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救助打撈工程”、“電波傳播與天線”……這些人們所熟悉的名詞,如今將成為大學里獨立開設的新專業,專門培養此類高層次人才。在受社會用人市場影響越來越大的當下,高校開設這些專業能否獲得社會認可呢? 新專業贏得報考熱情
新專業贏得報考熱情 “蠻新鮮,我喜歡” 在武漢市第二十一屆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咨詢會上,200余所高校參會接受咨詢。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的展臺前擠滿了家長和考生,他們詢問得較多的是這些院校的新興專業和冷門專業。武漢民政職業學院婚慶策劃與服務專業的亮相,更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當代年輕人對結婚的形式有了更高的追求,“婚禮”這一傳統的私人慶祝活動,被賦予了更多的紀念意義,各類婚慶公司也應運而生。想到婚慶是一個新興的基層行業,國內也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培養機構,于是,武漢民政職業學院下定決心,開辦全國首個婚慶專業。 “高校專業的變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與時代進步的進程”,武漢民政職業學院副院長張曉芳認為,辦特色專業,培養特色人才,才是高職高專院校的生存和發展之道。而打算就讀婚慶專業的學生普遍表示,所學的專業能讓自己經常沉浸在幸福氛圍中,能學到播音主持、攝影攝像、策劃管理多種技能。談到就業前景,他們信心十足地說:“因為人們越來越習慣請婚慶公司操辦婚禮,所以婚慶專業就業不會差。” 安徽省2009年文史類高職(專科)招生最低分數線為365分。據了解,一位考了429分的文科考生給湖北省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打去電話,詢問自己是否有希望被婚慶專業錄取。招生就業處老師給出的答復是,需符合婚慶專業錄取標準,同時一志愿填報,才有錄取的希望。 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的老師告訴《教育》旬刊記者,從目前電話和網絡咨詢的情況來看,首批面向全國招收35人的婚慶專業將非常火爆。一位欲填報婚慶專業的考生說:“這個專業蠻新鮮,我喜歡;又是首次招生,別人沒嘗試過,自己可以去試試。” 著眼點在就業 準大學生們對婚慶這一專業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尤其是攝影、攝像等課程的開設,深受90后大學生們的歡迎。但有家長表示,盡管婚慶之類的新興專業是各高校對社會需求或潛在需求做了深入調查后才推出的,和市場比較接軌,但真到孩子動真格填志愿的時候,不會優先考慮這類新專業。孩子分數高的話,還是會支持孩子填報傳統的熱門專業。 《教育》旬刊記者發現,為了保險起見,更多的家長希望孩子選擇諸如法律、財會、醫藥、外語之類的傳統專業。在他們看來,傳統專業都是久經考驗的,就業前景好,學過之后能擁有一技之長。而新增專業的前景是未知的,4年以后就業前景如何、社會需求量怎樣,都無法預知。 看到眾多院校的分分合合,一些家長開始變得務實起來,表示不再沉迷于那些華而不實的名稱,在選擇的時候還是會選擇有口碑的專業。 有家長表示,新專業的熱門不一定代表未來相關職業的熱門,專業的選擇要適合孩子的興趣特長和目標,適合其自身潛能發展的專業就是好專業,而最熱門的專業并不一定是最適合學生自己。 有追時髦因素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認為,除重點大學外,一般大學排名波動非常大,尤其是重點學科和專業排名。考生死盯某一個專業或單純考慮熱門而不考慮興趣,是不明智的。 長期從事高校排名和專業排名研究的邱教授建議考生,在面對一些較“偏”和“專”的新專業時,仍然不要忘記考查一下學校原來的專業背景、培養目標等因素,這與將來就業有著密切關系。 而在武漢大學招就處副處長宋朝陽看來,最好的專業選擇是熱門和興趣吻合。若不吻合,主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最不理智的選擇就是只顧熱門專業而不考慮自身實際。高考生從現在開始,就要學會變成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做好人生規劃和職業規劃,對自己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把握。例如,自己適合學什么,是文科還是理科,是搞管理還是搞研究。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從進大學就開始“預”,才能走出人生寬廣之路。 在采訪中,宋朝陽談到,學生對新專業的選擇不要盲目追求時髦,比如金融工程、生物信息技術與管理、環境保護與城市規劃等看上去很時髦的專業名稱,很多學生就盲目報考了。考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就業方向等,同時也要考慮考生本人的志趣和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