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的第1章,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來,要成為公正的思考者,并在本章里共分為4個部分來闡述。
①避免利用思維技能來服務自身的利益;
②我們能以同樣的標準對待所有的觀點;
③我們會希望自己和對方都能合理地推理;
④我們可以像質疑他人一樣質疑反思自己的目的、證據、結論、觀點和意義。
在這個部分,作者提出來,經過訓練的思維具有以下特質:思維正直性、公正性、自主性、謙遜、換位思考、思維的勇氣、思維責任感、思維堅毅、對推理的信心等。
①公正性要求我們努力平等地對待每一種觀點;
②公正性的反面就是思維的不公;
③公正性要求我們同時擁有思維的謙遜、勇氣、換位思考等。
第1章 成為公正的思考者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用表格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慣常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區別。
階段1:魯莽的思考者
“人生來就是魯莽的思考者,其中大多數人終生都停留在魯莽的思考者階段。”
“由于缺少思維技能,我們注意不到自己的的自我中心和偏見,注意不到自己常常對他人進行歸類,注意不到自己不合理地忽略很多觀點?!?/em>
階段2:質疑的思考者
“我們不能解決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問題,也不能處理一個不存在的情況?!?/em>
“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知識的局限性,我們就不能尋求自己沒有的知識;我們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技巧,我們就不能培養它們?!?/em>
階段3:初始的思考者
“如果我們處于初始的思考者階段,我們就應該認識到,我們的思考有時候是自我中心的。例如:我們可能發現自己常常忽視別人的需求,過分專注于自己的需求。我們會發現自己很少去理解他人的觀點,并且總是假設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em>
階段4:練習中的思考者
“良好的思維方式可以像打籃球、跳芭蕾一樣訓練出來?!?/em>
“從初始的思考者走向練習中的思考者,唯一途徑就是進行日常的練習,并設計練習的計劃?!?/em>
階段5:高級的思考者
“我們隨著自己的練習不斷地進步。”
階段6:完善的思考者
“有技巧和判斷力的思維成為我們的第二本能。”
①利用“浪費”的時間;
②每天解決一個問題;
③將思維標準內化;
④堅持做思維日記;
⑤重新塑造你的性格;
⑥改變你的自我;
⑦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法;
⑧關注自己的情緒;
⑨分析群體對你生活的影響。
第2章 你處于批判性思維的哪個階段
“我們即刻的欲望、痛苦、想法和感受,深深地主導了我們的生活?!?/em>
“人們傾向于用自我中心的方式進行思考,這意味著我們幾乎沒有真正地理解自我思維和情感的本質。”
“這些內在的枷鎖會對我們的人際關系、成功、成長和幸福感帶來負面的影響,只有發展明確的習慣,才能約束我們的自我中心?!?/em>
“應對自我中心的一個方法,就是探索我們被自我中心塑造的程度?!?/em>
“如果我們不加辨別地去相信他人的灌輸,我們的信念很有可能就是自我中心的,并且審慎影響我們的思考習慣。”
①思維;
“思維不斷地讓我們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注意到事情的各個方面,弄清事情的本質?!?/em>
②感受;
“感受讓我們知道如何體會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評估它們的積極性或消極性。”
③需求;
“需求能夠讓我們清楚什么是值得去追求、值得奮斗的東西?!?/em>
第3章 自我理解
①我們的目標,決定我們提出的問題;
②我們提出的問題,決定我們搜集信息的內容;
③提取的信息內容,影響我們解釋問題的角度;
④解釋問題的角度,決定我們抽象概括問題的角度;
⑤抽象概括信息的方式,影響我們確立的假設;
⑥確立的假設,影響我們思維的潛在意義;
⑦思維的潛在意義,影響我們理解事物的方式,即觀點立場。
①惰性知識;
“惰性知識是指我們并不完全理解僅通過機械記憶進行加工的信息,但是我們總會自以為已經理解了信息的意義。”
②主動性忽略;
