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利潤是誰創造的?有人說是資方,是企業家(資本家),是企業高管;有人說是企業的員工,是生產一線工人,是一線營銷人員。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是一個各人站在各人的角色上講話的事情。
(一線工人)
事實上,企業利潤的產生,是一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復雜,一樣理不清,剪更亂。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系統,只有每個組成因素都共同配合,一起作用,才有可能產生利潤。
沒有資方的投資,就沒有企業的誕生。沒有企業的誕生,自然就沒有企業后面發生的那些連續劇。
企業誕生后,還要有核心技術、主導產品和生產員工、經營人員以及企業管理人員,才能將企業這個空殼變成實體,將目標轉為現實。
(一線工人)
因此,企業員工才是企業利潤的直接創造者,是創造企業利潤的主體力量。
但企業僅有員工還不行,還必須有相應的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企業管理人員雖然沒有直接創造利潤,但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經營和服務效率,間接創造了利潤。
所以企業的利潤是由一線員工、企業管理人員、資方等等因素密切配合,共同作用而創造的。
但在企業利潤的分配上,現在卻出現了嚴重的剪刀差!
(一線工人)
資方和高管對企業利潤的任性處置,導致資方所得遠遠多于勞方,高管所得大大高于員工,勞動者淪為出資方和高管的真正打工者,和出資方、企業高管不再是平等的關系,而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
一線員工成為企業工作最辛苦、報酬最微量的一個群體。他們除了擁有自己的勞動力和時間外,再也沒有其他更值錢的東東了。
在企業利潤的分配上,體制內的企業應該帶頭處理好薪酬分配剪頭差的問題,切莫把共同富裕變成一句真真切切的空話,總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一個是云一個是泥。
(招工難)
體制外的企業也是一樣。特別是對員工的五險一金不要耍魔法,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規執行到位。
不管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只圖自己上福布斯榜,才是企業招不到優秀員工,出現用工荒的根源所在!
勞動創造財富。勞動者才是財富的創造者,才是企業利潤的創造者。
如果說勞動者是“1”,那么資本、技術、信息、土地、生產經營廠房、生產經營設備等等,就是“1”后面的“0”。只有勞動者這個“1”穩了,并且穩中有進了,“1”后面的“0”才有實際意義。
(勞動創造財富)
所以企業的利潤是企業的勞動者創造的,不是簡單的誰養活了誰的問題,既不是資方和企業高管養活了勞動者(員工),也不純粹是勞動者養活養肥了資方,養活養肥了企業高管,而是相互既合作又競爭的互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