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在人體內分布廣泛,是僅次于鐵的一種微量元素,人體內鋅在肝臟、胰腺、腎臟、骨骼和肌肉的濃度最高,其他含鋅濃度較高的組織,包括眼、前列腺、精子、皮膚、毛發和指(趾)甲等組織。鋅主要存在于細胞內,其主要生理功能與300多種不同的酶類有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在發展中國家鋅缺乏是促使常見疾病的十大因子之一,而在發達國家基本不存在缺鋅的問題。
一、鋅的功能
1. 鋅對細胞具有維持結構、參與催化和調節的功能。
鋅作為幾種重要蛋白質的組分而起到重要結構作用,同時,鋅還與超過300種不同的酶協同參與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及核苷酸的合成或降解反應。鋅作為大腦細胞的細胞內信號發揮作用,儲存在大腦細胞的特殊突觸小泡內,對維持正常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非常關鍵。鋅與蛋白質和核酸結構的穩定和維持亞細胞器的完整性有關,以及參與轉運過程、免疫功能和遺傳信息的表達。
2. 膳食中的鋅可增加骨量。
鋅出現在骨的晶體結構、骨酶和骨緣內。鋅為成骨細胞的活動、骨酶如堿性磷酸酶的形成以及骨的鈣化所需。
3. 維持RNA和DNA結構的穩定。
鋅在細胞核中很豐富,以維持維持RNA和DNA結構的穩定,在細胞分裂中RNA聚合酶的活動亦需要鋅。鋅還在染色質蛋白質的轉錄及復制中有一定作用,并預防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疾病。
4. 金屬硫蛋白是最豐富的非酶含鋅蛋白質。
金屬硫蛋白富含胱氨酸并且金屬元素特別高,其中鋅含量最高,其次為銅、鐵、鎘和汞。金屬硫蛋白可能在金屬的解毒及其吸收中起一定作用。對于有高應激的細胞可以減少氧化應激。
二、鋅缺乏的癥狀
鋅缺乏的臨床表現,最早的描述是身材矮小、性功能減退、輕度貧血及血漿鋅水平低。這種缺乏是由于未精制的谷類和未發酵的面包含有較多的纖維和植酸引起的,這些物質在小腸內與鋅鰲合而影響其吸收。
鋅缺乏的其他癥狀包括:味覺減退、傷口愈合延遲、脫發及不同形式的皮膚損害。
酗酒患者的鋅代謝可能發生改變。孕婦和老年人的鋅缺乏風險增加。
鋅缺乏能引起一系列免疫缺陷。嚴重鋅缺乏往往伴隨著胸腺萎縮、淋巴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對有絲分裂原的增殖反應降低、T輔助細胞的選擇性減少、NK細胞活性降低、無反應性以及缺乏胸腺激素活性。即使是輕度的鋅缺乏也能降低免疫功能。
運動員也可能有發生鋅缺乏的風險增加。體力活動可以使鋅的需要增加。
三、鋅的來源和需要量
鋅的來源有畜肉、魚、家禽肉、強化鋅食品。牡蠣的含鋅量特別高,其他貝殼類、肝臟、全谷類、干豆和果仁也是很好的來源。
青少年和成年男性鋅的推薦攝入量是11mg/d,女性的體重較輕,鋅的推薦攝入量是8到9mg/d。0到6月齡的嬰兒的推薦攝入量是2mg/d,而6到12月齡的嬰兒則為3mg/d。
如果因為疾病或其他原因導致鋅缺乏,建議在臨床營養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補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