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求理論,是由人本主義創始人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他在1954年出版的《動機與個性》一書中,將動機視為不同性質的需求組成,故而稱為需求層次論,在書中他將動機分為五層,后在1970年新書中,又升級為七個層次,而后最終定型為八個層次。
該理論強調人的動機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而且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種需求占主導地位,而其他需求處于從屬地位。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現代行為科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眾多理論支柱之一,其不僅是動機理論,同時也是一種人性論和價值論。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歸屬與愛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歸屬與愛需求
4、尊重需求
5、認知需求
6、審美需求
7、自我實現需求
8、超越需求
1、馬斯洛需求是分析人的不同層次的需求,而不是把人分層次。
2、各個需求的產生是遞進關系,而不是取代關系,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是波浪式地推進的。
3、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我們來說的最大意義在于告訴我們,人在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就要去實現更高的需求和目標。
1、規律飲食、充足睡眠
2、財富積累、資源整合
3、志同道合、愛與被愛
4、精進技能、與人為善
5、終身學習、認知提升
6、培養美感、洞察規律
7、價值歸屬、人生使命
8、超越本我、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