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日”已進入倒計時的狀態。不少南京的家長[微博]又一次試探地問孩子,“上學好,還是暑假好”老套問題,較多的孩子似乎更為留戀“既長又短”的暑期生活。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均遇到了孩子“開學綜合征”的煩惱,有人規定好作息,趕緊給孩子收心,有的則組織短途游,期待能撫慰孩子的內心。而部分培訓班抓住了“開學經濟”,收心班收費不菲,卻很火爆。
開學日倒計時 孩子卻不想上學了
“給孩子挑選新書包時 發現她情緒不對了。”孩子在鼓樓區一所名校上五年級的家長孫女士對記者說。她告訴記者,“以前,給自己孩子挑選新學期的學習用品時,她總是蹦蹦跳跳的,前天帶她去超市選新學期的書包和文具用品時,她垂著頭,看到學習用品直搖頭,不愿意來選。我本以為她身體不舒服,后來她卻告訴我,不想去上學了,這句話讓我們很驚訝。”孫女士對記者說。
孫女士表示,“我們也深感要讓孩子幸福成長,并且5月份的時候,就看到周圍很多家庭都帶孩子安排去歐洲、美國的計劃,我和她爸爸也專門休了15天年假,7月初帶她去了希臘,8月初,帶她又去了黃山。而以前在暑期都會給她報各種補習班,今年假期則一個沒有。” 她回憶說,可能是這個暑假讓她玩得太多了,前期也沒有“收心”導致了問題的出現。
在家長群交流后,孫女士驚訝地發現,不少孩子家長都遇到自己同樣的煩惱。“有家長說,一些孩子雖然在溫習新學期的功課,但精力卻嚴重不集中,一些家長發現,孩子心情很煩躁,甚至部分孩子天天躲在自個屋中,飯量都少了。”
切入學習模式不適應 緊張、焦慮、失眠
[癥狀的表現]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家長確實遇到了孩子開學前性格變化、生理變化等諸多問題。他們的“癥狀”大多為感到莫名其妙的緊張、焦慮、失眠、心情煩躁,有的孩子甚至會出現哭鬧、亂發脾氣、厭學等現象,嚴重者還會出現身體問題,比如腸胃不適,拉肚子等。
被訪家長表示,面臨升學前夕的孩子,遇到開學綜合征相對較明顯。不少家長反饋,出遠門、休息時間長的孩子,似乎越容易引發開學綜合征的情況出現。而這種典型癥狀,往往出現在家長讓孩子“收心階段”。
分析人士稱,新學期開始,孩子們就要從無憂無慮的“放假模式”轉入到緊張的“學習模式”中,心理上還沒做好準備和過渡,一下子收不了心,出現一些不適感,這是正常現象。
培訓機構開“收心班” 報名的家長不少
[商家的機會]
在多個社區公告欄上,記者看到,不少培訓機構推出了各類“收心班”。一家培訓機構老師告訴記者,學生步入新學期,絕大多數的學習任務肯定要比暑期大。從暑期切換到學校學習的模式中,確實有很多學生,尤其是學習壓力更大的中學生出現了開學綜合征甚至是恐懼癥。為了能緩解他們的這種壓力,開設了名為收心班的課程。結果發現報名的家長很多,這意味著,很多家庭已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收心班”收費不菲,正常價格在一天100元到200元,如果是單獨上課費用能高達500元。而“收心班”主要內容是幫孩子溫習新學習課程,并會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寫作,描繪暑期的見聞。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收心課”是和日后課程補習搭配到一起的,一家機構推出了報名三千元培訓能以100元體驗價接受3-4天價值千元的“收心課”。
告訴孩子 又能見到好朋友了
[家長曬應對法]
談及開學,兒子正上三年級的魏女士想盡辦法給孩子收心,并讓孩子對新學期產生“美好的憧憬”。她說,為了能讓孩子盡快想上學,一定要把暑期生活和學習生活做好過渡。首先,我會告訴他又能見到自己要好的同學了,并給幾位要好的同學,專門準備了出國旅游帶回的小禮物,每個小禮物中,都要求孩子寫一句話。
另外,自己還親自和兒子做了一本旅游冊,由于今年是去歐洲旅游的,將照片、沿途收集的明信片、郵票、甚至是樹葉粘貼成一本冊子………做完的相冊沉甸甸一本,孩子也特別有成就感,喊著要把相冊帶到學校給其他小朋友“觀摩”。
