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汪方平 | 來源:原創 | 瀏覽次數:703 | [字體:大 中 小] | |
閱讀權限:游客身份 | 花費會員幣:0 | 添加時間:2009-12-17 9:54:41 |
德育工作“三劍客” 湖北省宜都市陸堿一中 汪方平 德育為首天天在喊,德育工作時時在抓,但就是效率低,或者根本不見成效。未成年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日趨嚴重——網絡成癮、離家出走、殺人和搶劫等現象屢見不鮮,學生“難管難教”和“不敢管不敢教”成了教師們的口頭禪和心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學校德育工作長期低效或無效呢?請看教師中的“三劍客”給學校德育工作的副面影響: 一、整天說教,身教不足的說客 教師的言傳與身教要統一。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言傳”,即講清道理。二是“身教”,用教師的行為影響學生,用自己的靈魂去“傳授”品格。教師的“言傳”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用科學知識去啟迪學生的心靈,使之懂得做人的道理。但是,教師的“言傳”能否深入學生的靈魂并化作行動,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身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為模范的行動更具有榜樣的作用。 如果我們教師自己組織紀律性就很差,要求學生遵守紀律,那就難以收到預期效果的。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教師必須首先做到。教師平時教導學生要愛勞動,講衛生,可是年級組和教師住宅區的衛生都由學生負責承包打掃,年級組教師喝的水都是由學生去扛。尤其是有些年級組和教師的住宅區常常是垃圾遍地,教師隨意丟棄果皮紙屑的現象十分嚴重。學生在打掃這些場所時常常這樣說:“老師只知道要我們學生講衛生,自己卻亂七八糟,比我們學生的素質還差。”有的教師在組織學生搞勞動衛生時,只知道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當“指揮家”,學生就像可以隨意使喚的奴隸,教師的表率作用完全喪失。因此,教師的形象被學生打上了“虛偽”和“言行不一”的標簽。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德育工作如果缺失了教師的以身作則和潛移默化,那是沒有效果的,是注定要失敗的,無論你嘴上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二、品德不良,愧為人師的攪客 對于品德不良的教師,因為職業的緣故,他們必然也會向學生傳授一些道德規范,而學生又因為應試或生活等需要知道這些規范,因此學生對于教師所傳授的道德規范還是有所了解。但因為教師在傳授這些道德規范時表里不一、言行不同,不躬行踐履,只停留在嘴上,學生在道德上就不會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更不用說堅強的道德意志。相反,教師的不道德行為是學生不道德行為的溫床,教師的不良品行很多時候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 不少教師的思想品德存在嚴重問題,他們的行為舉止嚴重玷污了學生的心靈,損害了教師的光輝形象,影響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品德的建構。請看這些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我們那位班主任,是個大色鬼。一看到漂亮女生就兩眼發光、眼珠都轉不過彎來。我們一看到他那眼神和嬉皮笑臉的樣子就感到惡心和不可思議……對我們男生,他就是另外一副面孔——鐵青著臉,三刀都砍不進,好恐怖!哪像一位教師? 有的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2004年1月4日,某小學生因為在自然課上沒有好好寫作業,一名剛滿9歲的女孩竟被老師殘忍地揪掉了一絡頭發; 2004年3月18日,河北省一語文老師為懲罰學生上課說話,竟然用小刀將全班41名學生的手心劃傷;2004年11月3日,湖南省一初三學生因違反班規被罰跑而最終猝死學校操場。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體罰悲劇還深深地隱藏在海平面之下。而像讓學生罰抄作業多少遍之類的變相體罰則更是不勝枚舉。 有的對學生進行精神虐待。他們挖苦、諷刺、侮辱學生,并成為現代學校當中許多教師的口頭禪。如說學生是“三無產品”——無知、無用、無恥。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老師的寵兒,重點保護的對象,班級和教學活動的中心;與之相反,那些成績差、升學無望的學生則是老師的棄兒,有些老師甚至連他們的作業都不屑于批改,更不用說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引導他們走出人生的困境。 校園應該是人間的一片道德凈土,而這些“攪客”們卻有意無意間攪得這片凈土塵土飛揚,烏煙瘴氣。身為教師,應該養成對自己行為、對自己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進行理性反思的習慣,嚴格要求自己,以道德的手段追求道德的目的。唯如此,作為教師,才不會辜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神圣稱號,才不會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抹黑。 三、事不關已,冷眼旁觀的看客 在很多教師眼里,德育工作是校長的事,是政教處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他自己只要把學生的成績搞上來就行了。殊不知,德育工作不僅是校長、政教處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課任教師的事情,因為每個教師都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既要當經師又要當人師,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教育才會有希望。可實際情況是,做學生工作完全是班主任等一少部分人的事情,課任教師極少有去插手的,而只是充當看客罷了。 為什么?有的教師認為上述這些人他們拿了津貼,并且學期考核時能加分,課任老師作了工作也白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近幾年來,教師由于管理學生的方法不當而遭起訴的事件已屢見報端。有了前車之鑒,部分教師干脆由不會管、管理不當的一個極端走向怕管、凡事不管的另一個極端。他們的經驗是:多管多犯法,少管少犯法,不管不犯法,管了要犯法。試問,還有誰愿意因管理學生而去走“鋼絲”呢? 近些年來,因受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再加上學生中獨生子女人數逐年增多,不少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在嬌生慣養的不良家庭環境中培育了一群性格行為出現嚴重偏差的孩子。這些孩子唯我獨尊、目無校規校紀、身心脆弱,一旦受教師的管教便訴之其家長。家長便不問青紅皂白很威風地沖到學校,聲稱要為其子女“討回公道”,于是出現了學生及家長非法圍攻甚至毆打教師的鏡頭。而遭到學生及學生家長非法圍攻、毆打的教師,最后的結局是有理難辯、有冤難伸、有苦難言,還要忍受世人的誤解和白眼,最終落得個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可恥下場”。于是在老師中就出現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學生又不會影響拿工資”的論調。甚至有老師直言:“他又不是我兒子,管他的,成龍上天,成蛇鉆草,何必呢?” 有的教師缺乏責任心,因受到當前社會經濟大潮的沖擊,他們無心教學,不想、不愿在管理學生上多下功夫、多花精力,而是忙著補課和做生意賺錢。 有的學校因受“吃大鍋飯”的影響,管多管少一個樣、管與不管沒兩樣、不管一身輕、管了瞎操心的狀況在某些范圍內仍較為突出,嚴重地挫傷了教師管理的激情。畢竟,兩個從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同時畢業并在同一個學校參加工作的教師,不管在管理學生上有多大的差別,每月的工資是分厘不差、絕對一樣。試問,還有誰愿意多做無用功呢? 由于學校的管理體制不成熟、不完善。導致的局面是:檢查來了匆忙管,檢查完了就不管;領導喊管才去管,領導走了又不管;不出事情不去管,出了事情慌忙管,出小事時不管,出了大事才管,缺乏長效的管理機制。事實證明,這種刮風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凝聚人心、團結力量,從而影響了教師整體激情的發揮,使得管理成效大打折扣,甚至老是跳不出一亂一治、治亂循環的歷史怪圈。時間長了,學生就變得更加放肆了,教師也顯得更加“明智”:該管的也不管了。于是,不該亂的也亂了,管事的人少了,看熱鬧的人多了,亂干的人就更加放肆了,管理的成本和代價自然就更高了。許多老師只好選擇知難而退、無為而治、任其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