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跑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有氧運動以后,通常有這樣的體驗,在剛剛開始跑的時候,總覺得身體的部位變得沉重,肌肉變得緊張,在經過一段距離后,(有的的一二公里,有的三四公里不等),心情開始變得愉悅,身體的變的輕盈和動力十足,仿佛有使不完的力。這就讓你的身體開始分泌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多巴胺了。
多巴胺是我們人體內分泌的一種物質,能夠使人們有輕松快樂,愉快美好的感覺,美食,跑步,接吻,戀愛等都會刺激我們人體分泌多巴胺。跑步過程中由于分泌了這種物質,所以就產生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這也是我們許多人喜歡跑步,而且跑步上癮的原因之一。
根據醫學專家的分析,在我們人體的大腦中有四種,快樂分泌物質,內啡肽、多巴胺、催產素和血清素,刺激到這四種物質的分泌,都能能提升快樂和幸福的感覺。篇幅有限,下面就著重說一下,我們跑步鍛煉的時候會刺激分泌到的二種物質,
1、多巴胺:強烈的欲望使你的大腦分泌大量的多巴胺,驅使你繼續追求欲望,并在這個過程中帶來快樂和滿足。但也分優質和低質的多巴胺,優質的多巴胺通過鍛煉,學習使人獲得知識和健康的體魄,低質的多巴胺如酒癮,煙癮,網絡及手機游戲,刷手機等等。。
2、內啡肽:是身體的疼痛會產生內啡肽生成的,痛并快樂著
內啡肽是一種補償機制,可以幫你隱藏身體的痛苦,讓你堅持完成某個任務。在鍛煉或跑步中,不斷超越目標后得到的快感就是內啡肽帶來的。堅持超越后的快樂,很多都是源自內啡肽的作用。
多巴胺和內啡肽兩種物質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多巴胺是為開心為之的,產生多巴胺,人會越來越愉悅快樂,內啡肽以抑止痛楚產生的,能夠幫人降低痛楚。
多巴胺和內啡肽功效上也不一樣,內啡肽協助大家提高精氣神,抵抗痛楚,而多巴胺分泌后令人成癮,一旦成癮以后就變成了一種失落和痛苦了。因而內啡肽的功效上肯定要比多巴胺好一些。
先苦后甜內啡肽,先甜后苦多巴胺。
有計劃和持續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如有氧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內啡肽的分泌運動。鍛煉成癮,刷手機成癮,二者根本不同的選擇,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你會選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