“放假模式是和家人在一起,上學模式就要讓孩子盡快融入小伙伴的圈子。”經過一個暑假的折騰,孩子的房間變得又臟又亂,魏女士鼓勵兒子給房間來個大改造,貼上新的花紙,把閑置不用的東西收納好,小房間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兒子還通過手機跟同學們互動,不少要好的小伙伴還想找機會來參觀。
提前一周,讓孩子規律作息
5歲的妞妞開學就要上大班了,眼看還有幾天就要開學,從周一開始,妞妞的媽媽袁女士開始強行給孩子收心。
“再不收心,就來不及了。”袁女士告訴記者,這個暑假,孩子過得很自由,但也很懶散,睡得晚,起得晚,每天都搞到十一點以后睡覺,早晨九點多才起床,再這樣下去,怕開學真起不來了。“整個暑假都在玩,都玩野了。”
“這周一開始,我就規定女兒9點必須上床睡覺,早上8點起床。而為了對接上學的作息,周三開始將起床時間又調到了7點。”袁女士說,給孩子收心第一步從作息規律做起,希望通過一周的調整能讓孩子的生活習慣回到正軌上來。
作業加碼,讓孩子弦繃緊了
快開學了,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寧寧(化名)在臨近開學的這幾天手忙腳亂地補作業,完全沒有快要開學的興奮感。寧寧的父親說,快要開學了,寧寧的暑假作業還剩下一半,這幾天都在趕作業。“孩子在暑假玩‘野’了,許多知識都變得生疏了。我們給他檢查作業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問題了。”寧寧的父親很無奈,“我們只能強制地給他定下計劃,白天寫作業,晚上我們再給他輔導功課。”除了制定計劃外,他們還給寧寧定了下個學期的目標,比如學習成績要提高多少等。寧寧的父親說,其實他們也不想把孩子管得太緊,也不想給他太多的壓力,但是不連軸轉怎么辦呢?要不他開學后肯定跟不上課程。“壓力大了,估計孩子就能快點‘收心’了。”寧寧的爸爸說,通過這樣的方式,希望讓孩子意識到“快開學了”,做好上學的準備。
多和孩子聊天, 分享、傾聽開學見聞
[專家建議]
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金煦英認為,家長為了讓孩子盡早進入上學狀態,花錢在外面上“收心班”其實沒有必要。
“每年過完寒暑假剛開學的時候,確實會出現一些孩子不適應的現象,上課沉悶,下課也不愿多說話,不過家長不用過分焦慮,一方面老師會有辦法盡快調整孩子狀態,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提前采取一些小措施幫助孩子適應開學。”金老師給家長們支招。首先爸爸媽媽們最好提前一星期和孩子一起調整作息時間,暑假很多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家長要漸漸幫助他們過渡到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家長自己要做榜樣,健康作息,如果僅僅對孩子有要求,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理接受度差。”
其次,家長不要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用做作業提醒他們要開學了。“只要孩子按時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就可以讓孩子去玩耍,給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壓力只會加劇孩子的不適應和反叛,讓他們覺得開學非常可怕。”金老師說,開學前的準備需要家長和孩子在融洽的氣氛中進行, 不要搞得如臨大敵一樣。
“開學之后,老師們也會有很多好的方法幫助孩子們進入狀態,比如讓孩子們分享一下暑假中的趣事、樂事,班上有了笑容和笑聲,孩子們的精神也會振作起來,家長們在開學之后也要有意識地多和孩子聊天,分享一下開學的收獲,注意去傾聽孩子說了什么并及時做出回應,對孩子好的做法和想法表現出驚喜,并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記者 黃陽陽 戚在兵 劉穎 李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