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麥甘桔湯出自清代顧世澄的《瘍醫大全》,是常用的清火潤燥、利咽祛痰的方藥,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于肺陰不足、喉癢干咳無痰、口渴咽干等癥。方中玄參滋陰降火,麥冬清肺熱、補肺陰,桔梗宣肺、止咳、化痰,生甘草清熱益氣,與桔梗相伍,能利咽止咳。四藥配合使用,共奏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故可用于治療肺陰不足所致的咳嗽。現在臨床上,玄麥甘桔湯被廣泛運用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喉炎及喉部膿腫。對肺結核而呈陰虛干咳者,本方雖亦適用,但須增用抗結核藥物。再來說慢性咽炎,該病是老師、記者、播音員等以講話為職業的人群常患疾病,從中醫角度看來,多由肺、腎陰虛所致。中醫認為,咽喉與肺、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很多老師因為長期大聲說話,嗓子過度勞累,很容易導致肺陰耗損。更有甚者,因為生活作息不好,長期地熬夜加班,還變本加厲地吸煙喝酒,最終導致腎陰不足。腎陰不足,虛火循經脈上炎于咽喉,肺陰虛亦導致虛熱內生,燒灼咽喉,就會導致此病的發生。
所以,中醫稱咽炎為“陰虛喉痹”,主要表現為咽部不適、發干,有異物感,或者輕微疼痛等。通常來說咽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周期是非常的長并且很難被治愈。因為臟腑的陰陽氣血津液失調后,咽喉失于濡養,氣血痰濁都郁滯起來,所以喉嚨會感覺微干、癢、痛不適等癥狀,這時就表現為常見的慢性咽病,中醫上稱慢性咽病為“慢喉痹”。“慢喉痹”這個名字最早出自宋代的《御藥院方》卷九,所指癥狀不明。治法其實很簡單,實則瀉之,以清熱、瀉火、消炎為主要方法;虛則補之,以養陰清熱為主。玄麥甘桔湯的組方很簡單,就四味藥:玄參、麥冬、甘草、桔梗,如果沒時間熬煮,開水泡著當茶喝都可以,是常用的清火潤燥、利咽祛痰的方子。但究方劑的組成和功用,實是在《傷寒論》的桔梗湯(桔梗、甘草)的基礎上加玄參、麥冬而成。《傷寒論》用以治療少陰客熱或虛熱的喉病。《金匱》用以治療肺癰初期。成為后人通治咽喉病的基礎方劑。現代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咽部膿腫以及其它喉病,均獲良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外感的表證還沒有去除,或者痰濕內盛的人,都應該忌服該藥。參考用量:玄參9克,麥冬9克,甘草3克,桔梗9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