三叉神經痛方
處方:生石膏24克,葛根18克,赤芍、鉤藤、蒼耳子、柴胡、蔓荊子各12克,黃芩、薄荷、荊芥穗、甘草各9克,全蝎6克,蜈蚣3條。目痛甚加桑葉、菊花,牙痛甚加細辛、生地、牛膝。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祛風散火、止痛。
主治:三叉神經痛(中醫名為“偏頭風”)。表現為三叉神經分布部位呈短暫、陣發性的劇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