“主動性忽略是指人們將實際錯誤的信息看成是正確知識,而且這些錯誤的信息還在頭腦中獲得加工并得以積極應用的心理過程?!?/em>
③活性知識;
“活性知識是指在頭腦中獲得加工、被積極運用,同時又被深入地內化理解的正確信息?!?/em>
第4章 思維的組成
①清晰性;“清晰性是最基本的標準?!?/em>
②準確性;“準確性要求表達出與實際事物相一致的信息?!?/em>
③精確性;
“精確性指的是給予他人需要的細節,以讓他人理解自己表述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④相關性;“相關性思維讓我們的思想時刻保持在正確軌道上。”
⑤深度;
“只有我們能夠識別并確定問題的復雜性,我們的思維水平才能獲得明顯的提升。”
⑥廣度;
“當我們從不同相關觀點的角度思考問題時,我們就在用廣闊的方式進行思考?!?/em>
⑦邏輯性;
“在思考過程中,我們會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思考。當按這些順序進行的思考能夠相互支持并能結合得有意義的,那么這樣的思維就是有邏輯的?!?/em>
⑧重要性;
“思考問題時,我們經常沒有提出重要的問題,僅僅被表面的、無足輕重的問題所困惑?!?/em>
⑨公正性;“思維公正意味著在情境中公平地思考,根據推理論證得出結論。”
①看得見的假設、目標和結果;
“人類思維困難的一個來源是目標、假設和結果水平上的缺陷?!?/em>
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在思考時,你都要解決思考事件中至少一個核心問題?!?/em>
③觀點或參照系;
“我們的思考總是在一些觀點或參照系中展開,任何觀點或參照系中的缺陷都可能是思考過程中困難阻礙的來源。”
④信息、數據、經驗;
“思考者應對證據收集的準確性進行清晰、公正和準確的報告和評估?!?/em>
⑤概念、理論、觀點;
⑥假設;
“所有的思考都從基本的假設出發,這就要求把一些事情看成是理所當然的?!?/em>
⑦結果與意義;
“意義伴隨著我們的思考而來,結果伴隨著我們的決定而來?!?/em>
⑧推理。
①所有的思考都有一個目標;
②所有思考都是澄清一些事實,去發現一些問題,解決一些問題;
③所有的思考都要來自一些觀點;
④所有的思考都是基于數據、信息和證據做出的;
⑤所有的思考都通過概念和理論來表達和塑造;
⑥所有的思考都基于假設;
⑦所有的思考都會產生一些意義和結果;
⑧所有的思考均包含推理,以及能夠得出結論、賦予數據意義的解釋。
第5章 思維標準
“一個不善于提問的人不會是優秀的批判性思考者。”
“答案不能推動思維的發展,真正能推動思維發展的是問題?!?/em>
第一種,基于事實的問題;
第二種,基于偏好的問題;
“問題隨著個體的不同偏好而擁有不同的答案?!?/em>
第三章,基于判斷的問題。
①承認思維總是或多或少地不夠清晰;
②承認思維總是或多或少地不夠精確;
③承認思維總是或多或少地不準確;
④承認思維總會偏離當下任務;
⑤承認思維總是停留在表面,沒觸及到事實與觀點的深度;
⑥承認思維總是狹隘的,并且要達成思維廣度,需要思考者不止一個觀點,在不同的推理框架下進行深度思考。
4、關注思維元素
①所有的思維都有一定的目標;
②所有的思維產生都以信息為基礎;
③所有的思維都需要經過推理、得到結論、創造意義的過程;
④所有的思維都離不開對概念的使用;
⑤思維中所有的觀點都依賴于其他觀點而存在,也就是思維活動離不開前提假設。
第6章 培養良好思維的提問
“思維是所有內容的關鍵?!?/em>
“內容通過思維學習,通過思維理解,通過思維應用?!?/em>
第7章 掌握思維,掌握內容
在本章,作者以學生為例,告訴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特征來評價每個人的思考水平。作者按照水平從高到低,共分為了ABCD四個等級,分別對應模范學生、高層次學生、中間品質學生、以及表現不良的學生。
①決策的邏輯;
“如果我們未能準確地了解選擇方案,就很有可能導致決定走了樣?!?/em>
“如果我們不花時間來反思我們所做的決定,我們的決策模式就不能得到改善。”
②決策的維度(如何成為一個理性的決策者);
第一,整理并定期重新闡明最基本的目標、目的和需求;
第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個地解決問題和考慮決定;
第三,研究可選項的周圍情境以便清楚你正在處理決策的情況;
第四,找出你需要的信息,并積極尋求該信息;
第五,仔細分析和解釋你收集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斷;
第六,找出你可以采取的行動;
第七,在情境中評估你可以采取的行動,考慮到它們的優劣勢;
第八,采取戰略性的決策,它可能是直接行動也可能是謹慎觀望;
