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失敗的原因,甩給“大環境”。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或失敗的時候,總習慣于把原因歸結為外因。
做銷售的,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當這個月業績不好時,不會先找內部原因,很容易把自己業績的問題,歸結為市場環境不好,經濟不景氣,線索質量不好……
確實,這些情況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這些問題,你遇到了,別人肯定也遇到了。
如果你還總是把原因歸結為外因,那你怎么可能會有所提高,更別說有好的業績了。
所以,不要把失敗,歸結為外因,甩給“大環境”。怎么樣才算正確歸因呢?
正確歸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巴頓將軍說: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挫折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難題。
高手與普通人,本質區別在于面對挫折時的心態是不同的。
一個人越能在挫折中從容應對,他的銷售業績,一定會高過途中就敗下陣來的人。
歸因,是他從容應對挫折最有力的武器。
什么是歸因?即當挫折發生后,如何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
優秀的人,具有極強的歸因能力:當挫折發生,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起懊惱悔恨,他們會花更多的精力,在解決問題上。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那么克服障礙也正是你每天為之努力的方向。”
早期從事房地產時,都會遇到無法預計的問題和阻礙,積極歸因是確保他走下去的關鍵。
知道錯誤,很難。知道錯誤出在哪,更難。
優秀的人,會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并且知道什么地方犯了錯誤。
如果把事情做對了,也會知道,是哪里做對了。
業績做得好,分析做了哪些可復制的動作,用了哪些行之有效的銷售話術。
業績做得不好,分析銷售過程中,哪個環節出現紕漏。
正確歸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幫助你成長的關鍵方法。
正確歸因,要學會三種方法
1. 學會向內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管理中,我們不乏很多有趣的故事。
業績不好時,會歸結為外部環境不好。
拜訪量不達標時,會抱怨運營部門提供的線索數量不多,質量不好。
意向客戶太少時,會反饋銷售話術有問題。
這些,都是站在外部角度。
向外看是找借口,向內看才是求發展。
向內看看問題,成功時可以增強成就感。失敗了,能知道自身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可以改進。
2. 5why法,剝洋蔥式找到問題本質。
什么是5WHY法?簡單來說,就是追問5個為什么。
從問題出發,不斷追問為什么,最終找到根本原因。
舉一個經典故事。
“為什么杰弗遜紀念館的外墻斑駁陳舊?”
“因為清潔工經常使用清洗劑進行全面清洗。”這就是它的“直接原因”。
你可以讓清潔工減少清洗,問題也許會立刻解決。
但這僅僅是“緊急處理”的方法,就像止痛針一樣,緩解痛感,但治標不治本。
所以你要“追問”:又是什么導致了這個直接原因呢?
“因為有很多鳥在這里拉屎。”“那為什么又有很多鳥呢?”
“因為這里非常適宜蟲子繁殖,這些蟲子是鳥的美餐。”
但這些,是導致直接原因的“間接原因”,還不是“根本原因”。
你要追問:為什么這里適合蟲子繁殖呢?
“因為那一排窗,太陽把房間里照射得非常溫暖,很適合蟲子繁殖。”
原來,那一排沒有窗簾的窗,才是導致外墻班駁陳舊的“根本原因”。
那怎么辦?掛上窗簾。問題就解決了。實際工作中,也是如此。
業績不好,要一層一層把問題剖開,找到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真正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治標又治本。
3.不要為了答案,而去找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犯一個錯:
出現問題,第一反應不是找真正的問題,而是去找能撇開自己責任的答案。
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去找對應一個答案。
比如,上個月業績只做了10萬。
你發現,上個月公司整體線索數量不錯,同時,受疫情影響,行業不景氣。這是一個原因。
上個月,幾個重點客戶,本來承諾上月簽單,但因為臨時事務較多,簽單不順暢。這又是一個原因。
所以,只做10萬業績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環境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客戶造成的。
你以為找到了原因,但本質來看,這兩個原因和你都沒有太大關系。
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
業績不好,不能單看外部因素,要向內看,從量、技能、心態上展開。
最后總結一下。
別把失敗的原因,甩給“大環境”。
衡量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優秀的人,具有極強的歸因能力:當挫折發生,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向內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5WHY法。從問題出發,不斷追問為什么,最終找到根本原因。
不要為了答案找答案。很多時候,會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去找一個對應的答案。這樣,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
正視問題,正確歸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