第九,行動的時候,監督自身的行為出現的含義,根據情境需要隨時準備修訂行動策略。
①問題分類;
問題共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可以全部或部分解決的問題,還有一種是超出我們解決能力范圍的問題。
②解決問題的維度
第一,找到并再次規范表達和評估你的目標、目的和需求;
第二, 準確地辨別你的問題并分析它們;
第三,弄清需要的信息并積極獲取這些信息;
第四,認真分析、解釋和評估收集到的材料,并得出合理結論;
第五,按計劃行動并對其進行評估;
第六,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并嚴格執行這一策略;
第七,當你行動時,密切監控你的行動所帶來的影響。
第10章 決策和問題解決
“自我中心思維的運作是無意識的,它存在于我們腦海中,而我們卻否認它的存在?!?/em>
“自我中心思維的兩大基本動機,第一是力圖獲得私利,第二是力圖使現在的思維方式合法化?!?/em>
“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的思維都是自私的和教條的?!?/em>
“社會中心思維是無意識并有潛在危險的。”
第11章 應對自身的非理性
第一種,非批判性思考者
“絕大多數人深嵌于社會框架中,不具有反思精神?!?/em>
“這樣的人關注對它們即刻產生影響的事件,它們以自我中心和民族主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總是對其他文化下的個體抱有刻板印象?!?/em>
“當它們的偏見受到質疑的時候,它們通常感覺受到了冒犯,刻板地認為質疑者是狹隘并且存在偏見的?!?/em>
第二種,熟練的操縱者
“這個群體的人擅長操縱和控制,精明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對他人造成的影響?!?/em>
第三種,公正批判思考者
詭計1: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對手對你的指責奉還給他。
詭計2:訴諸權威;
詭計4:訴諸經驗;
詭計5:訴諸恐懼;
詭計42:轉移受眾注意力。
第13章 謬誤:心理詭計和操縱詭計
核心理念1:思維、感受和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非理性的需求和動機,來改變非理性的行為?!?/em>
核心理念2:這是有邏輯的,并且你能把它弄清楚。
“要像質疑你身邊人的思維邏輯一樣,來質疑你自己的思維邏輯?!?/em>
核心理念3:進行定期評價,提升思維的質量。
“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定期進行自我評價,尋找思維中的缺陷,提高自己思維的質量并不斷改善自己?!?/em>
核心理念4:自我中心是默認的心理機制。
“人類的心理具有二元性:一方面,人類具有非理性的本能傾向;另一方面,又具有追求理性的能力?!?/em>
核心理念5:審慎對待我們周圍人的自我中心。
“每個人都會有非理性的時候,所以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切合實際的方式評價他人的思維和行為?!?/em>
核心理念6:人們傾向于做出超出個人經驗的概括。
核心理念7:誤把自我中心思維作為理性思維。
核心理念8:自我思維是自動發生的。
“與理性思維不同,自我中心思維以高度自動的、無意識的方式起作用?!?/em>
核心理念9:我們經常通過控制或順從來謀取權力。
“當處于自我中心狀態時,我們會試圖通過控制或順從他人來獲得他人的支持以達到我們的目的。”
核心理念10:人類的社會中心傾向是天生的。
“我們要審慎地對待大眾媒體的傳播和報道,抵制媒體的簡單化思維?!?/em>
核心理念11:理性的發展需要練習。
第15-16章 策略性思維
看完本書后,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呢?
1、理解思維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理解思維、感受和需求之間的密切關系。
3、自己需要對思維、感受和需求做定期監控。
4、有效使用一系列改善自己思維的策略。
5、定期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習慣。
6、堅持發展新的思維習慣。
7、注重思維的完整性。
8、審慎對待生活中的不一致和矛盾。
9、有同理心、與他人換位思考。
10、有勇氣直面產生負面情緒的思維。
第17章 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